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勁旅威名天下知:四野各縱隊(軍)寫真 第七章 「萬歲軍」傳奇

——東野一縱(第三十八軍)

彭德懷、「徐老虎」的老班底。從秀水河子到四平,三十八軍威震黑土地。克津門,走馬擒住陳長捷。彭總激將,梁興初把火全發到美國人頭上。戰朝鮮,「萬歲軍」美名天下楊。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眾多野戰軍中,號稱「萬歲軍」的獨此一家。在東北遼闊的黑土地上,這支部隊三下江南,喋血四平,遼西會戰,主攻瀋陽,以其打不垮、拖不爛的頑強戰鬥力,成為了第四野戰軍眾多野戰部隊中的主力。

平津戰役中,它如同一把無堅不摧的鋼刀,擔當起主攻重任,第一個將紅旗插上了天津城垣,率先突入到東西對攻會師點——金湯橋,並與兄弟部隊一起,29小時即拿下號稱「固若金湯」的整個天津城。特別是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該軍功高出眾,被彭老總授予「萬歲軍」殊榮。

它就是由原東北野戰軍第一縱隊改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八軍!

第三十八軍,從編製序列上講,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的第一軍。

就戰鬥力而論,也當列四野首位。該軍下轄第一一二、第一一三、第一一四三個師。歷任軍、師首長全是久經殺場的紅軍時期的猛將。

第三十八軍是一支以中國工農紅軍為骨幹發展起來的部隊。究其歷史,乃是彭德懷元帥和徐海東大將麾下的紅軍勁旅。早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第三十八軍的前身就已經誕生了。其一一二師之三三四團乃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領導的紅五軍之一部,長徵到達陝北時,其番號為紅一軍團第四師第十團(團長李天佑、團政治委員楊勇)。其一一三師之第三三八團乃徐海東紅二十五軍之一部,長徵到達陝北時其番號為紅十五軍團第七十五師第二二三團(團政治委員劉震)。抗日戰爭初期,這兩個團被分別改編為八路軍一一五師第三四三旅第六八六團第一營、第三四四旅第六八八團第一營。該軍一一二師之三三五團和一一三師之三三七團也是在抗戰初期,由紅軍幹部和骨幹組成的部隊。其番號分別為八路軍一一五師第三四三旅第六八五團新二營和第三四三旅補充團。

由於部隊的各級指揮員及骨幹,均是來自中央蘇區和鄂豫皖蘇區的老紅軍,使得他們既經受過歷次反「圍剿」作戰的錘鍊,又飽嘗了萬里長征的磨難,從而使得這支部隊不僅驍勇善戰,而且具備了一支鐵軍所必需的吃苦精神和強烈榮譽感。

八路軍一一五師整編後即東渡黃河,迎著兵敗如山倒的國民黨逃兵的洪流,開赴抗日前線。在一一五師首戰平型關戰役中,三十八軍前身部隊均作為師主力投入戰鬥。平型關大捷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痛殲日冠的第一個殲滅戰。從此八路軍聲威大震,令中外人士刮目相看。

隨後,三十八軍前身部隊在晉冀魯豫地區艱苦轉戰。

1939年後,先後進入山東和蘇北地區。隨後便長期戰鬥在蘇北、魯南、濱海戰場,發展成為山東軍區第四、第六、第十三、第二十三團。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三十八軍的這些前身部隊共經歷了大小戰鬥700餘次,殲滅和俘虜日、偽軍總計4萬餘人;並協同兄弟部隊創建與鞏固了晉西、晉西北、晉冀豫、冀魯豫、蘇魯豫、魯西、魯南、魯中、濱海等抗日根據地。不僅戰功卓著,而且也進一步鍛煉了部隊和改善了自己的裝備。

抗日戰爭勝利前夕,即1945年8月,為適應大反攻的需要和粉碎國民黨軍事進攻,山東軍區奉中央軍委命令組建野戰軍。將第六、第十三團與濱海軍區獨立第三團合編為山東解放軍第一師(即三十八軍第一一二師前身),師長梁興初,政治委員梁必業,下轄一、二、三團,約7500餘人。同時又將第四、第二十三團與濱海軍區獨立第一團合編為山東解放軍第二師(即三十八軍第一一三師前身),師長羅華生、政治委員劉興元,下轄四、五、六團,全師約7500餘人。整編後的一師、二師,即在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羅榮桓的指揮下,以風捲殘雲之勢向日偽軍諸據點發起猛攻,兵威所及,攻無不克。僅月余時間,即掃除沿海日偽據點百餘處,殲敵萬餘,收復大片失地。

為配合蘇聯紅軍解放東北,山東軍區濱海支隊奉命組成東北挺進縱隊,下轄兩個支隊,共計3500餘人,在縱隊司令員萬毅、副政委周赤萍的率領下,跨海遠征。該縱隊9月底抵達東北後改稱東北民主聯軍第七縱隊(即三十八軍第一一四師前身)。

