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隴東喋血

第一野戰軍調頭鉗胡打馬,實施隴東追擊戰。在固關,王震率第一兵團與馬家軍的精銳部隊展開了一場惡戰,血水染紅了固關河。青海馬家軍像一個輸紅了眼的賭棍,要與第一野戰軍拼個死活,兩軍在蘭州殺得天昏地暗。楊得志率軍突破守敵三道防線,寧夏守軍惶惶不可終日,不得不接受通電投降。

扶眉戰役後,胡宗南的主力被殲滅,已無力與我軍對抗,其殘部退守秦嶺,集結於鳳縣、佛坪、東江口一線,控制著四川及陝南、隴南地區,企圖依託秦嶺阻止我軍南取漢中。這時西北戰場的角逐,將要在第一野戰軍與青、寧二馬之間進行了。

當時擁兵各10餘萬的青、寧二馬,特別是馬步芳父子,在解放軍尚未越過六盤山以前,夜郎自大,氣焰囂張,不可一世。馬繼援口口聲聲要與彭德懷較量一下,自以為西北的天下,如鐵打江山,並且還想乘機搶奪地盤,擴張勢力。

為了給青、寧二馬打氣,蔣介石於7月間派賀衷寒、顧希平到蘭州「慰勞」。賀、顧二人在西北軍政長官公署召集的師、團長會上強調:「蘇聯和美國已經到了勢不兩立的時候,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當前要務,在於團結,在於堅守。拖延時間,就是出路,贏得時間,就是勝利。」

蔣介石的陰謀,賀、顧的鬼話,在西北軍政長官公署確實起了很大的作用,甚至成了他們此後戰略上的主導思想。

7月24日,國民黨西北軍政長官公署在馬繼援的駐地靜寧召開了軍事會議。會上,青、寧二馬認為:首先從戰略上看:自淮海失敗,西安相繼不守,解放軍聲勢大振,敵我力量對比越來越懸殊。目前局勢,只宜本照中央指示,固守原防,保存力量,等待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相機轉守為攻。其次,就西北地理條件而論,甘、寧、青偏處西北一隅,地瘠民貧,蘭州以東,山巒重疊,到處可以擇險扼守;河西走廊,非軍事必爭之地;嘉峪關外,戈壁千里,實不利客軍深入,有利我軍固守。綜上所述,有足夠條件贏得時間上的勝利。再次,以當前敵情分析:四川本天府之國,出產豐饒,曾作抗戰基地,現在中央部隊,正在相繼轉進中,共軍是不會容許中央軍立足的,所以共軍「二野」不分日夜,跟蹤窮追。「一野」也必定迅速南下合圍,以圖消滅我之主力。這是戰略上的至當行動,解放軍決不致違背這個原則。

他們的結論是:解放軍在甘、青地區暫時只會派少數部隊,於隴東南地區擇險扼守,同二馬保持接觸,而主力將在消滅胡宗南殘部之後,大舉入川。

據此,靜寧會議制訂了三套作戰方案。

第一案:集中優勢兵力,以隴南兵團在天水、秦安佔領陣地,馬繼援指揮的隴東兵團扼守六盤山,馬敦靖指揮的寧夏兵團憑藉固原一帶有利地形,阻止解放軍西犯。各部為了保持主動,避免決戰,應採取逐次抵抗手段,誘解放軍深入,把握戰機,相機轉守為攻,夾擊取勝。

第二案:為了保持主力,避免膠著,必要時向臨夏、定西、同心一帶轉進。以華家嶺為軸,在該線佔領陣地,以逸待勞,輪番夾擊,殲擊解放軍。

第三案:如果解放軍西進,對己不利時,則繼續向蘭州轉進,佔領皋蘭山一帶既設陣地,控制強大預備隊,圍攻解放軍,確保蘭州。

在這三套方案的基礎上,青、寧二馬還制定了與我軍在平涼決戰的具體計畫,即:以寧馬第一二八軍和第十一軍置於平涼以南的四十里鋪、安口窯、華亭一線,第八十一軍位於固原至西峰鎮一帶,進行正面抗擊;青馬第八十二軍、第一二九軍與第九十一軍位於平涼以西六盤山地區策應,企圖依託有利地形,在平涼地區挫敗我軍的進攻。

7月中旬,彭德懷針對敵人的戰略企圖,在虢鎮北文廣村召開軍以上指揮員作戰會議,總結扶眉戰役經驗,討論確定下一個戰役目標。彭德懷說:「胡宗南雖然還有10多萬兵力,但已無進攻關中的能力。未受我軍殲滅性打擊的青寧二馬退守隴東地區後,估計憑藉平涼六盤山一帶天險進行抵抗。西北地區雨季逼近,隴縣南北山高路險,人煙稀少,我軍戰役行動應盡量提早。」

這次會議決定,以第十八兵團主力位於寶雞、西安一線鉗制胡宗南部,集中第一、第二、第十九兵團和第六十二軍共10個軍的優勢兵力,進行隴東追擊戰役,殲滅二馬主力於平涼、涇川地區。

