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講 天下之中 三、中軸脊樑

北京作為「天下之中」,另一個關節點是「脊樑」,就是有一條城市中軸線穿過皇宮,貫穿南北,好比北京的脊樑。北京建城,先有中軸線,後有北京城,而皇宮在這條中軸線上,前有出後有靠,形成中軸線上的一個個高潮。

中軸線即子午線《辭海·子午線》條:「地球上一切通過地軸的平面同地面相割而成的圓,即所有經度圈都是地球大圓。它們在南北兩極相交,並被等分成的兩個半圓,這樣的半圓稱經線。經線的方向表示當地的南北方向,故又稱『子午線』。」子,為地支第一位,夜11—1時,也指北;午,為地支第七位,午11—13時,也指南。明北京城沿用了元大都城的中軸線,是規劃設計中最先確定下來的核心要素。也就是先定中軸線,後建北京城。正如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所言: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線的建立而產生。在明清時期,這條中軸線上,從南到北排列著永定門、正陽門、大明門(大清門)、天安門(承天門)、端門、午門、太和門(奉天門、皇極門)、乾清門、神武門(玄武門)、地安門(北安門)等10座最重要的城門,縱貫宮城、皇城、內城、外城;這條中軸線上,矗立著太和殿(奉天殿,皇極殿)、中和殿(華蓋殿,中極殿)、保和殿(謹身殿,建極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即前三宮、後三殿,共6座雄偉的宮殿,全城建築都以中軸線為基線而對稱展開,皇帝的寶座,就安設在中軸線上。這些偉大的建築,形制體量,平衡對稱,結構疏密,壯美諧和,高低錯落,井然有序,陰陽之間,不激不隨,構成了一幅世間獨具的雋美畫卷,同時也形成北京中軸線的高潮。

打開明清北京地圖,可以清晰地看到這樣一個現象:在皇宮之南,有三個坐北朝南、平面呈「凸」字形的建築布局,層層遞進,在中軸線上形成三個高潮,顯示出向前發展的磅礴氣勢。

第一個「凸」字形的布局,依託宮城向南凸出。北依午門五鳳樓,經端門,南望雄偉壯麗的承天門(天安門),東西兩側,各有一道紅牆或廡廊圍合。兩翼分別布置一組對稱的建築群:左祖——祭祀祖先的太廟(今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右社——祭祀社(土地)和稷(五穀)的社稷壇(今中山公園)。前者,是生命的延續。感恩祖先,因為沒有祖先,就沒有子孫;後者,是生活的維繫。感恩土地及其生長的糧食,因為沒有土地和糧食,就沒有兆民生命。「左祖右社」按照明清規制,都在宮城之內。從社會倫理看,這個布局,體現了對生命的敬畏、對自然的敬畏;從建築格局看,這個布局,既突出了宮城的雄偉氣勢和帝王的至尊至上,又表現出天之驕子的社會責任。

第二個「凸」字形的布局,依託皇城向南凸出。北依承天門(天安門),中經大明門(大清門),南望正陽門(前門),東有長安左門,西有長安右門,中間為寬闊的御道,兩旁有東西向的千步廊,各110間,折而北向,廊房各34間,共288間,連檐通脊,組成巨大的宮前場院,以紅牆封圍。兩側紅牆外面(約今正義路以西、石碑衚衕以東、長安街以南、前門大街以北),對稱地布列著中央政府主要官署:左文——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工部和翰林院等,右武——中軍、左軍、右軍、前軍、後軍的五軍都督府和錦衣衛等,都在千步廊東西兩側和皇城附近。這個布局,進一步突出了宮城的雄偉氣勢和帝王的至尊至上,又表現出中央公務區集中辦公的特點。

這裡就是現在的天安門廣場天安門廣場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面積達44萬平方米,可容納100萬人集會。記得新中國開國大典前,天安門廣場雜草叢生,垃圾遍地。學生、軍人、幹部等到廣場拔草。到「十一」舉行新中國成立大典時,廣場上的黃土地乾淨平整。後來城市發展,拆除宮前廣場紅色圍牆,又加以拓展,成為現今的天安門廣場。宮前廣場西拓,建了人民大會堂;東拓,建了國家博物館;南拓,臨近正陽門(前門),更增加天安門前的恢弘氣勢。