9月19日,中共中央確定「全國的戰略方針是向北發展,向南防禦」。

遵照中央指示、山東解放軍第一師和第二師,於10月底和11月下旬,由海陸兩途開抵東北,並分別改稱為東北民主聯軍直屬第一師、第二師。三十八軍一一二師的前身是東北民主聯軍直屬一師,進入東北後打的第一個漂亮仗,就是自衛戰爭期間的秀水河子殲滅戰。1946年2 月上旬,東北國民黨軍以三個美械裝備師,從北寧路(北平至瀋陽)溝幫子至新民一線,向南側遼中、北側法庫方向發動進攻,企圖驅逐駐守這一帶的東北民主聯軍,維持北寧路運輸線,並為下一步攻佔瀋陽創造條件。其中北路第十三軍第八十九師一個加強團,遠離主力,於2月11日進佔了秀水河子。

秀水河子是遼寧西部錦州以北的一個小鎮。它位於北南流向的秀水河與彰(武)法(庫)公路的交界處,是個只有百餘戶人家的小鎮,鎮東南地勢平坦,西北地形起伏,有點小山。

開始,我軍因要遵守國共停戰協議沒有打,還派人送去退兵信,好言好語勸他們遵守協議撤回去。哪想該敵自恃是美械裝備,不但不撤,竟然繼續向我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所在地法庫進犯。在遭到三師七旅痛擊後縮回秀水河子,仍賴著不走。

於是,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林彪決定,集中一師、三師第七旅以及保一團部隊,消滅秀水河子之敵,給狂妄的國民黨軍一點教訓。戰場正、副指揮,由七旅旅長彭明治和一師師長梁興初分別擔任。

具體部署是:一師二團和七旅十九團擔任主攻,一師二團由北向南,七旅十九團由西南向東北;七旅二十一團一部和一師一團由東南和西北兩個方向對進,作為輔助攻擊;七旅二十團和保一旅擔任阻援;一師三團為預備隊,並擔負阻彰武之敵增援和截擊秀水河子之敵向西突圍的任務。

林彪對於一師和七旅的戰鬥力是有信心的。這兩支部隊都是原八路軍第一一五師老底子。半個多月來,兩支部隊針對與美械裝備的敵人作戰,已在此進行了多次戰術演練。

林彪對於眼下的這一仗極為重視。部隊完成包圍後,他親自到前線視察,並再次要求彭明治和梁興初,一定要堅決貫徹「一點兩面」戰術思想。

2月13日黃昏,一師首先發起進攻。擔任主攻的二團打得極為勇猛。英勇的戰士們不顧敵人集中火力封鎖突擊道路,前仆後繼,鮮血染紅了白雪鋪蓋的溝溝坎坎。

二團八連連長張文祥身先士卒,率領部隊向北山制高點衝擊。當他登上山嶺時,看見敵人的機槍打得正凶,他便如同猛虎撲食一般打倒了敵人機槍手,一把握住了已經打得通紅的槍管,把機槍奪了過來。但當他正要指揮部隊繼續前進時,不幸中彈犧牲。張文祥是山東軍區最著名的戰鬥英雄之一。

他在戰鬥中先後13次負傷,身上有40多處傷痕。英雄的犧牲激怒了全連戰士,他們高喊著「為連長報仇」的口號勇猛衝殺,壓向敵人。

戰至凌晨1時,敵五十二軍二師的一個團已由大虎山趕來,距離秀水河子只有十里路了,情況非常緊急。林彪一面命令阻援部隊堅決堵住敵軍,一面命令攻擊部隊加緊攻擊,最遲於拂曉前解決戰鬥。

梁興初和彭明治立即嚴令各部隊加緊攻擊。此時戰士們早已殺紅了眼,與守敵進行著反覆衝殺,逐屋爭奪。經過整夜奮戰,一師和七旅兩支部隊,終於在第二天拂曉在敵人指揮所會師。秀水河子之敵大部被殲,部分拚死突圍僥倖逃出的敵人,也在向西逃竄途中,被守候多時的一師三團截住並吃掉。

這一仗打得乾脆、快速。乾淨徹底地全殲了敵八十九師第二六六團全部、第二六五團一個營,共計四個整營、一個師屬山炮連、一個汽車運輸連。勝利地實現了預期的殲滅戰目的。其中一師部隊斃傷敵200餘名,俘敵500餘人。二團團長江擁輝兩次負傷仍堅持指揮,充分顯示出這支鐵軍勇猛頑強的戰鬥作風。戰鬥結束後,一師受到了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部的通令嘉獎。

秀水河子戰鬥,是我軍在東北戰場上的第一個殲滅戰。其重要意義不僅在於極大地鼓舞了東北民主聯軍的鬥志和必勝的信念,而且也為今後的無數殲滅戰作出了示範。這一點可以從林彪署名頒發的嘉獎令中得到證實:

通令此次殲滅敵八十九師之戰,我軍各部隊皆為英勇,尤以梁興初、梁必業師全體指戰員士氣極高,戰鬥中甚為英勇,在指揮上能掌握一點兩面戰術的精神,徹底集中兵力,該師在戰鬥中進展迅速,連克敵數村莊。此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