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馳騁天下我為雄:第四野戰軍征戰紀實 第五章 戰錦方為大問題

蔣介石固守錦州之謎。南下北寧線之爭。范漢傑驚詫:「共軍來者不善!」衛立煌疑惑:「難道共軍攻勢提前了?」林彪猶豫:「準備了一桌飯,來了兩桌客人,這飯怎麼吃?」一封電報扯出的是是非非。攻克錦州,關門打狗勢成。國軍精銳盡喪,廖耀湘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寧靜的黑土地。

1948年秋,在東北民主聯軍的一系列打擊下,衛立煌集團已經是窮途來路,被圍困在錦州、瀋陽和長春三個互不相連的城市內。鑒於決戰時機的成熟,已經由東北民主聯軍改編為東北人民解放軍的這支雄師勁旅,興兵南下,出擊北寧線,並以攻取錦州為契機,演化出了一場決定東北命運的大決戰。

1948年春季,與和煦的春風一同吹來的,是共產黨武裝在各個戰場上頻頻報捷。

4月22日,西北戰場首傳佳音:由彭德懷、張宗遜率領的西北野戰軍苦戰一年,給胡宗南集團以沉重打擊,收復延安。

5月17日,華北徐向前、周士第兵團,攻克晉中重鎮臨汾。

6月11日,華東許世友、譚震林兵團解放孔子故里曲阜。

7月6日,陳(毅)粟(裕)野戰軍發起睢杞戰役,連下睢縣、杞縣,活捉國民黨第七兵團司令官區壽年。

7月16日,劉(伯承)鄧(小平)野戰軍攻克襄陽,生俘國民黨第十五綏靖區司令官康澤。

經過兩年的浴血奮戰,共產黨領導的解放軍已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並取得了全國戰場上的主動權,戰場的形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國民黨軍隊由戰爭開始時的430萬人,下降到365萬人,且眼下能夠用於前方作戰的機動兵力只有170萬;而國民黨的老對手——共產黨軍隊的數量,則由120萬發展到280萬人,並佔據了四分之一以上的國土和擁有佔全國總人數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資源雄厚。

國民黨的作戰方針已由「全面進攻」改為「重點進攻」,又由「全面防禦」、「分區防禦」變成以北平、西安、漢口、徐州、瀋陽五大戰略據點為支柱的「重點防禦」。

在東北,截止到1948年3月東北野戰軍冬季攻勢結束時,國民黨軍隊已被殲滅了57萬,蔣介石三易統帥,未能挽回頹勢。衛立煌出任東北「剿總」司令官後,經過整頓,雖然手中還擁有4個兵團、14個軍、44個師,共計55萬人的實力,但已被東北野戰軍壓縮在長春、瀋陽、錦州三個互不相聯的地區,陷入欲退難捨、固守無力的境地。

衛立煌心中明白,手中的55萬部隊,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過東北野戰軍的打擊,其中有些是被殲後重新組建的。就連號稱國民黨軍五大主力的新一軍、新六軍,也傷痕纍纍,戰鬥力大為下降。

龜縮在長春、瀋陽、錦州三個彼此孤立的戰略據點內國民黨軍隊,猶如三葉扁舟浮在茫茫大海之中,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林彪、羅榮桓麾下的百萬雄師和佔東北總面積97%的土地與86%以上的人口。

實力的天平已完全傾向共產黨軍隊一邊,一場戰略決戰,將要在這塊廣袤的土地上展開。

大戰之前,一片寧靜。

在國民黨東北「剿總」所在地瀋陽,報紙仍在散布陳詞濫調:「沉寂半年來之東北戰局,最危急的時期已經過去!」「瀋陽城防固若金湯,國軍決不放棄東北!」

然而,隱藏在這後面的,是蔣介石與衛立煌之間在東北戰、守、撤戰略問題上的深刻分歧。

1948年春夏之交,國民黨在東北的戰事已經陷入嚴重的困境。當時,擺在蔣介石及南京政府國防部面前的,有兩種可選擇方案:一是繼續固守長春、瀋陽、錦州幾個大據點,堅守東北;二是放棄東北,將數十萬部隊撤入關內。

早在1948年3月初,駐華美軍顧問團團長巴大維就向蔣介石提出過撤出東北的建議,敦促蔣介石利用東北人民解放軍冬季攻勢後期,瀋陽、錦州間兵力較少的機會,「撤出滿洲」。蔣介石的態度是:「今天的戰略,不必要求作全面的控制,但必須守住幾個重要的據點——如長春、瀋陽和錦州——以象徵我們國家力量的所在。」這樣終於錯過了撤出東北的機會。5月6日,東北「剿總」參謀長趙家驤、第九兵團司令廖耀湘、第六軍軍長羅又倫等高級將領飛抵南京,聆聽總裁面諭。蔣介石表示,決定以全力支援東北。

