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講 太和之門 三、劉瑾鬧劇

明代弊政之一是宦官專權。明武宗正德帝時太監劉瑾專權亂政,就是一個突出例證。聽政之地的奉天門(太和門)庭院,不幸也成了劉瑾演出專擅鬧劇的舞台。

劉瑾(?—1510年),陝西興平人。此人原是鐘鼓司太監,正德帝即位後頗會乖巧討好,於是備受信用,掌司禮監,成為管太監的大頭目。明正德三年(1508年)六月二十五日,正德皇帝御奉天門(太和門)早朝聽政。早朝罷,群臣叩頭拜起,將要退朝的時候,忽然在御道上發現一封匿名文書,就是匿名信。信的內容是揭露司禮監太監劉瑾的不法罪行。御史將這封匿名文書上呈給正德皇帝閱覽。劉瑾當場發泄淫威,他宣布文武百官不許退朝,都要跪在奉天門前。劉瑾站在奉天門台基上,態度惡劣,辱罵官員,威逼群臣舉報寫這封匿名信的人。當時正是暑熱伏天,烈日當空,熱氣襲人,沒有蔭涼,也沒水喝。官員們長時間跪在金水橋南磚地上,口乾舌燥,汗流浹背,飢腸轆轆,痛苦難言。由下朝跪到午後,昏倒十多人,中暑死了三人。(《明武宗實錄》卷三十九)劉瑾無動於衷,命內監將昏倒者拽出去。百官在將近一天的罰跪後,並沒有供出寫匿名書的人來。劉瑾氣怒之下,命錦衣衛將跪伏在奉天門的文武官員三百餘人全部逮捕下獄,造成了正德帝即位以來的大冤獄。

日暮,三百多位朝廷官員被逮入獄,震動了整個京城,激起官民憤怒。這時,大學士李東陽挺身而出,直言諍諫。

李東陽(1447—1516年),湖南茶陵人。東陽早慧,四歲時就能寫一尺見方的大字。明景泰帝聽說後,心裡很喜歡,把他抱在膝蓋上,還給他糖果吃。李東陽十八歲中進士,入翰林院,後授編修。他做過侍講學士,是東宮太子的老師,官一直做到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他在朝五十年,入閣十五年,歷景泰、天順、成化、弘治、正德五朝,享年七十歲。相傳府右街李閣老衚衕因李東陽在此居住過而得名。李東陽是明朝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罷政回家,賓客盈門,許多人慕名來請寫字、求文章。堂堂當年宰相,並未積下什麼產業,還要仰賴文字酬金來補貼家用。一天,夫人拿著紙墨進來,李東陽表示身體疲倦不想寫,夫人道:「今日設客,可使案無魚菜耶?」(《明史·李東陽傳》卷一百八十一)就是說今天請客,能讓餐桌上沒有蔬菜和魚肉嗎?東陽無奈,提筆寫字。還有一個故事,大學士李東陽過生日,他的兩個門生魯鐸和趙永,都先後官國子監祭酒,二人相約以「二帕為壽」,一翻柜子,裡面沒有。怎麼辦呢?想起廚房裡有鄉親帶來的乾魚,就帶乾魚去看老師吧!但到廚房一看,「食過半矣」,可能只剩下半條幹魚,於是就提著它去給老師祝壽。李東陽見後大喜,留下二人,讓夫人烹魚上酒,吃飯飲酒,極歡乃去。(《明史·魯鐸傳》卷一百六十三)東陽廉潔風操,由上可見一斑。其保全善類,正人名士,蔭受其庇,而氣節之士,語多非之,也需諒解。

話說回來。大學士李東陽為三百多位官員被關在監獄事,緊急上疏正德皇帝。他說:匿名文字,出於一人,各官朝拜,倉卒而起,豈能知見?一人之外,都成罪人。他們戴枷,互相驚疑,而且天氣炎熱,獄氣熏蒸,若再拘禁,數日之後,人將不自保矣!特望皇上降下綸音,先行釋放,而後密訪,查出匿名者,再置之典刑。李東陽上了奏章,劉瑾也微聞這封匿名信是他的同類內臣太監寫的,於是,正德帝下令將三百餘官員從獄中放出,對匿名信事件也就不再追究。

劉瑾「權擅天下,威福任情」,演出如此鬧劇已不是第一次。在上年的三月,他就召集群臣到內金水橋前,命全都跪著,聽他宣示所謂的「奸黨」,包括大學士劉健、謝遷二人,尚書韓文等五人,還有侍郎、御史,以及王守仁(陽明)等,《明史·劉瑾傳》列出五十三人的名單。還有一次,他將尚書王佐等一百三十七人一起貶官。《明史》說劉瑾「屢起大獄,冤號遍道路」。劉瑾惡貫滿盈,罪大惡極,最後得到「磔於市,梟其首」的下場。

上面說到的王守仁也有故事。王守仁(陽明),浙江餘姚人,父王華為成化十七年(1481年)辛丑科狀元。他當時任兵部主事,上疏諫言,得罪劉瑾。劉瑾大怒,矯詔杖守仁四十,但他死而復甦,被貶官貴州。劉瑾派人在路上欲加害於他。王守仁預料途中被暗算,行到杭州,深夜佯為投江,將衣冠鞋子浮在水上,遺詩云:「百年臣子悲何極,夜夜江濤泣子胥。」地方官員,信以為真,進行江祭。他隱名埋姓,入武夷山中。後劉瑾伏誅,王守仁再起。

這些歷史事件,過去常把罪責都算在宦官劉瑾頭上。不錯,劉瑾是有重要責任,但主要責任人應是正德皇帝。「上樑不正下樑歪」——有正德皇帝的荒唐,才有太監劉瑾的胡鬧。劉瑾只是一條惡犬而已,在堂堂奉天門前,責辱大學士、尚書等高官,罰跪朝廷三百多位官員,無非狗仗人勢,皇帝怎麼會不知道呢?劉瑾又怎麼可以「矯詔」?所以,人們在痛恨太監劉瑾的同時,也要批判正德皇帝的荒唐!

上面講的王振和劉瑾兩個大太監做盡壞事,自己也得了個身敗名裂的下場。于謙和李東陽,王振和劉瑾,從正面和反面說明:做人做官,重在四正——養正心,勤正學,親正人,行正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