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關門打狗

割據西南,蔣介石的最後夢想。關起門來打狗,毛澤東的基本戰略方針。兵不厭詐,劉伯承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穩定軍心,蔣介石硬著頭皮住重慶。垂死掙扎,胡宗南、宋希濂徹夜不眠籌良策。迂迴作戰,楊勇兵團突破黔東防線。打開通道,一三八團勇士斬斷「鵝翅膀」。

為了逃命,敵士兵只好拉在褲子里。搶時間,劉伯承規定了部隊行軍的里程錶。戰爭奇觀:鐵腳板和汽車輪開展拉力賽。

中南地區白崇禧的軍隊被殲之後,國民黨軍隊的殘餘,主要麇集西南一隅。

西南地區,包括四川、貴州、雲南、西康、西藏五省區,地形十分複雜。

北有大巴山脈橫亘川陝邊界,東有巫山山脈、武陵山脈縱貫川、鄂、湘、黔邊境,形成西起奉節、東至宜昌,長達200餘公里的峽谷地帶,是川鄂交通的咽喉,地形極為險要。雲南省地處我國西南邊陲,與越南、寮國、緬甸接壤。國境線蜿蜒於該省的西部和南部,長達3000餘公里,是我國西南的門戶。

西藏地區,地處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公尺以上,系藏族聚居區。整個西南五省區,除四川盆地外,其餘多為山地和起伏連綿的丘陵,山陡路窄,崎嶇彎曲,交通極其不便。雲、貴、川三省,雨量充足,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人煙稠密,歷來為我國兵、糧的主要來源地之一。

由於西南地區特殊的地理位置、形勢特點和政治、經濟條件,蔣介石企圖把西南建成「反共基地」,盤踞川蜀,開拓滇康,支撐一隅,等待時機。

於是,在他引退後,認為國民黨大勢已去,遂提出了以四川為中心,建都重慶,背靠雲貴兩省,「割據西南」的計畫。

白崇禧的部隊被殲之後,在西南地區,逃集在此的國民黨軍隊,主要有:川陝甘邊區綏靖公署胡宗南部第五、第七、第十八兵團;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張群部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第十九、第二十共六個兵團,連同新組建的部隊在內,共計37個軍約90萬人。

蔣對割據西南早已盤算好了。秦嶺、大巴山、巫山和武陵山諸山脈是一道共軍難以逾越的天然屏障,便於封鎖,可以割斷川黔兩省與內地的聯繫;西南地區盤根錯節的地方封建勢力和各據一方的軍閥土匪,可以作為實行反動統治的政治基礎;西南地區人口眾多,物產豐富,兵員和軍糧都有保障;地處邊陲,接壤數國邊境,便於取得外援。因此,蔣決定大力「建設西南」。

為了實現這個目的,他決定把退集在西北、西南的殘部,統統組織起來,沿川陝、川湘鄂邊區,層層設防,構成一道堅固的防線,以「固守西南」。蔣介石計畫:以胡宗南集團在川陝邊區的部隊扼守秦嶺、大巴山,防止解放軍由陝入川;以宋希濂集團布防川湘鄂邊區,扼守川東門戶。如果上述計畫落空,退往雲貴,再不能存身時,則逃往國外。

為了保住西南這最後一個反共堡壘。1949年4月,他派心腹王陵基接替了鄧錫侯的省主席,要他看好成都這個據點;重慶的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則由親信張群坐鎮。王陵基頑固驕矜,張群老謀深算,圓滑善變,且二人均與共產黨勢不兩立。然而,蔣介石還是放心不下,8月24日,攜長子蔣經國由廣州飛往重慶,親白布置反共大計。一下飛機,蔣介石就發表講話,說:「今日重慶將成為反侵略、反共產主義之中心,重新負起支持作戰艱苦之使命。」

蔣來到重慶,住進了抗戰時期曾住過的山洞陵園,以示與共產黨抗戰到底的決心。負責守衛大西南的主要將領胡宗南、宋希濂、羅廣文、何紹周、劉伯龍等人,聯名上書,請求蔣介石這次來就不要走了,長期住在重慶,「使之成為反共復興基地」。將領們的心意,蔣介石完全理解,但此時蔣介石心裡想的只有他自己才能知曉。蔣介石看完將領們的上書後說:「我在台灣創辦了一所革命實踐學院,要由我親自主持。因此,我要經常住在台灣,而不能長期留在四川。」

蔣介石這次到重慶,為了穩定軍心,硬著頭皮住了28天,開軍事會議,部署西南防務,召見主要將領詢問情況,面授機宜。但好些人已經感到蔣介石不再具有以前的威望了。事後來希濂說:「蔣介石又重複了他那套空洞無物的話。老實說,我當時口雖唯唯,心目中已開始覺得蔣介石這座偶像不過如此而已。」羅廣文說:「這次總裁來,我們以為一定有些新消息,新辦法,但結果仍然是老一套,這樣能長期支持下去嗎?」

