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講 天下之中 二、北京心臟

事實上,明北京城不是按照哪吒八臂,而是依照《周禮·考工記》的禮制,在元大都城基礎上重新規劃和建造而成的一座新的都城。

關於都城的規劃建造,早在兩千年前,儒家經典《周禮·考工記》就規定:

「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

這就是說,都城呈方形,每邊長九里,旁各開三門。城中的道路,縱橫各九條,路寬可以九輛車並行。左翼是祭祀皇帝祖先的太廟,右翼是祭祀土地和五穀之神的社稷壇。前面為皇帝治居的宮殿,後面為人們交易的市場。

初建的北京城分為宮城、皇城、京城三重,後嘉靖年間增築外城,而為四重城(外城因財力不足,只包南城,未能全包)。外城建成之後,京城又稱內城。

北京城池宮殿告成後,明朝官方評論說:

「初,營建北京,凡廟社、郊祀、壇場、宮殿、門闕,規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壯麗過之。」(《明太宗實錄》卷二百三十二)

明北京城的宮殿壇廟之輝煌壯麗,超過了南京,具有天子之都的雄偉氣概。北京城分為宮城、皇城、內城和外城四重城:

北京第一重城為宮城。宮城就是皇宮,也稱大內,又稱紫禁城,是皇帝理政和居住的地方,也是北京城的心臟,所謂的天下之中。按照中國古代對天象的認識,紫微星垣(北極星)高居中天,永恆不移,眾星環繞,是天帝之所居,所以叫作紫宮。皇帝是天帝之子,便用紫宮來象徵世間皇帝的居所,而皇帝居住的宮城,宮禁森嚴如規定:擅入宮城者「杖六十、徒一年」;「持寸刃入宮殿門內者,絞。」(萬曆《大明會典》卷一百六十六)因此明清宮城就有了紫禁城之名。這個名稱,給皇宮抹上了神秘的色彩。

北京第二重城為皇城。宮城之外套著皇城,分布著朝廷辦事機構監、局、司、庫等,是為皇家服務的地方。皇城周圍約18里,四面開7座城門:正南為大明門(清改稱大清門),其東轉為長安左門,西轉為長安右門,中為承天門(天安門),東為東安門,西為西安門,北為北安門(清改稱地安門)。皇城的城牆用磚包砌,塗以紅色,上面蓋著黃色琉璃瓦。我們今天看到的天安門兩側的紅牆就是皇城的南城牆。皇城同樣被列為禁地,民間百姓,擅自闖入,杖責一百。(萬曆《大明會典》卷一百六十四)

北京第三重城為內城。皇城之外又套著內城。內城,初稱京城,也稱大城,嘉靖修外城後便叫內城。在清朝,內城是旗人居住的地方。城周圍約45里,城牆高12米,牆內外用磚包砌。城牆四隅,建有角樓。城牆的外面,環繞護城河。今北京2號線地鐵是在原內城城牆和護城河的位置修建的。內城共有9座城門:南面,中為正陽門(初稱麗正門,習稱前門),東為崇文門,西為宣武門;東面,南為朝陽門,北為東直門;西面,南為阜成門,北為西直門;北面,東為安定門,西為德勝門。正統年間,九門之外,各立牌樓;內城九門樓建成之後,崇樓峻閣,固若金湯,崔嵬宏麗,煥然一新。

北京第四重城為外城。內城之外,罩著外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為防禦塞外騎兵騷擾,按「城必有郭,城以衛君,郭以衛民」的規制,始築外城。原議修120里,因財力不足,只在南面修了28里,開七座城門:南面中為永定門、東為左安門、西為右安門;東面南為廣渠門、北為東便門;西面南為廣寧門(清避道光帝旻寧名諱改為廣安門)、北為西便門。城牆用磚包砌,也挖了護城河。

這樣,在明清時期,北京四重城——宮城、皇城、內城、外城,宮城為中,層層環衛,界域清晰,等級分明。歷史傳統,影響至今。

總之,以紫禁城為中心的北京城的建成,反映出15世紀初的中國,國家強大統一,財力豐實雄厚,人民聰明勤勞,建築水平高超。這是中國古代都城史上最輝煌的傑作,也是世界都城史上最宏麗的篇章。

我想在這裡介紹一個有趣的歷史現象。

元大都宮殿布局是以太液池(今中南海、北海)為中心,大內、隆福、興聖三組宮殿呈「品」字形,夾太液池,形成「太液為主、宮殿為客」的布局。而明北京則將宮城集中在太液池東岸,形成「宮殿為主、太液為客」的布局。為什麼會有如此主客布局的轉換呢?這有文化上的原因。牧民「逐水草而居」,以牛羊為衣食之源,而牛羊食草而生,草又依水而生,所以水是草原文化的生命。而武力篡奪侄子皇位後遷都北京的朱棣,在北京最缺乏的是安全感,所以把高筑紫禁城的城牆放在首位,太液池則是消閒遊憩之地。因此,元大都「太液為主、宮殿為客」與明北京「宮殿為主、太液為客」的布局,是草原文化與農耕文化在城市規劃和宮殿布局上的映現。

北京城不僅有皇宮成為全城的心臟,城池重重環繞皇宮,層層拱衛皇宮,而且還有一條中軸線作為全城的脊樑和靈魂。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