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再展軍威

剛卸戰馬的彭大將軍,又一次臨危受命,踏上了硝煙瀰漫的戰場。第十九兵團和第一軍先後入朝,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展開了驚心動魄的較量。

彭德懷建設大西北的宏願剛剛起步,就被發生在朝鮮半島的激烈戰火打斷了。隨著這場戰爭的發展和演變,彭德懷這位剛卸戰馬的大將軍,又統率大軍跨入一場驚心動魄的國際戰爭風雲之中。

1950年10月1日夜,南朝鮮陸軍第3師開始越過「三八線」向朝鮮北部進犯。

10月2日清晨,麥克阿瑟根據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決定下達了「聯合國軍」第2號作戰命令,命令正在「三八線」南側集結待命的「聯合國軍」

部隊立即從陸地和海上同時越過「三八線」向北進攻。

由於朝鮮人民軍在火力、兵力等方面大大遜於「聯合國軍」,因而被迫撤退,頃刻之間,裝備有大量飛機大炮和坦克的「聯合國軍」猖狂北犯,將戰火燒到中朝邊境。

面對這樣嚴重的局勢,毛澤東主席徹夜未眠,他在左思右想之後,於10月2日凌晨2時給領導東北邊防軍所屬部隊的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高崗、第十三兵團司令員兼政委鄧華髮出緊急電報:(1 )請高崗同志接電後即行動身來京開會;(2 )請鄧華同志令邊防軍提前結束準備工作,隨時待命出動;(3 )請鄧華將準備情況及是否是可以立即出動即行電告。

10月2日午後,高崗匆匆飛抵北京,他已預測到,毛澤東此次緊急召他進京,無疑是出兵援朝問題。

下午3時左右,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高崗及代總長聶榮臻等在頤年堂開會。毛澤東一開始拿出一份電報對高崗說:「這是金日成來的急電,我們都看了,給你看看。」

高崗一看電報,是金日成請求中國出兵。稍後,毛澤東說:「朝鮮的形勢已如此嚴重,現在不是出兵不出兵的問題,而是馬上就要出兵,早一天和晚一天出兵對整個戰局極為重要。今天先討論兩個迫切問題,一是出兵時間,二是誰來挂帥。」

高崗首先插問:「挂帥人選不是已決定林總嗎?」

毛澤東略顯急躁地答覆說:「挂帥人選原先考慮派粟裕同志,但粟裕同志確實有病,正在青島休養,前些日子他托羅瑞卿給我帶來的信中談到病情仍很重,我回答就勸他安心休養吧。後來由於美軍和其他幫凶國家的軍隊大批進入朝鮮,飛機、坦克大量增加,形勢越來越嚴重,我們認為出兵援朝已不是幾個軍就能夠解決問題的,可能各個野戰軍將來都要參加援朝作戰。根據這一變化,常委幾個同志又考慮派林彪同志來挂帥,林彪認為我們國內戰爭剛剛結束,各方面都未就緒,他強調美國是最大的工業強國,軍隊裝備高度現代化,一個軍就有各種火炮1500門,而我們一個軍只有36門。美軍有強大的空軍和海軍艦艇,而我們海、空軍才剛剛開始組建。我軍入朝作戰既無空軍掩護,又無海軍支援,他認為在敵我裝備極為懸殊的情況下,如若貿然出兵,必然是『引火燒身』。其嚴重後果不堪設想。」

毛澤東吸了幾口煙後,接著說:「前些日子我找林彪談了一次話,說明我們為什麼冒險出兵,不出兵將來會有什麼結果,出兵有哪些有利條件,對美帝國主義應該採取什麼對策,可是林彪表示說他每晚失眠,身體虛弱多病,怕風、怕光、怕聲音,哎呀呀,他有這『三怕』怎麼率兵打仗呢!」

其實,鑒於朝鮮戰爭發展變化的實際形勢,使中國派兵援朝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越來越突出,毛澤東一直在考慮中國援朝志願軍的挂帥人選問題。經過兩晝夜的反覆思考,他考慮到了彭德懷。

毛澤東從和彭德懷在20多年南征北戰的共同交往中,深知彭德懷是大家公認的一位臨危不懼、敢於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橫槍立馬的帥才。所以當10月2日的中央常委會討論到援朝志願軍的司令人選時,毛澤東這樣說:「出兵援朝已是萬分火急。既然林彪說他有病不能去,我的意見還是彭老總最適合了。」他的話音剛落,朱總司令早已憋不住了,他脫口而出:「對!還是老彭靠得住噢!」於是常委一致同意彭德懷出任志願軍司令員。

這次會議還根據朝鮮戰爭的形勢,初步把我國出兵入朝的時間定在10月15日。會後,毛澤東又指示周恩來說:「你明天想辦法派一架專機,到西安接彭德懷來北京,我們常委明天做些準備工作,4月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

