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馳騁天下我為雄:第四野戰軍征戰紀實 第二章 禦敵於關門之內

山海關下的較量。無法實現的「遼西決戰」。關東大地上的「七無」與「一多」。林彪倡言「等、忍、狠」。四平,苦撐一個月後還要向後轉。

東北有廣表的土地、豐富的資源和便利的交通。「八.一五」之後,捷足先登的共產黨武裝對遲來的國民黨軍隊,自山海關始,展開了一場節節抵抗的防禦戰。

1945年9、10月間,國共兩黨都將目光投向遼西走廊。

遼西走廊,亦稱榆關走廊。位於遼寧省西部的錦州市與河北省東部的山海關之間,東臨遼東灣,西依松嶺山,西南一東北走向,長約185公里,寬8至15公里。由東北至西南,錦州、錦西、興城、綏中、山海關座落其間,成為扼守這一走廊的軍事要地。走廊的西南端緊連著華北重要港口秦皇島。

遼西走廊背山面海,丘陵起伏,形勢險要,是溝通華北至東北的重要通道,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鑒於此中共中央及毛澤東給東北局發去了一系列指示。10月4日,中央軍委在給東北局書記彭真及陳雲的電報中指出:「據錦州地委電稱,美軍在秦皇島登陸,並傳有中央軍200 人,請速令曾克林部擴大之新部隊,以三個團控制山海關,集結整訓。」10月16日,毛澤東致電彭真。電文說,蘇軍已拒絕國民黨軍在大連、旅順登陸,蔣軍從秦皇島登陸,向山海關、錦州進軍東北已成必然,「除令在途各部兼程急進,膠東方面星夜海運,並令林彪急至瀋陽助你指揮作戰外,望你就現有力量加強訓練,並動員民眾堅決阻擊登陸,爭取時間。」

同日,軍委致電陳毅、羅榮桓、黎玉,請他們速令山東軍區楊國夫師「星夜兼程,向山海關、錦州前進。」

中共中央軍委分別向東北、華北、山東頻繁發電,調兵遣將,把主力部署于山海關、錦州、營口、瀋陽一線,準備阻止國民黨軍的海上登陸與陸上進攻。

成立後的東北人民自治軍在沿遼東半島經遼西走廊至長城古北口的綿長戰線上,組建了五個前線司令部,組織對國民黨軍隊的正面防禦。其中,李運昌指揮的第三前線司令部,負責封閉遼西走廊和扼守山海關的任務。

山海關位於河北省東北部,為長城東部起點,踞遼西走廊西端,北寧鐵路和公路橫貫東西,為華北通往東北的交通要衝。它西距北平(北京)350公里,東距瀋陽400公里,被古人譽為「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

此關北依燕山,南瀕渤海,雄視四野。早在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中央政府在此築關,稱為榆關。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大將徐達在此築城設衛,因其背山面海,故稱為山海關。

千百年來,伴隨著王朝興衰,圍繞著這一險關隘道,發生過一次次激烈的征戰。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4月21日,大順政權皇帝李自成率軍20萬親征山海關,一路衝殺,直抵關城西門。明山海關總兵吳三桂降清,開關跪迎清軍統帥多爾袞,薙髮稱臣。清八旗勁旅15萬,兵不血刃,進踞關城。

次日,在爭奪山海關的戰鬥中,面臨著實力倍增的對手,農民起義軍淬不及防,傷亡慘重,全線潰退,清兵長驅入京。明清之際的山海關之戰,不僅為大順政權興衰的轉折,而且也是滿族入主中原的標誌。

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山海關。10月2日,沙皇俄國的軍隊與英帝國艦隊會師老龍頭,清軍守將棄城而逃,山海關淪陷,帝國主義列強的炮火,打開了北京的東大門。次年9 月,清政府與帝國主義列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從此,大清帝國步入了臨終前的風雨飄搖之中。

……

公元1945年10月,在這古老的征戰之地,又在醞釀著一場戰爭。

10月中旬,隸屬冀熱遼軍區第十九旅的四十六、四十七團和第二十二旅六十四團,3700人,在第十九旅旅長張鶴鳴的率領下,進駐山海關。

張鶴鳴旅長帶著作戰參謀沿防區視察了一周。

山海關,作為一個橫亘於遼西走廊西口的防禦體系,南從長城入海處老龍頭起,中經山海關城,向東北逶迤至九門口,全長26公里。正面依次排列著南海口關、南水關、山海關城、北水關,旱門關、角山關、三道關、寺兒峪關、濫水關、一片石關(九門口)十大關隘。其中,南海口關,瀕臨渤海,拱衛著整個防禦體系的倚海側翼;南北水關,緊傍山海關城;角山關、寺兒峪關和濫水關,高踞角山之巔,為整個防禦體系的制高點;三道關,則是堵塞雙峰對峙峽谷深溝中的關隘,有「一夫當關,萬人莫開」之勢;一片石關,為山海關防禦體系的臨山側翼要塞,號稱「京東首關」,此處的長城建在九江河上,兩岸高山對峙,長城跨河而過,城下六座券門瀉水,連同一片石關城三座門,故稱九門口。

