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馳騁天下我為雄:第四野戰軍征戰紀實 第四章 是使用力量的時候了

杜聿明五指張開,鄭洞國赴寧求兵。戰略反攻的號令。陳明仁死守,「東總」三戰四平,功虧一簣。陳誠新官上任三把火,「六個月恢複優勢」牛皮吹破。林羅整軍經武,東北野戰軍兵強馬壯。

兵法云:「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猛獸將搏,弭耳俯伏」,旨在講軍事鬥爭中力量的積蓄與迸發的辯證關係。經過一年多的艱苦努力,東北民主聯軍鞏固了後方,壯大了隊伍,積蓄了力量,踏上了通往勝利的坦途。

1947年5月,東北民主聯軍大舉出擊的槍炮聲,揭開了戰略進攻的帷幕。

從1946年7月到1947年6月,在經過激烈較量和付出沉重代價之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在全國各個戰場上殲敵112萬,開始轉入了戰略反攻。

國民黨軍的總兵力則由430萬人減至370萬人,其正規軍則由200萬人減少為150萬人。雖然還保持著248個旅的番號,但能夠用於全國內戰戰場的機動兵力僅為40個旅。

國民黨軍隊這種敗象首先來自關東這塊黑土地。

戰爭之初,國民黨政府在東北聚集了第一軍、第六軍、第七軍、第十三軍和第七十一軍等等。它們中有的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印緬作戰,有「遠征軍」、「常勝軍」的稱號;有的為美械、半美械裝備,武器精良,訓練有素,曾一度由山海關打到了松花江北。東北這一年多的戰績,杜聿明雖然控制了松花江南岸的大片土地、城市和鐵路,卻付出了相當沉重的代價:在同東北民主聯軍的作戰中損失部隊25.5萬人;被迫放棄了「先南後北」的戰略進攻計畫;因機動兵力嚴重不足而轉入全線戰略防禦。

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東北民主聯軍則在這一時期,在東滿、西滿、北滿站穩了腳跟,渡過了最困難的時期。

到1947年5月,東北民主聯軍已發展成擁有5個縱隊,11個獨立師,4個旅,12個騎兵團,4個炮兵團,共24萬人的部隊,加上地方武裝22萬人,武裝力量達到46萬人。

種種情況表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民主聯軍,已經擺脫了自山海關、錦州、四平失守以來的尷尬局面,由被動開始轉變為主動,實行戰略反攻的條件已見成熟。

三下江南、四保臨江作戰結束的一個月後,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兼政委林彪在雙城召開的高級幹部會議上鄭重地向師以上軍政指揮官們宣布:「準備戰爭的過程已經基本結束,現在是使用力量的時候了。過去,我們提出的作戰方針是『等、忍、狠』;現在是『狠』的時候了,要狼狠地消滅敵人,恢複與擴大解放區。這個『狠』,是在去年冬季以後開始的,而且由於去年冬季以後的勝利,使它的基礎更加擴大了。……現在,東北已進入可以集中兵力大打的時期了,我們已初步地打了些規模較大的仗,今後的規模特更大。」

5月5日,東北局作出了《關於東北目前形勢與任務》的決議。這一決議,以共產黨文件的方式昭告天下,並宣布:

目前,東北黨正處在一個新形勢的前面,即是在軍事上敵人不得不從進攻轉入防禦,而我軍則從防禦逐漸轉入反攻。因此,在新形勢下,全黨的任務就是:積極組織力量,全力準備大反攻,大量殲滅敵人,大量收復失地,鞏固和擴大解放區。

初步掌握戰爭主動權的民主聯軍在黑土地上率先轉入了對國民黨軍隊的戰略性反攻。

由於進攻南滿屢戰屢敗,杜聿明損失了4.3萬人,在民主聯軍的進攻面前,防線上的漏洞頓時顯現出來。此時,他估計到,如果北滿的民主聯軍再度南下,他將沒有足夠的兵力去應付戰局。經過反覆考慮,他決定向「老頭子」請調兩個軍,並派鄭洞國前往南京遊說。

4月下旬,鄭洞國飛往南京,請求增兵,結果無功而返。杜聿明為了挽回不利局勢,煞費苦心地炮製出一個「內線作戰,機動防禦」的戰略方針。

這個方針的主旨,是企圖以現有兵力憑藉優勢裝備,控制東北的大中小城市及其主要交通線,繼續分割共產黨在東北的各個解放區,並伺機集中兵力向某些地區發動進攻。東北保安司令長官部開始實行強制性徵兵征糧,同時也對所屬正規部隊八個軍進行了調整:以新一軍守備吉林、長春及其外圍地區,憑藉松花江阻北滿民主聯軍南下;以七十一軍及十三軍一部守備四平、公主嶺、鄭家屯,控制中長路長春至瀋陽段;以十五軍、九十二軍控制熱河與北寧路關內外通道;以新六軍、五十二軍、六十軍及其它部隊守備瀋陽和南滿地區。然而,東北國民黨軍隊的命運,已無法由他們自己把握了。

