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講 太和大典 二、舉薦賢能

太和殿(奉天殿、皇極殿)是明清皇家重要大典的殿堂,皇帝來的次數不多,低品秩官員更難得進殿。至於布衣百姓,整個皇城都被劃作禁地——萬曆《大明會典》規定:違禁入皇城,杖一百,流三千里;入宮城,絞。所以,以平民之身榮登大殿、得見皇帝真容的實例,五百多年間屈指可數。《清史稿》就記下了這樣一次「平民典禮」——康熙朝在太和殿進行博學鴻儒科的舉薦與考試。下面先說舉薦。

康熙十七年(1678年)正月二十三日,康熙帝頒詔:

自古一代之興,必有博學鴻儒,備顧問著作之選。我朝定鼎以來,崇儒重道,培養人才。四海之廣,豈無奇才碩彥,學問淵通,文藻瑰麗,可以追蹤前哲者?凡有學行兼優、文詞卓越之人,不論已仕未仕,在京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在外督、撫、布、按,各舉所知,朕親試錄用。(《清聖祖實錄》卷七十一)

為選拔人才,康熙帝決定在三年一屆的科舉考試之外,加設博學鴻儒科,親自考選高官們推薦的人才。

康熙帝為什麼要在正常科舉考試之外特開博學鴻儒科呢?因為:

其一,清朝入主中原已有三十五年,南明幾個小王朝都被撲滅,農民軍余部也被逐一平息,明遺民有組織的抵抗趨於消弭,太平之世已露端倪。在以武打天下之後,應以文治天下。這就需要爭取士人之心。

其二,時三藩之亂未平,海內騷然,人心不穩。一些士人,心存動搖。安定人心,首要收服士心。所以康熙帝下詔令,做出求賢若渴的開明姿態,也有收攏士心人心的目的。

其三,明末清初的知識分子多有氣節,面對滿洲政權,雖然硬頂不成,但惹不起總躲得起吧!所以,一批才俊,不考功名,不走仕途,遊離於體制之外,成為隱逸之士,未能為清廷所用。

其四,當時在議修《明史》,需要大批人才,康熙帝想用「特招」的辦法,招攬賢能人才,充實修史隊伍。

所以,時人就認為,博學鴻儒科「意在搜羅遺逸」,《清史稿·選舉志》也說:「與其選者,山林隱逸之數,多於縉紳。」

康熙皇帝確是求賢如渴,制定了寬鬆的舉薦條件:「凡有學行兼優、文詞卓越之人,不論已仕、未仕」,都可以推薦。就是沒有功名,也沒當官的一介布衣,不通過鄉試、會試、殿試,都可憑藉被推薦,直接到天子腳下考試,如被錄取,便一步登天。康熙帝說到做到,《清史稿·選舉志》記載:「時富平李因篤、長洲馮勖、秀水朱彝尊、吳江潘耒、無錫嚴繩孫皆以布衣入選,海內榮之。」才俊們紛紛揣上名片(古時叫「名刺」),騎馬造訪有權薦舉的官員,想憑藉官員的聲望獲得推薦。(惠周惕《紅豆山莊集》)本來是推薦,卻成了自薦。但是,仍有很多士人堅守節操,拒不接受推薦。至於拒絕的辦法,則是各顯神通:

一是隱居。比如九歲就能寫文章的賀貽孫,江西永新人,名聲很響,明亡之後,隱居不出。有官員想舉薦他應試博學鴻儒科,寫了信給他。賀貽孫見信臉色一變,說:「我逃避得了這個世道,卻沒逃得了功名啊,功名實在太牽累人了!我以後就消失了!」於是「剪髮衣緇,結茅深山」,就是剪了頭髮,換上僧人袈裟,逃到深山裡,用茅草搭了個房子住著,從此再沒有人能找到他的蹤跡。

二是稱病。思想家傅山(青主),山西陽曲人,明清易代後,就穿上了道士衣服,在地里打個洞居住,贍養老母,直到天下大定,才出門和人來往。他被推薦應試的時候,都七十二歲了,堅決不從。地方官強迫他從命,讓人抬著他的床上路進京。到了距京城二十里的地方,他誓死不進城。大學士馮溥看不下去,率先來勸告,朝中大官們也來看望,可是傅山不迎不送,就躺在從家裡抬來的床上。左都御使魏象樞一看,上奏說:傅山歲數大了,身體不好。這算給了康熙帝一個台階下。於是康熙帝下詔,不讓他參加考試,封給他一個內閣中書(正七品)的職務以示榮寵。馮溥要傅山謝恩,不從就讓人抬著他去。結果傅山還沒進宮,剛望見大清門,就觸景生情,想起了亡明,「大明門」改名「大清門」的傷心往事,他就止不住地流淚,整個身子都撲倒在地。魏象樞大概怕他亂說話,趕緊上前說:「止,止,是即謝矣!」行了,行了,這就算謝過恩了!等他總算踏上歸程的時候,馮溥以下大臣都來送他。只見傅山舒口氣,說:從今往後就逃脫出來,沒什麼牽累了!傅山雖名義上當了內閣中書,但他實際上並沒有做官,無論冬夏都只穿布衣,自稱為「民」,從不說自己是官,死的時候也穿著道士服入殮。傅山工書畫,他曾說:「書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真率毋安排。」《清史稿·傅山傳》說:「人謂此言,非止言書也!」人如其字,字如其人,這值得深思。

三是抗拒。比如著名思想家顧炎武,江蘇崑山人,明亡之後,誓不降清,「一年之中,半宿旅店」,先後「四謁孝陵,六謁思陵」,心向故明。他「自少至老,無一刻離書」,以二騾二馬,馱著書籍,邊走邊讀,學問高深,影響也大。當時大臣們爭相舉薦他應試,他不領情,而且「以死自誓」,寧死不從,眾人只得作罷。他有位好友,本來關係很緊密,就因為人家應徵赴試,便從此絕交。

四是妥協。大思想家黃宗羲,浙江餘姚人,當時獲得了葉方藹的推薦。葉方藹時任翰林院掌院學士、修《明史》總裁官,後來擔任博學鴻儒科的閱卷官。有這樣的人推薦,當然備極榮耀。可是黃宗羲多次辭謝,總算推掉了。博學鴻儒科試後,選出的才俊投入《明史》的編撰工作,葉方藹受命監修。他不死心,想請黃宗羲出任顧問。當地最高級官員——總督和巡撫——備了禮物來聘任黃宗羲,又被推辭掉了。朝廷商議,黃宗羲恐怕來不了了,就請皇帝下令,讓浙江巡撫抄錄黃宗羲著作中有關明史的部分,送到京城,並讓黃宗羲的兒子黃百家參與修史。一天,大學士徐乾學在南書房值班,康熙帝問起遺民中有何賢達,徐乾學又推薦了黃宗羲,並解釋說他已經老了。康熙說:「可以請先生到京城來,朕不交辦他任何具體事情。等先生要回鄉,一定派官員護送他。」徐乾學回說黃宗羲真的很老了,沒有來京的意思,引得康熙帝連連嘆息人才之難得。康熙帝確有虛懷若谷的求才之心,黃宗羲也就沒有一味硬抗。雖然黃宗羲屢辭不就,但《明史》的纂修者每有大事,常會向他諮詢,或請他審稿,或請他提出建議。他還把自己積累的資料給明史館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