對於負有守衛山海關任務的張鶴鳴來說,這散布在50餘華里的十個雄關險隘,處處需守,然而兵員及裝備都將處於劣勢。

在作戰會議上張鶴鳴宣布了防禦部署:

「第一,根據山海關的地形和我旅的兵力,無法實行寬大正面的一線防禦,否則,不僅守不住陣地,還會暴露我們兵力匱乏的弱點。

「第二,山海關城西之大石河,為屏障關城的天然障礙,第一線防禦部隊須充分運用之。

「第三,山海關城北部山地的石門寨、九門口是扼守山海關的關鍵,而角山又是防守山海關陣地的支撐點,因此,全旅防禦的重點是石門寨、角山、九門口一線。」

根據旅的統一部署,第四十六、四十七、六十四團分別將部隊配置在南起山海關城,北至九門口,西達石門寨的三角地域內,憑藉互為犄角之勢阻止國民黨軍進入東北。

這場保衛山海關的戰鬥首先在龍水文率領的四十六團防禦陣地打響。

10月25日,先期抵達秦皇島的國民黨軍隊,在美軍的配合下,以一個團的兵力向山海關撲來。

走在前面的,是一輛美式吉普車,上面坐著兩個美國軍人和三個國民黨官兵。吉普軍開至四十六團防禦前沿50餘米處停下,車上的國民黨軍官向我方陣地喊話,聲稱奉命進城同八路軍談判,聯繫接收山海關事宜。負責前沿指揮的八路軍營長宋春垠向對方說:駐防此地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人民自治軍,東北已經被人民自治軍解放,我們負責守衛山海關,請你方迅速撤離……宋春垠的話還未說完,國民黨軍便發起進攻。國共在關外的戰爭由此拉開了序幕。

當日,國民黨軍在飛機和炮火掩護下,向四十六團防禦的首山、角山至二郎廟陣地發動了輪番攻擊。26日雙方又激戰了5 個多小時,結果,國民黨軍傷亡300多人,退回秦皇島。

從10月25日到11月3日,是山海關保衛戰的第一階段。此時國民黨軍主力部隊還未到達,但我方已付出了沉重代價,犧牲營長以下官兵400 多人。

11月2日晚,山東軍區第七師師長楊國夫率部抵達山海關。第七師下轄第十九、二十、二十二三個團,共7000餘人。10月中旬。第七師收到火速增援山海關的電報。於是,部隊星夜兼程,由承德繞道九門口,迂迴抵達山海關。幾天後東北人民自治軍總部任命楊國夫任山海關守軍總指揮,張鶴鳴任副總指揮。

10月30日至11月1日,國民黨第十三軍由九龍抵達秦皇島,接踵而來的是從越南運抵的第五十二軍。第十三軍是國民黨裝備最好的部隊,五十二軍也算半美械裝備。11月6日這兩支部隊已推進到山海關以西的沙河,同東北人民自治軍呈對峙態勢。8日杜聿明在他的專列上召開作戰會議。會上,十三軍軍長石覺謊稱共軍火力強大,建議重新考慮是否攻打山海關。杜聿明親上前線了解情況,遂令石覺部立即發起攻擊。

國民黨第十三軍第八十九師在飛機和大炮掩護下一度佔領二郎廟和角山,但傷亡慘重。杜聿明見正面進攻屢屢受挫,又命:十三軍正面主攻,加強攻擊力度,同時五十二軍之二十五師從山海關北部山地經義院口、城子峪出長城,佔領山海關東面的前所,切斷山海關防禦部隊的退路。

15日張鶴鳴得知國民黨軍已偷越城子峪關口到達大毛山,正向山海關側後迂迴。防守九門口的七師第二十團也打來電話說:九門口關隘的東北側發現國民黨軍的主力部隊在活動。守衛山海關的第七師(張鶴鳴部已編入七師)召開了緊急會議。師長楊國夫知道,此時再堅持下去怕就走不了了。於是命令:「由於敵人已經迂迴到我後方,堅守山海關已經失去了意義。部隊應逐次撤退,脫離山海關戰場。以後上級追查擅自撤退的責任,由我負責。」

16日天亮時,國民黨軍再次發動猛烈進攻。這時第七師的各路人馬正逐次向山海關以東的綏中方向退去。

山海關保衛戰,是抗日戰爭勝利後國共兩黨在東北大門口的首次交鋒。

冀熱遼軍區十九旅和山東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