第三個「凸」字形的布局,依託內城向南凸出。從正陽門(前門)往南,到永定門,兩側最重要的建築群是「左天右地」——東面是天壇,西面是山川壇即先農壇。這兩組建築群,天與地、乾與坤,相互對應,彼此對稱。這個布局,進一步突出了宮城的雄偉氣勢和帝王的至尊至上,又表現出天地對應、天人感應的神秘色彩。

以上這三個「凸」字形空間,在皇宮以南,沿著中軸線恢弘展開,高潮迭起,既烘托出皇宮的宏偉氣勢,更延展了城市軸線的開闊氣魄。

故宮前有「三凸」,前面已說,後有「三靠」,下面介紹:

第一「靠」是景山。在皇宮北側堆土,形成高49米的萬歲山(又稱煤山,清改稱景山),收住宮氣,形成皇宮的第一靠。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又在景山五峰上建起五亭——中為萬春,左為觀妙、周賞,右為輯芳、富覽,增添了秀麗的景色,也為我們今天欣賞故宮提供了登高望遠之處。

第二「靠」是鐘鼓樓。中軸線上的通道,從南到北綿延近8公里,到此打住,收攏城氣,形成皇宮的第二靠。

第三「靠」是北城牆。內城北城牆正中不開城門,再守城氣,形成皇宮的第三靠。

故宮以北的這「三靠」,還是沿著中軸線恢宏展開,高潮迭起。既收住皇宮的宏偉氣勢,更挺起城市軸線的空間高度。

中軸線不僅是北京城的脊樑,而且是北京城的靈魂。這條中軸線,從永定門到正陽門3100米,正陽門到鐘樓4648米,全長7748米,過去稱15里,現在稱約7.8公里。在中軸線上,正陽門,突出「正」——中即是正,正即是中;天安門,突出「安」;太和門,突出「和」,所以,中軸線的主旋律是「中正安和」。「中正安和」是中國傳統文化之魂,體現著中華文化的精髓,展現著中華民族的精神。

中與正——北京在全國居中,宮城在北京居中,三大殿在宮城又居中。北京城又是按照都城方正型理論建造的。居中與對稱相呼應,北京的宮殿、壇廟等也多是對稱的。在中軸線兩側,從南到北——天壇與先農壇、太廟與社稷壇、文華殿與武英殿、東六宮與西六宮、東安門與西安門、東華門與西華門等都東西對稱,南北對稱的如前三殿與後三宮、中和殿與交泰殿、天安門與地安門等,都對稱布局,以求建築平衡、理念和諧。

安與和——居中對稱,講求安和。

就「安」來說,皇城南門,明為承天門,清改為天安門;皇城的北門,明為北安門,清改為地安門。天和地都突出一個「安」字。皇城六門的天安、地安、東安、西安、長安左、長安右這六座門,都突出「安」。這六個「安」,反映人們的願望和期待:個人安康,家庭安福,人我安和,自然安順,社會安泰,世界安寧。社稷江山,講求諧和。

就「和」來說,宮城外朝的三大殿,明初分別為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突出「天」;明嘉靖重修三大殿後,依次改名為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突出「極」。清初重修三大殿後,依次改名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突出「和」。這個由神權的「天」,到君權的「極」,再到社會的「和」,反映出帝制社會雖然發展緩慢,思想理念卻在不斷進步。還有太和殿前庭院通向東華、西華的兩門,東面左順門(後改會極門,清改名協和門)、西面右順門(後改歸極門,清改名熙和門)——總之,太和、中和、保和三殿與太和、協和、熙和三門,都突出「和」。這六個「和」,反映人們的願望和期待:個人和悅,家庭和睦,人我和敬,自然和順,社會和諧,世界和平。

但是,「中正安和」在帝制時代只能是一種理念,實際上是不可能實現的。

總上,明永樂十八年間,興建宮城、皇城、大城,以中軸線貫穿其南北,展現「中正安和」理念。在中軸線上:南有「三凸」,意境深邃,是起興之筆;中有宮城,宏偉壯麗,是高潮之筆;北有「三靠」,平實厚重,是收束之筆。坐落在這條中軸線上的明清皇宮,既是北京的中心,也是天下的中心。

明清皇宮之前,通過承天門(天安門)、大明門(大清門)和正陽門(前門),可以看出宮城的大氣象、大格局。北京確實是龍興之地、雄險之地、居中之地和帝王之都,一條中軸線即子午線貫穿宮城、皇城、內城和外城。中軸線上宮城「前有三凸、後有三靠」,貫穿「中正安和」的理念,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之魂。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