但是不巧得很,10月3日華北地區烏雲密布,細雨蒙蒙,雲層很低,當時我國只有蘇制的小型伊爾—14螺旋漿飛機,這種飛機的性能當時不宜起飛。所以,直到10月4日周總理安排去接彭德懷的飛機才飛往西安。

10月4日上午10時左右,一架從北京飛來的專機徐徐降落在古都西安機場。中央辦公廳警衛處派來的兩個人一下飛機,立即乘車直奔「西北軍政委員會」辦公大樓。當他們急匆匆趕到彭德懷的辦公室,見彭總正在埋頭審閱有關西北地區三年經濟恢複建設的各種報告、計畫和圖表,以備在國慶節後向中央彙報。來人開門見山,對彭德懷說:「毛主席請你立即乘飛機到北京開會。」

到了北京中南海後,周總理首先迎出來與彭德懷握手,並解釋說:「彭總,會議在下午三點就已經開始了,來不及等你,因為政治局會議定得很倉促,昨天就準備派飛機去接你,可是天氣不好,只好推遲到今天。所以搞得你好緊張吧!」

彭總一邊說:「沒關係,沒關係。」一邊與總理步入會議廳。

毛主席和政治局委員們見彭德懷趕來了,都起來和他握手。

毛主席說:「老彭,辛苦了,你來得正好!美帝國主義已越過三八線了,現在政治局正在討論我國準備出兵援朝的有關問題,談談你的觀點。」

最後,中央決策出兵朝鮮。10月18日,彭德懷奉毛澤東指示,以毛澤東的名義,給鄧、洪、韓、解及東北軍區副司令員賀晉年發出了特急絕密電報。電文如下:

鄧、洪、韓、解並告賀副司令:

四個軍及三個炮兵師決定按預定計畫進入朝北作戰。自明(19日)晚從安東和輯安線開始渡鴨綠江。為嚴格保守秘密,渡江部隊每日黃昏開始至翌晨4時即停止,5時以前隱蔽完畢,並須切實檢查,為取得經驗,第一晚(19)準備渡兩個至三個師,第二晚再增加或減少,再行斟酌情形。余由高崗、德懷面告。

毛澤東

10月18日21時

同一天,為加強和統一志願軍司令部的指揮機構,中央軍委發布命令,決定:「彭德懷的臨時指揮所與團部(即原東北邊防軍司令部)合併,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鄧華、洪學智、韓先楚為副司令員,解方為參謀長。」一個統一的精幹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正式成立了。

10月19日清晨,彭德懷、高崗由北京乘飛機火速趕回安東。當天黃昏時分彭德懷僅帶了一名參謀,兩名警衛員和一部電台乘一輛吉普車,隨在渡江先頭部隊跨過鴨綠江大橋。在迷濛的充滿寒意的秋雨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四十、三十九、四十二、三十八軍和三個炮兵師,分別同時開始在安樂、長甸河口和輯安三個渡口,雄赳赳、氣昂昂、浩浩蕩蕩地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10月25日,作為志願軍先頭部隊的第四十軍首戰南朝鮮軍,抗美援朝戰爭從此正式開始。

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後,連續進行了三次戰役,給「聯合國軍」很大打擊。第三次戰役後,我軍按照計畫轉入休整。此時,志願軍雖已取得一定的對現代化裝備之敵的作戰經驗,士氣高漲,但是減員甚大,兵員沒有得到補充,而且第九兵團尚在元山、咸興一帶休整。第一線兵力只有志願軍六個軍21萬餘人,人民軍三個軍團7萬餘人,而敵人有23萬餘人,我僅在兵力數量上略佔優勢。從戰爭實踐看,「聯合國軍」依靠其優勢的裝備,在遭到我軍攻擊時組織撤退快,在我軍停止攻擊後,組織反撲也快,不容許我軍進行較長時間的戰場休整。因此,如何解決我軍的休整補充問題,便成了能否堅持長期作戰的大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主席和中央軍委確定志願軍採取輪番作戰的方針。

1951年2月7日,毛澤東主席根據我軍的供應能力和戰場上作戰的需要,設想志願軍編組為三番作戰部隊,每番部隊作戰兩個月左右,並為此計畫了兵力。輪番作戰的具體計畫是:以正在朝鮮作戰的第三十八、第三十九、第四十、第四十二、第五十、第六十六軍和正在朝鮮休整的第九兵團之第二十、第二十六(已休整完畢)、第二十七軍共九個軍為第一番作戰部隊;以準備從國內調赴朝鮮的第十九兵團之第六十三、第六十四、第六十五軍和第三兵團之第十二、第十五、第六十軍及在朝鮮休整的第九兵團三個軍共九個軍為第二番作戰部隊,4月上旬到達三八線地區,接替第一線部隊作戰;以準備從國內調赴朝鮮的第四十七軍,第二十兵團之第六十七、第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