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勁旅威名天下知:四野各縱隊(軍)寫真 第十章 「塔山虎」傳奇

——東野四縱(第四十一軍)

誰要是叫胡奇才狠上了,不死也得扒層皮。在新開嶺吃下「千里駒」。有「塔山虎」在,誰能逞威!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一軍的前身是東北野戰軍第四縱隊。該縱隊是由山東膠東軍區地方兵團擴大編成的。

1937年12月,中共膠東特委書記理琪等以堅持昆嵛山鬥爭的紅軍游擊隊為骨幹,在山東文登縣天福山發動抗日武裝起義,成立了山東人民抗日救國第三軍。1938年9月,第三軍與掖縣抗日游擊第三支隊合編為山東人民抗日游擊第五支隊,高錦純任司令員,宋澄任政治委員,吳克華任副司令員,下轄六個團,共7000餘人(12月,歸八路軍山東縱隊建制)。1939年秋,第五支隊整編為第十三、第十五團,又以黃縣、掖縣地方武裝組成第十四團。

1940年9月,第五支隊改稱第五旅(吳克華任旅長,高錦純任政治委員);同時成立新第五支隊,下轄第一、第二、第三團。1942年7月,膠東軍區成立,第五支隊整編為第十六、第十七團,與第五旅同歸膠東軍區領導。1943年,膠東軍區部隊整編,取消第五旅番號,軍區直轄五個軍分區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六團三個主力團(第十五、第十七團分別編入各軍分區)。

1945年9月,膠東軍區部隊在對敵大反攻中擴編為山東解放軍第五、第六師和警備第三、第四旅。這便是四十一軍的前身部隊。四十一軍前身部隊在膠東地區堅持抗戰,參加大小戰鬥數百次,不僅為膠東抗戰立下了戰功,而且鍛煉了部隊,並湧現出一大批善打硬仗惡仗的虎將。塔山阻擊戰時任四縱副司令員的胡奇才,便是其中的一個。

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遲浩田在80年代任濟南軍區司令員時,曾在山東臨胸聽過一位老翁唱過一首抗戰歌謠:胡奇才,真勇敢,帶領八路軍打冶源,打死鬼子三十三,活捉一個翻譯官。

許多當年山東八路軍的老人,每每談到胡奇才死打硬拼的狠勁時,無不手翹大拇指稱讚不已。他們都記得抗日戰爭時期打小張庄的戰鬥。那會兒部隊連攻了幾次也未能拿下敵人小張庄據點。胡奇才火了。他將各班排的共產黨員和連排幹部抽出來,組織起一支敢死隊。隨後集中起全團的號兵,吹響了震撼人心的衝鋒號。他身先士卒,沖在最前面,一次衝鋒就拿下了日軍據點。之後,胡奇才的狠勁兒就在膠東出了名。日本人怕跟胡奇才交火,偽軍則只有望風而逃的份了,只恨爹娘給自己少生了兩條腿。山東的老人說,誰要是叫胡奇才狠上了,不死也得扒層皮。山東八年抗戰,四十一軍前身部隊得到了鍛煉,打出了威風。

1945年10月,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向東北發展,並爭取控制東北的戰略部署,膠東軍區副司令員吳克華、政治部主任彭嘉慶、副主任歐陽文率領山東解放軍第六師、第五師一部及部分獨立團,共1萬餘人(膠東軍區其餘部隊後來發展為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七軍),分批從海路挺進東北,11月進至遼寧安東(今丹東)、庄河、營口等地區,編為東北人民自治軍第二縱隊(轄第一、第二支隊,12月支隊改稱旅)和第三縱隊(轄第四、第五旅),歸東北人民自治軍遼東軍區領導,擔負剿匪、擴軍和開闢根據地等任務。

1946年2月,東北人民自治軍第二、第三縱隊,合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四縱隊,吳克華任司令員,彭嘉慶任政治委員,胡奇才任副司令員,歐陽文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蔡正國任參謀長。下轄由第二縱隊第一旅改編的第十旅;由第二縱隊第二旅改編的第十一旅;由第三縱隊改編的第十二旅。全縱隊共2.3萬餘人,屬遼東(南滿)軍區領導。

當時的東北戰局是,國民黨軍正處在戰略進攻勢頭上,而兵力和裝備均處於劣勢的我軍,則被迫進行戰略防禦和退卻。用東北老百姓的話說,「看那架勢呀,共產黨是不大行了。」部隊中也普遍存在著程度不同的悲觀情緒。

但是四縱卻用一系列的勝仗,改變了人們對時局的看法:

——1946年4月6日,國民黨第五十二軍軍長趙公武,率苦難其第二十五師及「五大主力」之一的新六軍第十四師,再犯本溪。四縱十旅在金鐘山陣地頑強阻擊了敵第十四師的多次進攻,並趁敵潰敗之機發起反擊,將潰不成軍的第十四師追至蘇家屯東南的長嶺子、二道溝子一帶。12日,四縱向喘息未定長嶺子守敵,再次發起猛攻。激戰至下午,將國民黨所謂的「王牌師」擊潰。此次戰役,四縱共計斃傷國民黨軍精銳十四師副師長以下1300餘人,俘敵600 餘人。