1947年5月上旬,民主聯軍大舉出擊的槍炮聲,打破了松花江南岸初夏的沉寂,驟然拉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

東北民主聯軍把攻勢重點指向瀋陽、長春之間的國民黨軍心臟地帶。首先切斷瀋陽與長春的戰略聯繫,孤立長春之敵,同時,在國民黨軍防線的廣闊縱深內,逐個殲滅分散孤立之敵,打通北滿同南滿的聯繫,使兩大根據地聯成一片。

5月8日,北滿民主聯軍一、二縱隊和獨立第一、二師由吉林省的扶余、大賚地區出發,向長春、四平兩側展開遠距離奔襲作戰。其中,第二縱隊沿長春西側南進,一路如摧枯拉朽,首戰伏龍泉,二戰三盛玉,三戰雙城堡,守敵大多不堪一擊。正當二縱司令員劉震感覺不過癮時,獲悉懷德有新一軍布防。於是向林彪發報,建議以二縱主力遠距離奔襲懷德,敲孫立人一下。

林彪正為進攻開始後的沉寂而不安,二縱要求打懷德的建議當即獲得批准。

懷德,位於長沈鐵路西側,是長春、四平鐵路的西側屏障,有公路通往長春、長嶺、公主嶺。在此處動手,無疑是在杜聿明的內院撞了一個窟窿。

5月14日拂曉前,二縱第四和第六師長途奔襲120里,將懷德城圍了個水泄不通。天剛亮,四師的偵察捕俘分隊便滲入城內,搞清了守敵的情況。

原來,駐守城內的是新一軍三十九師第九十團,另有保安十七團和騎兵第二師的部分部隊,總兵力約5000人。新一軍是國民黨王牌主力之一,為蔣介石嫡系中之嫡系。該軍全部美式裝備,軍官一律為黃埔生,以能征善打著稱。

15日,林彪、羅榮桓來電:「抓到新一軍很好,目前敵人四處挨打,不可能有大兵北調,你們放開手腳打。」還特彆強調「攻擊懷德,一定要作好準備,這是夏季攻勢的第一仗,首戰一定要打好。」劉震和吳信泉副司令員親率第四和第六師指揮員勘察了地形,研究了作戰部署。

懷德城地勢較高,四周平坦開闊,其地形易守難攻。國民黨守軍沿城四周構築了大量的防禦工事,加大了攻城的難度。只有城西南角有道天然溝,從城下一直延伸到二縱陣地前沿。於是,劉震便將此處選為主要突擊方向。

16日晨,二縱各路人馬按部署進入陣地:第四和第六師,進入懷德城西南攻擊出發陣地,準備擔負攻城任務;第五師進至懷德城西南二十里鋪一線,準備阻擊四平方向的援軍。

下午,攻城部隊還未動作,二十里鋪方向卻響起了激烈的槍炮聲。

二縱五師報告:敵七十一軍八十八師先頭部隊為解懷德之圍,已闖至大黑林子以北,與阻擊部隊展開了激戰……

敵軍馳援,本在意料之中,但此時對懷德總攻尚未發起,援軍已進至二十里鋪一線,距城不過20里,是否按原計畫行動呢?萬一攻城不克,敵援軍又擋不住,豈不是陷入被動?指揮所里,各種顧慮和擔憂都不約而同地出現在二縱指揮員的腦子裡……

「他媽的,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劉震一拳打在桌子上,果斷地下達命令:「按時發起總攻!」

傍晚,夕陽西下,天邊一抹血紅,寧靜的懷德,彷彿睡過去一般。

霎時,大地猛然一震,二縱攻城的炮火打響了。45分鐘的炮火轟擊,在四師突擊方向的城牆上打開了兩個突破口。如此猛烈的炮擊令新一軍九十團的官兵們始料未及,頓時鬥志全無。炮擊一停止,二縱攻城一梯隊便進入突破口,突入城內。隨後,二梯隊投入交戰。乘著夜黑,東北民主聯軍的戰士們以分隊、小組實施攻擊,展開巷戰。相比之下,新一軍的美械裝備發揮不了什麼優勢,17日,懷德攻堅戰結束。東北民主聯軍第二縱隊全殲守軍5000人,擊斃新一軍九十團團長以下1500餘人,俘虜3500人。東北民主聯軍以長途奔襲懷德為標誌,夏季攻勢在各條戰線上展開。

在南滿,剛剛結束了四保臨江作戰的第三、四縱隊,征塵未洗,又投入了戰略進攻。5月中旬,其主力首先對瀋陽至吉林鐵路中段的北山城子和草市發起攻擊,殲滅了再次新組建的國民黨軍一八四師和暫二十師一部,並擊退了新編二十二師的增援部隊。隨後,第三縱隊沿四平至梅河口鐵路向西攻擊,連克東豐、西安、西豐,與北滿主力部隊會師;接著,第四縱隊主力經五天四夜激戰,奪佔了東北國民黨軍五大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