第10講 保和殿試 三、欽點翰林

金榜題名,標誌著漫漫科考路走到盡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但是,考取進士之後,並不能直接出將入相,顯貴於世。相反,考中進士,只能獲得擔任縣令、六部主事等七品、六品小官的資格。從七品到一品,整整十四個台階,進士剛邁上第一個台階。無論在地方衙署或在中央部門,升遷的機會都並不多,速度也很慢。絕多數人默默無聞,在低品秩位置上結束官場生涯。

哪裡陞官機會多、速度快呢?在帝制時代,答案是「三近」:近皇帝、近皇權、近皇宮,愈近皇帝、皇權、皇宮就升遷得愈快。哪裡離皇帝、皇權、皇宮最近呢?明清時期,答案是內閣、南書房(康熙時設)、上書房、詹事府和軍機處(雍正時設)等。怎樣才能被皇帝選中,進入這些地方?答案是:進入翰林院,俗稱「點翰林」。翰林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而在明代獲得長足發展。翰林官掌制誥、史冊、文翰之事,考議制度,起草文書,備皇帝顧問,兼有學術和政治性質。翰林官品級很低,但在皇帝身邊當差,很容易被看中,坐上升遷的火箭。明代永樂初年,內閣中不是翰林出身的有一半;從天順二年(1458年)起,就確立了「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制度。「通計明一代宰輔一百七十餘人,由翰林者十九」,「翰林之盛,則前代所絕無也」。(《明史·選舉志》卷七十)清承明制,翰林院官員,多出自翰林,據統計:清代漢大學士共119人,其出身翰林者(含庶吉士)101人,進士17人,舉人僅左宗棠一人。翰林出身的占其總數的百分之八十五。(邸永君《清代翰林院制度》)所以,《清史稿·選舉志》說:「有清一代宰輔多由此選。」因此,考中進士之後,士子下一個目標就是:考庶吉士(類似讀研),進翰林院。

怎樣才能進翰林院?正途是通過兩次考試:朝考和散館。

朝考,是翰林院庶常館(類似研究生班)庶吉士的入門考試。已經錄取的進士,除一甲三名免試外,其餘再舉行一次考試,叫作「朝考」,選拔庶吉士,到翰林院學習。於是,《明史·選舉志》說:「庶吉士始進之時,已群目為儲相。」學業三年以後,舉行畢業考試,稱為「散館」。據統計,朝考錄取人數,最少一次是順治十八年(1661年),為10人;最多一次是光緒十八年(1892年),為99人。清代26846名進士中,共考選庶吉士5742人(邸永君《清代翰林院制度》),平均每屆約46.7人,入選率不到四分之一。

散館,是翰林院庶常館庶吉士的畢業考試。庶吉士經過三年清貧學習生活,要舉行畢業考試。考試成績分為三等:一等者,留館,授予翰林官;二等者,或留館,或工作;三等者,或再讀三年,或退回進士候缺分配工作。只有上等和中等者,才算是翰林。在明清時代,作為四民之首的士,其最高層次是翰林。這樣一來,朝考——庶吉士——散館——翰林官,構成了一條通向皇帝身邊的快速通道,而且幾乎是唯一的通道。當然,就算成為翰林官,也還要努力爭取,任侍講、侍讀、經筵講官等,這樣被皇帝注意的可能性才最大。

點翰林在仕途上如此重要,朝考和散館當然備受矚目。偏偏有的皇帝和權臣,拿點翰林不當回事。《明史·選舉志》記載:萬曆二年(1574年),當時權傾朝野的張居正遇到了一件不高興的事——他的兒子會試沒有通過。孩子不爭氣,干他人何事?然而大權在握的張居正偏要拿一班新科進士出氣,「遂不選庶吉士」,斷了這些人點翰林的通路。有不讓入學的,就有不讓畢業的。萬曆後期,言官王元翰曾上書皇帝,痛陳讓他想要大哭一場的八件事,其中就有「庶常散館亦越常期」——到期不舉行畢業考試,平白積壓人才,這可如何是好啊!奏章上去,皇帝怎麼說?《明史·王元翰傳》記了四個字:「帝皆不省。」任你如何寫,他不當回事——不說白不說,說了也白說。

清代的皇帝,比較重視朝考和散館。但是皇帝在乎,偏有考生不在乎。乾隆朝的一位狀元錢維城,受修撰,為「清書翰林」,就是學滿文的庶吉士。錢維城天資聰慧,覺得滿文好學,不怎麼上心,結果散館考試時竟然落為三等。乾隆帝大怒道:錢維城難道覺得國語不值得學嗎?竟然敢違抗祖制,一定要法辦!軍機大臣傅恆求情,說錢某漢文好,可以寬待吧。乾隆帝給傅恆個面子,把錢維城召到保和殿階下站立,出題考他。錢維城背靠著礎石,揮毫疾書,不到一刻鐘就寫完了。乾隆帝驚異於他的才華,任命他為南書房供奉。錢維城後來官至戶部侍郎,很受寵幸。(錢灃《錢南園遺集》)這算「壞事變好事」的實例。當然,大部分考生對翰林官極其嚮往,甚至走個後門也要擠進翰林院。康熙年間,庶吉士張逸少散館沒考好,被發出去做知縣,後來又升到知州。他的爸爸張玉書,時任大學士,專門上摺子,請皇帝把兒子調回來。於是康熙帝授予張逸少翰林院編修職務,算是做了個人情。

翰林也有送人情的。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乾隆帝給參加會試考完三場的99歲山東老舉人李宏道翰林院編修(正七品)銜、89歲以上彭以猷等40人翰林院檢討(從七品)銜。(《清高宗實錄》卷一千二百七十八)當然,這些老人終生學習和執著頑強的精神,著實感人,令人敬佩!

《論語·子張》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人們往往記住「學而優則仕」,卻常常忽略「仕而優則學」。終身學習,堅持不懈,毅力可嘉,精神可敬。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