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 十年磨一劍

人民軍隊歷史上的重大轉折:五大野戰軍誕生。劉伯承、鄧小平執掌第二野戰軍帥印。

1949年2月11日,中原大地,千里冰封,雪花紛飛。此時,一輛美式吉普正穿破晨雪,急馳在通往河南商丘附近的張菜園第二野戰軍司令部的途中。

車中坐的,是剛被中央軍委任命的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他正銜中央軍委之命,火速從石家莊趕回第二野戰軍司令部,組織部隊準備渡江作戰,解放南方諸省。

劉伯承是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參加(列席)完中央政治局會議後,在返回部隊的途中接到中央軍委新的任命的。

統一全軍編製和部隊番號,是毛澤東和中央軍委關於奪取革命戰爭徹底勝利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也是中國革命戰爭進程出現重大轉折的標誌。

人熟一秋,稻熟一晌。革命形勢的發展也是如此。中國現代歷史發展中的兩大政治勢力——國民黨和共產黨,經過近30年的錯綜複雜的激烈鬥爭和變幻莫測的風雲變化,到了1948年底和1949年初,各自的力量及其在中國社會中的地位,都在發生著從未有過的急劇變化,原來的大小強弱迅速交換著位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著各自的相反方向急劇轉化。

還在遼瀋戰役剛剛開始、中央九月政治局會議剛剛結束之時,毛澤東就預測:根據過去兩年作戰的成績和整個敵我形勢,認為建設五百萬人民解放軍,在大約五年左右的時間內(從1946年7 月算起)殲敵正規軍共五百個旅(師)左右(平均每年一百個旅左右),殲敵正規軍、非正規軍和特種部隊共七百五十萬人左右(平均每年一百五十萬人左右),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的反動統治,是有充分可能性的。

僅僅在毛澤東說了上番話的兩個月之後——1948年11月,形勢的發展使他又十分愉快地否定了兩個月前自己對革命勝利時間作出的估計,他說:我全軍9 、10兩月的勝利,特別是東北及濟南的勝利,業已根本上改變了敵我形勢,7月至現在四個多月的作戰,共殲敵軍近百萬人。國民黨全軍(連近月補充者在內)現已不足300萬人,我軍則已增至300餘萬人。9月上旬(濟南戰役前)中央政治局會議時所作的五年左右建軍500萬,殲敵500個正規師,根本上打倒國民黨的估計及任務,因為9 、10兩月的偉大勝利,已經顯得是落後了。這一任務的完成,大概只需再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即可達到了。

前後估計上雖然僅差兩個月,但根本上打倒國民黨的時間,卻整整提前了兩年的時間。這個兩年,使得當時世界上的許多軍事家都大惑不解,也讓後來眾多的歷史學家難以研究明白。

為了適應革命戰爭形勢迅猛發展的需要,更有力地推動全國解放的儘早到來,中央軍委在我軍的歷史上,首次提出了整編全國軍隊,統一全國解放軍組織和番號的要求。1948年11月1日,中央軍委頒布了《關於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指出:「根據中央政治局九月會議關於戰略任務更進一步地由游擊戰爭過渡到正規戰爭的要求,中央軍委關於全軍組織和部隊番號,特作統一規定,通令全軍一體遵行。」

該規定把野戰軍分為四個,以地名區分,即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東北野戰軍。

1949年1月底,人民解放軍取得了舉世著名的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勝利,國民黨在長江以北的軍隊損失殆盡,偉大的北中國成為共產黨的天下,蔣介石的100多萬殘存部隊退守長江以南。掃平南中國,徹底打倒蔣家王朝已指日可待。這樣,以地名命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野戰軍番號已不合時宜。因此,中央軍委遂又明令全軍,取消野戰軍用地區化分的辦法,把原西北野戰軍改編為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副司令員張宗遜、趙壽山,參謀長閻揆要,副參謀長王政柱、李夫克,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副主任張德生,下轄第一、第二兵團共6個軍。把原中原野戰軍改編為第二野戰軍,劉伯承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治委員,張際春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李達任參謀長,段君毅任後勤部司令員兼政委。下轄第三、第四、第五兵團共9個軍。把原華東野戰軍改編為第三野戰軍,陳毅力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粟裕為副司令員兼第二副政治委員,譚震林力第一副政治委員,張震為參謀長,唐亮為政治部主任,鍾期光為政治部副主任,下轄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兵團共15個軍。把原東北野戰軍改編為第四野戰軍,林彪為司令員,羅榮桓為政治委員,副政治委員為鄧子恢,譚政任政治部主任,陶鑄為政治部副主任,蕭克為第一參謀長,趙爾陸為第二參謀長,聶鶴亭、陳光為副參謀長。