6月間,蔣介石致電錦州守將范漢傑,令其死守錦州至山海關一線,而「東北之戰略要求在於固守目前態勢,使不再失一城一兵,即有利於關內作戰。」

直至8月初南京召開的國民黨軍國防部軍事檢討會上,蔣介石確定的方針仍是:固守東北,徹底集中兵力,確保遼東、熱河,以鞏固華北。

其實,蔣介石也意識固守東北孤立據點的危險性。他在其一周反省錄中寫道:「東北新立屯與溝幫子各要點相繼失陷,共匪緊逼錦州,瀋陽形勢更加孤立,國軍若不積極出擊,作破釜沉舟決心,則瀋陽20萬官兵皆成瓮中之鱉。」

決計「固守」東北,蔣介石除政治原因外,還有其它原因:

其一,蔣介石始終認為:「東北是華北的屏障,要保華北,必須確保東北」,「苟滿洲失守,華北不保,南京亦將步其後」。相反,如能固守長春、瀋陽、錦州幾個戰略據點,牽制住東北人民解放軍,則有利於傅作義在華北作戰。待關內形勢好轉,再增兵東北。

其二,蔣在東北仍有55萬兵馬,固守幾個孤立據點,他還是有信心的,認為東北野戰軍沒有強大的炮火,也沒有攻打重兵設防大城市的經驗。

但在如何固守東北問題上,蔣介石同衛立煌等東北將領發生了嚴重分歧。

蔣介石曾允諾「支持衛立煌保全東北」。後來,他看到錦州有被襲取的危險,就敦促衛立煌打通瀋陽至錦州鐵路線。主張以周福成的第八兵團部指揮第五十三軍和第二零七師守瀋陽;將駐瀋陽地區的主力第九兵團(轄新一軍、新三軍、新六軍、第五十二軍、第四十九軍、第七十一軍)由廖耀湘指揮移至錦州地區。

然而,這一方案衛立煌及其手下高級將領大都不贊成。

衛立煌認為,「瀋陽只有一套本錢,合則能守能攻,分則攻守兩不成」。

當時東北野戰軍佔領了錦州、瀋陽之間的要隘溝邦子。由瀋陽打向錦州,中間需經過遼河、新開河、繞陽河,部隊極易被切斷、分割包圍,且道路已解凍泛漿,重武器和大部隊難於通過。所以衛立煌主張固守瀋陽,加緊整訓,伺機出擊,扭轉戰局。

早在2月20日,蔣介石就派國防部作戰廳長羅澤闓、副廳長李樹正攜帶撤出瀋陽主力的方案徵求衛立煌的意見。衛當即表示不贊成,並派鄭洞國飛抵南京見蔣申述。而蔣則讓鄭洞國轉告衛立煌,立即執行「打通沈錦線,將瀋陽主力撤至錦州」的方案。

2月25日,鄭洞國返瀋陽復命。

當天,衛立煌即召集高級將領研討蔣之方案。各將領幾乎眾口一詞「集中兵力堅守瀋陽」,不同意蔣的計畫。衛立煌又派趙家驤、羅又倫飛赴南京再次向蔣面陳。

直至4月初,蔣也沒有說服衛,只好同意在東北暫時保持現狀。

一個月以後,蔣介石又督令衛立煌發動進攻,打通沈錦線。衛立煌還是按兵不動,再派趙家驤、廖耀湘、羅又倫到南京。

直至1948年8月4日至6日的南京國民黨軍事檢討會,衛立煌仍然不肯挪窩。他認為:「一、判斷東北共軍將於10月發動攻勢,重點在錦州,對瀋陽則採取圍困辦法。二、不放棄打通沈錦線企圖,但不能輕舉妄動,須應付共軍10月攻勢。三、維持瀋陽至10月底,以觀時局進展,原則上不放棄該城,但避免作長春第二……」

9月初,國民黨第九兵團司令廖耀湘又提出一個新方案:放棄錦州,守錦西以西,拆除沈錦段鐵路,將錦州兵力用於瀋陽,打通營口海口,接長春部隊回瀋陽。這是一個經營口逐步撤出東北的計畫。

可是直到東北野戰軍大部隊揮師南下,東北國民黨軍亦沒有形成一個上下共識的作戰方案。

就在此時,東北野戰軍拉開了遼西大戰的序幕。

9月12日,戰略決戰的第一槍,首先在北寧鐵路山海關至唐山段打響。

東北野戰軍第十一縱隊由建昌出發,奔襲山海關至灤縣之敵。至9月17日,先後攻佔了昌黎、北戴河等要點,切斷了國民黨軍自華北增援東北的陸上通道。

9月13日,東北野戰軍第四、第九縱隊由台安、北鎮地區隱蔽南下,插入錦州、義縣之間,切斷了義縣敵軍逃跑退路,打了義縣守軍一個措手不及。

隨後,第八、第九縱隊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逼錦州,將國民黨東北「剿總」副司令官兼錦州指揮所主任范漢傑及其所部15萬兵馬圍得鐵桶一般。

范漢傑曾以數個師的兵力在空軍掩護下,同東北野戰軍爭奪錦州至義縣的公路和錦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