——5月中下旬,為配合東北民主聯軍的四平保衛戰,四縱在239 遼南保安第一、第二團的配屬下,發起了鞍(山)海(城)戰役。24日,部隊掃清鞍山外圍據點,25日黃昏,攻克鞍山市,全殲國民黨守軍第一八四師第五三一團。隨後四縱轉兵進逼海城。29日,四縱從東城突破海城後,向敵守軍發起了政治攻勢,迫使守敵第一八四師師長潘朔瑞率師直和第五五二團宣布起義。解決海城後,四縱部分部隊又揮師大石橋,向該地守敵第一八四師第五五零團展開政治攻勢。該團拒不投降,棄城向營口方向後撤。四縱部隊奮起追擊,於6月2日在大甸子、石灰窯將該團全殲。至此,國民黨第一八四師全部被四縱解決。

鞍海戰役,共計殲敵3300餘人,爭取國民黨軍起義2700餘人。四縱首創了東北戰場上,以軍事打擊和政治攻勢相結合,殲滅國民黨軍一個整師的範例。鞍海戰役的勝利,使敵瀋陽感到重大威脅,迫杜聿明從北線抽調四個主力師向南回援,從而打破了國民黨軍向北滿解放區繼續進攻的計畫。

——鞍海戰役後,杜聿明感到後院太不安全,於是決定先收拾掉南滿的共軍主力三縱、四縱後,再圖北滿。10月,杜聿明調集了八個師10餘萬兵力,分三路向我南滿根據地大舉進攻。在此之前,改變整個戰場的被動形勢,同時要求第十師歸建回援。

胡奇才在新開嶺地區,為美式機械化裝備的第二十五師布置下了口袋。

新開嶺位於安東賽馬縣(今丹東市鳳城縣)境內。伏擊陣地就選在了新開嶺東面一條東西走向的袋形谷地。此處兩邊是高山,璦陽河和寬(甸)賽(馬)公路從谷底並行穿過。只要控制住周圍的制高點,任憑你真是「千里駒」也休想通過。

戰鬥於10月31日10時打響。隱蔽集結在新開嶺的四縱部隊,經過一天一夜的激戰,對進入山谷的敵二十五師形成袋形包圍。

「千里駒」果非等閑之輩。在抗戰中也算得上是一員勇將的師長李大麻子,立即捉住了戰場的關鍵——老爺山。老爺山是戰場的制高點,可以俯視和控制整個戰區,由四縱十一師部分部隊防守。但在美械化裝備的第二十五師的猛烈炮轟和瘋狂衝擊下,老爺山陣地和404 高地很快失守。敵人先是由一個連防守,後又增加到一個營。最後,又增加到一個團。

能不能殲滅「千里駒」,就看能不能拿下老爺山。胡奇才命令十師二十八團務必拿下。山是那樣陡,最陡的地段坡度竟達70度;坡又是那樣的滑,一夜的雨雪已將泥土和腐葉泡成了水嘰嘰的滑梯。即使沒有守敵的密集火力的威脅,爬上去也實屬不易。

星夜兼程趕到了新開嶺的第十師二十八團,氣都沒待喘勻,就開始投入戰鬥,向老爺山發起了數次猛攻。但二十八團九次攻擊都未奏效,且傷亡慘重。到最後,全團算上炊事員,就只剩300多人了。而此時,各路敵軍都紛紛向新開嶺逼近,其中號稱「虎師」的新二十二師距離已不到一天的路程。

胡奇才心急如焚。繼續打下去,若一天之內再解決不了戰鬥,就會反被優勢之敵所包圍,後果將不堪設想;但如果撤,眼看就要打癱的「千里駒」又會蹦起來,並且更加猖狂。

縱隊幾位領導一碰頭,認為直到眼下主動權還在我們手中。我們困難,敵人更困難。能不能取勝,就在這最後的幾小時。一咬牙,一橫心:打!

預備隊第三十團全部投入,縱隊幾位主要領導全部下到師,下到團。集中全部炮火掩護十師強攻,十一師和十二師則從側後全力攻擊。

「砂鍋搗蒜,一鎚子買賣。」胡奇才下了死命令,限時務必拿下老爺山,全殲二十五師!

團長、政委帶突擊連,參謀長帶尖刀排,冒著雨點般的機槍掃射,一鼓作氣,終於拿下了老爺山陣地。縱隊炮火隨後轉向敵二十五師指揮所和山谷中的敵軍。敵坦克、汽車和幾百輛大車紛紛起火。失去了老爺山這個最後倚托的敵第二十五師頓時亂了營,一批批地向賽馬集方向突圍逃竄,卻被早候多時的四縱十一師、十二師部隊堵截住了。

在我軍強大的政治攻勢下,敵軍紛紛舉手投降。當胡奇才和縱隊政委彭嘉慶來到黃家堡時,只見我軍一個班就俘虜了幾百名敵新開嶺戰役,首創了東北民主聯軍在一次作戰中,殲滅敵美械裝備一個建制整師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