在此次整編中,中央軍委把原華北軍區的部隊改編為華北野戰軍,直屬中央軍委指揮,未設野戰軍一級領導班子,下轄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兵團共11個軍。 1949年3月17日,中央軍委決定組織以徐向前為司令員兼政委的太原前線司令部和以徐向前為書記的黨的總前委,統一指揮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兵團。

此次整編,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展史上的重大轉折。

第二野戰軍,是在抗戰初期八路軍一二九師部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在八年的抗日戰爭中,一二九師從原來的萬餘人發展到30多萬人,建立了廣大的晉冀魯豫根據地,使地方的武裝力量也得到很大發展。又經過三年解放戰爭的戰火鍛煉,這支部隊更是被鑄造得能征善戰,成為一支無敵雄師。

抗日戰爭轉入大反攻時,為了最後消滅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並制止內戰危機,1945年8月11日,中共中央發出指示,要求各戰略區編組「超地方性的正規兵團」。8月20日,中央軍委決定,各戰略區就現有兵力的二分之一或五分之三,編為野戰兵團,以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和實現游擊戰向運動戰的轉變。

劉伯承、鄧小平按照中央軍委的指示精神,令所屬太行、太岳、冀南和冀魯豫的八路軍部隊,分別編組成一至三萬人的野戰兵團。

同時,中央決定成立晉冀魯豫軍區,任命劉伯承為司令員,鄧小平為政治委員,滕代遠、王宏坤為副司令員,薄一波為副政治委員,張際春為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李達為參謀長,王新亭為政治部副主任。軍區轄冀魯豫、冀南、太行和太岳四個二級軍區,以及剛起義的三十八軍第十七師,共29萬餘人。

1945年9月初,晉冀魯豫軍區,以冀南軍區主力編為冀南縱隊,太行軍區主力編為太行縱隊,太岳軍區主力編為太岳縱隊。10月7日,冀魯豫軍區主力編為第一縱隊(轄第一、第二、第三旅),楊得志為司令員,蘇振華任政治委員;冀南縱隊改稱第二縱隊(轄第四、第五、第六旅),陳再道任司令員,宋任窮任政治委員;太行縱隊改稱第三縱隊(轄第七、第八、第九旅),陳錫聯任司令員、彭濤任政治委員;太岳縱隊改稱第四縱隊(轄第十、第十一、第十三旅),陳賡任司令員,謝富治任政治委員。同時,晉冀魯豫軍區另組25個團的架子,調往東北。

1945年11月10日,原定以第一縱隊為基礎另組25個團的架子調往東北。但後來因形勢發生變化,第一縱隊在開往東北途中到晉察冀軍區時,即留在該軍區擔負作戰任務。

11月11日,在邯鄲戰役中起義的國民黨新編第八軍改名為民主建國軍,高樹勛為總司令,加入晉冀魯豫軍區序列。

11月中旬,以太行軍區主力組成第六縱隊(轄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旅),王宏坤兼司令員(後由王近山代司令員),段君毅任政治委員;以冀魯豫軍區主力組成第七縱隊(轄第十九、第二十、第二十一旅),楊勇任司令員,張霖芝任政治委員。同期,因中央軍委擬調第四縱隊(不含第十一旅)去東北,組成第八縱隊(轄由第十一旅改稱的第二十二旅、新組建的第二十三旅、軍區獨立旅改稱的第二十四旅),謝富治任司令員、王鶴峰任政治委員。12月初,中央軍委決定第四縱隊不去東北,仍留大岳軍區。隨後,第四縱隊與第八縱隊(不含第二十四旅)合併,稱為第口縱隊(仍轄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二十三旅),陳賡任司令員,謝富治任政治委員。第二十四旅改為太岳軍區獨立旅。

這時,各二級軍區的主要負責人是:冀魯豫軍區司令員王秉璋,政治委員張璽;冀南軍區司令員杜義德,政治委員李菁玉;太行軍區司令員秦基偉,政治委員李尋峰;太岳軍區司令員王新亭,政治委員聶真。

1946年5月15日,國民黨第三十八軍副軍長孔從洲率第五十五師於河南鞏縣起義,後與第十七師匯合,被命名為西北民主聯軍第三十八軍,孔從洲為軍長、汪峰為政治委員。

至1946年6月中旬,晉冀魯豫軍區部隊,除精簡整編和調往其它地區的以外,尚有野戰軍五個縱隊,連同地方部隊共27萬餘人。

從1945年秋季開始,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