會後,彭德懷向毛澤東報告了扶眉戰役情況和平涼戰役部署。

19日,毛澤東致電彭德懷、張宗遜、趙壽山:以三個兵團追殲兩馬是否足夠。我們覺得似應從十八兵團抽四至五個師西進,作為預備隊。如這樣做,便須該兵團集中主力攻佔鳳縣、留壩,威脅褒城(但不可占褒城),迫使南山敵軍後撤,然後該兵團可以抽出四至五個師西進助戰。是否應當如此,請酌辦。

20日,彭德懷就準備打平涼問題向毛澤東報告:在扶眉戰役中,胡宗南部損失共4萬餘人。現馬步芳、馬鴻逵部各3 個軍退守平涼、涇川、隴縣地區,配備相當分散,有各個殲擊可能。我以10個軍,準備26日開始攻擊。進而解放甘、寧、青三省全部,準備今冬入四川,明春夏入新疆。

23日毛澤東複電說:打胡勝利極大,甚慰。不顧熱天乘勝舉行打馬戰役是很對的。打完這一仗應休整一短期,然後再進,惟休整時間亦不宜太長,以恢複疲勞,整頓隊勢,補充缺額為原則。如能於八月上半月完成打馬戰役,休整半月至一月,九月西進,十月佔領蘭州、西寧及甘、涼、肅三州,則有可能於冬季佔領迪化,不必等到明春。……

照我想,只要平涼戰役能殲兩馬主力,則西北戰局即可基本上解決。往後佔領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四省基本上只是走路和接管問題,沒有嚴重的作戰問題。

7月下旬至8 月上旬,彭德懷指揮第一野戰軍進行了氣勢宏大的隴東追擊戰。我軍先後由乾縣、禮泉、鳳翔、寶雞地區出動,向青、寧二馬的部隊迅猛地壓了過去。

馬步芳、馬鴻逵雖事先有「平涼會戰」計畫,但實際上他們都想讓對方在第一線作戰,以保存自己實力,因而在我軍主力尚未迫近時即各奔東西。

馬鴻逵為保其老巢寧夏,遂命令他的一二八軍軍長兼前線總指揮盧忠良,率部向寧夏撤退。馬步芳見馬鴻逵溜了,也急忙下令馬繼援率領隴東兵團向蘭州後撤。

根據這一情況,我軍斷定敵已放棄平涼決戰計畫,分向老巢回竄,便及時修正作戰計畫,將追擊聚殲改為各個擊破。第十九兵團繼續追擊寧馬,占平涼後,向固原、海原方向追擊。第二兵團由安口窯、華亭向西,經蓮花鎮向通渭進攻。第一兵團由隴縣經固關向天水、隴西發展進攻。

一野第十九兵團與隴東地方部隊緊追寧馬不放。7月28日,地方部隊解放慶陽、西峰鎮。30日,第十九兵團解放鎮原,進入平涼。隨後,又於8 月2日解放固原,3日解放隆德,6日攻克靜寧,11日進至黑城鎮、海原、豫旺堡地區,控制了六盤山。

追擊青馬的我第二兵團,於7月29日解放安口窯、華亭、化平,8月3日進至蓮花鎮,6日解放通渭。

我第一兵團由隴縣出發,28日晨在固關與青馬的精銳部隊——騎兵第十四旅相遇,使欠下我軍無數血債的馬家軍飽嘗了一頓鐵拳。

固關地勢呈凹形,東西狹長,南北是大山叢林,地形複雜,公路由隴州穿過固關鎮西至馬鹿鎮。此地並不適應馬家軍的騎兵作戰。

但是,青馬騎兵第十四旅旅長馬成賢決心堅守固關。他認為,在後方有騎兵第八旅支援;南北兩面大山叢林沒有通道,可以恃為天險;東峽口已被共軍先遣部隊佔領,必須在固關鎮東南小山嶺上部署兵力固守。

他想在固關與我軍較量一下,好向他的主子邀功請賞。

敵騎兵第十四旅在固關的防禦部署為:在固關東南小山嶺上部署兩個團為第一防線,分為兩個防禦區,第一團為右翼區,第二團為左翼區,指揮官由兩個團的團長分別擔任,以右翼區陣地為主。以旅直屬重兵器營、戰防炮連和地方保安團為第二防線,部署在固關鎮右方小山嶺高地,分別修築工事,指揮官由保安團團長馬良臣擔任。旅直屬特務連、輜重連、通信連等為作戰預備隊,由副旅長馬福旺為指揮官,在固關鎮後方掩蔽,聽候臨時調遣。旅司令部設在固關鎮右後邊高地,無線電台、報話機和有線通訊設備,均隨旅司令部進行工作。各作戰單位的馬匹,自選適當地區,負責控制。

28日晨5時,我第一兵團向固關之敵發起猛攻。

由於我軍得到當地人民群眾的支持,情報準確,第一炮就命中敵旅指揮部。敵主要指揮官僥倖不在指揮部,逃得一命,但大部分通訊設備被摧毀。

下午1時,敵左翼部分陣地已被我軍突破,右翼陣地亦出現白刃戰,戰鬥越來越激烈。

此時,敵騎兵第十四旅旅長曾三次發出緊急信號,向騎兵第八旅馬英緊急求援。最後一次,馬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