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講 中和方殿 一、殿中奇葩

中和殿與太和殿、保和殿形制不同,頗具特色——正方,單檐,四角攢()尖,鎏金圓頂,「如穿堂之制」,像亭式建築,其特點是:

第一,方形圓頂。我們一看中和殿,最直觀的印象是:華蓋金頂,建築特殊。就是說中和殿的建築形式,平面呈正方形,殿頂金色圓形,寓意是「天圓地方」。殿身縱橫各3間,共9間,符合西漢戴德編纂成書的《大戴禮記》中「明堂九室」的規制。殿的屋頂,不是重檐,而是單檐,四角攢尖,屋頂覆蓋黃色琉璃瓦,中為銅胎鎏金寶頂。故宮大多殿堂,平面呈長方形,如太和殿、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養心殿、養性殿等,只有兩座殿堂例外——中和殿與交泰殿,這就避免了外朝三座大殿建築形式的雷同。

第二,四面門窗。中和殿四面出廊,都不砌牆,滿設門窗。各門之前,都有石階,東西陛(台級)各一出(一道),南北陛(台級)各三出(三道),中間為浮雕雲龍花紋的御路。殿四面開門,南面滿裝槅扇門12扇,東、北、西三面槅扇門各4扇,總共24扇。殿的正中,安設寶座。

第三,體小精美。中和殿雖體量較小,但小巧精美。據記載:「中和殿連廊共五間,寬六丈五尺七寸,四面俱同,高四丈八尺。」(《清世祖實錄》卷二八)殿的內飾,雕刻精美、金磚鋪地,富麗堂皇。中和殿的房檐,均飾金龍和璽彩畫。中和殿的建築面積為580平方米,其建築高度、東西寬度、總的面積,相當於太和殿的近四分之一。

在這裡,講一個中和殿的光學奇異現象。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記載:北京東城燈市口東面有座二郎廟,廟坐東朝西,早上日出的時候,有中和殿寶頂金光射到廟裡。有人解釋說:這可能是因為二郎廟的地基和坐標與中和殿東西相值,中和殿鎏金寶頂上的火珠,映日反光,回射到廟的屋子裡。

為什麼中和殿的建築形式特殊呢?我想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空間因素。太和殿到保和殿的距離約84米,太和殿北階到中和殿南階僅有29.3米,這中間蓋一座小巧方形殿宇還略顯擁擠,哪裡還有地方建一座巨大的中和殿呢!

二是美學因素。建築美學,講求變化,高低起伏,大小相間,避免雷同。在兩座長方形大殿中間,建一座方形小殿,既不雷同,也不呆板,還能同後三宮的交泰殿相呼應,最適合建成一座符合建築美學的方形圓頂殿堂。

三是哲理因素。在太和、保和兩座大殿之間,建一座方形小殿,不僅使中和殿在太和殿與保和殿之間保持和諧與平衡,而且在外朝三殿與內廷三宮之間也保持和諧與平衡,進而體現儒家「中和」的理念。

所以,中和殿建成「方形圓頂」小殿,既具備實際使用的功能,又體現建築藝術的優美,還展示建築大師的智慧,更表現儒家中和的理念。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