就在蔣介石來重慶之前,「保衛西南的主將」胡宗南和宋希濂,曾在漢中與蔣做過徹夜交談。胡、宋認為:為了保存實力,必須設法避免部隊被共軍包圍消滅。在共軍尚未向西南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以前應設法將主力轉移到滇緬邊區。第一步,應先控制西康和川南,作為逐步向滇緬邊區轉移的基地。第二步,等共軍開始向西南進軍時,立即將主力轉移至滇緬西之保山、騰衝、龍陵、芒市一帶,以一部轉至滇南。如將來再受共軍壓迫時,則以主力退入緬甸,以一部通至滇、緬、泰邊境。為考慮到緬甸政府可能採取拒絕入境及敵對行為,必須具有擊破緬甸政府可能採取的敵對行動的思想準備和力量,因此在轉移時,要盡最大努力保存現有的重武器如戰車及重炮、山炮等。

但蔣介石拒絕接受胡、宋二人提出的方案,蔣認為:兩廣勢難保持,在華南丟掉之後,在大陸上必須保有西南地區,將來才能夠與台灣及沿海島嶼相配合,進行反攻。如果把大陸完全放棄,則國民政府將完全喪失其國際地位。西南地區,形勢險要,物資豐富,尤其是四川,人力物力很充足,必須保持這一地區。劉文輝等人雖不可靠,但由於利害關係,只要他們不在後方搗亂,應設法加以籠絡。

蔣介石決意經營西南,想保持一個偏安之局,但在解放軍方面,已決定向西南進攻了。解放軍進軍西南的部署是:楊勇兵團,由湖南直趨貴州,然後插入川南;陳錫聯兵團,則向湘西進擊,然後插入川東;周士第兵團,由北向川西壓迫;陳賡兵團解放兩廣後,迂迴雲南。可見,解放軍總的目標,都是指向四川,以粉碎蔣介石負隅頑抗之企圖。

關起門來打狗,這是解放戰爭後期,毛澤東和中央軍委徹底消滅國民黨殘部的戰略指導思想。解放軍採取大迂迴、大包圍的策略,置內陸之敵於不顧,直插沿海、沿邊地區,首先把國門封住,堵住殘敵退向國外的路,然後逐個殲滅之。這是非常英明的戰略決策。

只不過不同的是,打白崇禧是公開的大迂迴、大包圍,而打胡宗南,在最初階段,則是暗中大迂迴、大包圍,這主要因為作戰對象不同。

當時蔣介石為了阻止解放軍入川,把陝甘邊區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的14個軍約16萬人,布防於秦嶺、漢中、川北一帶,以北面作重點防守。

以國民黨西南軍政長官張群所轄23個軍約30萬人,控制於巴東一帶,其中川湘綏靖公署主任宋希濂部八個軍約20萬人,控制於巴東、恩施、威豐之線,作為西南防守的前進陣地。

另外以孫震部三個軍約4萬人,控制於巫山、萬縣之線,屏障川東北,其餘兵力則散佈於川滇黔各地。

顯然,蔣介石把重點布防在川北。

要想堵住敵人逃向國外的退路,就必須直插川滇黔之西南部,並有足夠的兵力,才能把國境的大門關住。

既然敵人兵力的重點布防在川北,而且解放軍第十八兵團多次對秦嶺之敵發起佯攻,不但吸引了胡宗南的兵力,而且也吸引了蔣介石的注意力,誤認為共產黨的主攻方向是在川北,因而在川南、滇、黔方向,敵人的兵力相對空虛。

於是,劉伯承以假對真,避實就虛,繞開敵人的主力部隊,直插敵人後部退路,首先關住大門,然後再關起門來打狗。

劉伯承為了讓蔣介石進一步相信我軍的主攻方向在川北,而不是在川南或其它地方,故意做了些手腳。

劉伯承在10月23日從徐州西下,當他乘坐的火車路過鄭州時,還特意下火車,參加了一個群眾大集會,又是講演,又是喊口號,並若有其事地宣布,他率二野大軍正在入川途中。

次日,中共新華社向國內外發布了劉伯承在鄭州活動的消息。

與此同時,以作進軍川北行動的二野領導機關和第三兵團,正經津浦、隴海鐵路,公開乘火車西進,而且故意製造聲勢。

這就更給蔣介石造成錯覺,認為解放軍進攻的主要方向是川北無疑。

豈不知劉伯承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在此之前,他早已派楊勇第五兵團,乘四野進行衡(陽)寶(慶)戰役及廣東戰役的機會,在湘西隱蔽集結,隨時準備向川西南迂迴包圍敵人。

在劉伯承坐的火車到達武漢時,看到自己的策略收到預期的效果,高興地對部下說:「毛主席就是要這種氣氛,這很好。」

當蔣介石、胡宗南專心防守川北的時候,解放軍第二野戰軍五兵團,在兵團司令楊勇的率領下,已於9月4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