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講 宮前氣象 一、承天之門

承天門(天安門)雄偉壯麗,金碧輝煌。從建築上看,承天門(天安門)的高大壯麗,源自六重措施:一是,最下部為1.6米高的漢白玉石須彌座;二是,城樓建在高大城台之上,城台高達13米;三是,城樓用60根硃色巨柱支撐,東西面闊九間,南北進深五間,取《周易》「九五,飛龍在天」之意,象徵皇權的「九五之尊」;四是,裝飾鮮麗彩畫;五是,屋頂重檐、黃琉璃瓦;六是,最上又有龍吻。這樣,承天門(天安門)的基座、城台、巨柱、高樓、殿頂、龍吻,層層加高,疊疊聳起,通高達到33.7米,相當於12層樓那麼高。還有,樓前的外金水河水,在橋下緩緩流動,低頭看綠水,仰首望樓頂,在古時人看來,彷彿與天承接。作為既是皇城正門,又是宮城第一道門的承天門(天安門),綠水白橋,紅牆朱柱,彩畫黃瓦,藍天白雲,層層顏色,節節變化,亦動亦靜,燦爛輝煌——當下人們,無論站在天安門城樓下仰望,還是站在天安門城樓上俯視,都會有無盡的遐思,也都會有說不完的感慨!經過近600年的歷史滄桑,天安門仍是中華文化的一顆明珠。

承天門(天安門)等級森嚴,戒備嚴密。承天門(天安門)前的金水河上,架起漢白玉石虹橋七座,稱外金水橋(內金水橋在太和門前)。中間一座橋稍寬,欄杆的柱頭雕蟠龍,橋面只許皇帝通過,俗稱「御路橋」;左右兩座橋,欄杆的柱頭雕荷花,橋面只許王公通過,俗稱「王公橋」;再兩邊的橋只許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通過,俗稱「品級橋」;最靠邊的兩座普通浮雕石橋,才許四品以下官員等行走,俗稱「公生橋」。

承天門(天安門)外金水橋前,裝飾著石獅和華表。華表在承天門(天安門)的前後各有一對。十餘米高的華表上,滿刻著雲朵和蟠龍,頂端各雕刻有一隻石獸,名叫犼(hǒu),俗稱「望天犼」。門北側的華表,石犼面向皇宮,俗稱「望君出」;門南側的華表,石犼背向皇宮,俗稱「望君歸」。這裡有一個古老的傳說:當皇帝深居簡出日夜淫樂時,門後的兩隻石犼就說:「國君呀,你不要長期呆在宮廷里,快出來察看百姓苦難吧!」所以人們給它取名叫「望君出」。當皇帝外出遊幸日久不歸時,門前的兩隻石犼就說:「國君呀,你不要長期在外面遊逛了,快回來親理國政吧!」所以人們給它取名叫「望君歸」。「望君出」與「望君歸」兩對華表的古老傳說,反映了朝廷和百姓期待明君理政的善良願望。

承天門(天安門)是明清皇帝舉行金鳳頒詔禮儀的場所。皇帝頒詔時,將詔書放入龍亭內,由御仗導引,從奉天殿(皇極殿,太和殿)起,抬到城樓上。禮部官員在承天門(天安門)城樓上宣讀詔書,因高高在上,又很「神聖」,聽起來彷彿天音一般。文武百官在外金水橋南站立聆聽,行三跪九叩大禮。然後禮官將詔書用木製金漆的「金鳳」銜住,從城樓上徐徐降下,落在禮官跪接的雲盤上,再把詔書放入龍亭內,送到禮部,謄錄印刷,布告天下。這就叫做「金鳳頒詔」,顯示了皇權至尊、君權至上。

到了光緒年間,大清氣數將盡,天安門前亂象迭生。有御史參奏說:在天安門舉行金鳳頒詔典禮的時候,有的官員不穿官服,有的官員還同身穿「裋(shù)褐」的僕役人等任意喧嘩;在西側值房前面,甚至有官員盤腿而坐,無視頒詔大典,簡直不成事體!(《清德宗實錄》卷二百六十六)光緒帝雖下詔查處值班官員,卻提振不了日益鬆懈的朝綱。不過一代人時間之後,大清朝灰飛煙滅,天安門的金鳳頒詔,從此成為前朝舊事。

承天門(天安門)前發生過很多往事,我講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清朝咸豐年間,國勢日衰。一天,給事中吳廷溥驚訝地發現,天安門堂皇重地,竟然只有兩個人值班,而且這倆人還「袒衣倒卧」,敞著衣服,躺在地上!他趕緊上奏,皇帝隨即下令嚴查值班官兵。(《清文宗實錄》卷九十五)然而,歷史留給咸豐帝整頓秩序、振作圖強的時間不多了。三年後,又發生了看似雄壯,實是悲哀的事件。

第二個故事。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咸豐帝北逃熱河,留下大臣賈楨等人固守。賈楨,山東黃縣(今龍口市)人,時任體仁閣大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同時管理兵部,擔當京城團防大臣,可謂集京內文武大權於一身。他「日危坐天安門,阻外軍不令入」。(《清史稿·賈楨傳》卷三百九十)每天在天安門正襟危坐,阻止侵略軍經天安門進入皇宮。後來他和侵略軍會談,慷慨不屈,氣節感人。可惜賈楨的抵抗,改變不了皇都淪陷的事實;天安門的輝煌,也遮掩不了聯軍刺刀的白光。

承天門(天安門)既見證了明清的兩度輝煌,也見證了明清的兩曲悲歌。它南面的大明門(大清門)有些什麼史事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