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揮戈晉綏

歸綏、包頭真是兩塊硬「骨頭」!久攻不下,賀龍果斷下令撤出戰鬥。周士第率晉北野戰軍進逼忻州,閻錫山為殺一儆百,殺了縣指揮李義龍,關了師長王乾元,下令死守。

集寧會戰,「共產黨犯了一個錯誤」,沒去攻擊敵三十一師,結果讓傅作義揀了一個便宜。

在賀龍用兵卓資山的時候,中共中央軍委發出指示說:「如傅作義固守歸綏,則先將包頭、五原、固陽佔領,逼傅部絕食突圍,然後殲滅之。如我能迅進,可能速占歸綏。」卓資山戰鬥勝利後,傅作義已將其主力撤到歸綏。

在這種情況下,賀龍和聶榮臻約定在卓資山以東的隆盛庄會面商定下步行動。

10月26日,聶榮臻到達隆盛庄,然後與賀龍一起進入卓資山。賀龍、李井泉和聶榮臻見面後,研究了下一步的作戰部署。當時,傅作義為避免遭受我嚴重打擊,採取了「一觸即退」的戰法,他的部隊對當地地形熟悉,騎兵部隊較多,跑得很快。據此,賀、聶等商定:先肅清外圍,合圍歸綏,再行攻城,並派一部兵力西出包頭,切斷傅作義後路,孤立歸綏之敵,以利於在其動搖恐慌時予以殲滅。

聶、賀決定的圍攻歸綏的部署是:晉綏部隊第三五八旅、獨立第一、二、三旅等部在平綏以南、大黑河以北地區從東向西肅清什蘭代、後不塔氣、范家營等各點之國民黨軍,佔領壩口子;晉察冀部隊以冀察縱隊肅清鐵路以北古樓板、哈拉沁、紅山口、壩口子及討速號、鶴心營子等地區之國民黨軍,佔領壩口子;冀晉縱隊以第三旅(附第四旅第六團)配屬冀察縱隊執行任務,其餘部隊擔任對大同國民黨軍之警戒;冀中縱隊集結於陶卜齊地區為總預備隊,並以一部進佔歸綏以東陣地,配合晉綏部隊和冀察縱隊完成對歸綏之合圍;晉綏部隊的獨一旅、騎兵旅與冀察縱隊騎兵二團組成挺進軍,由王尚榮指揮,沿鐵路西進,截斷歸綏與包頭間的聯繫,相機奪取包頭。

按照上述部署,晉綏、晉察冀部隊分南北兩路向歸綏逼近。兩大部隊沒費多大力氣,就佔領了歸綏外圍的許多據點,於10月底很快完成了對歸綏的合圍。

歸綏是綏遠省省會,有新、舊兩城。傅作義在決定退守歸綏之初,就開始構築防禦工事,在其防禦前沿挖有外壕,設置鐵絲網、鹿砦等障礙物,有些地方還有電網。這時,傅作義已將其主力第三十五軍、暫編第三軍、新編騎兵第四師共2.4萬人集中歸綏,原偽蒙部隊扼守歸綏外圍據點,由傅作義親自指揮,因新城較小,有城牆,可憑堅固守,而舊城地域較大,沒有城牆,城北距山較近,傅作義判斷城北可能為晉察冀、晉綏部隊的主要突擊方向,故以主力守舊城,並將防禦重點置於城北,機動部隊控制新城,以地方武裝活動於外圍武川、托克托等地,對晉察冀、晉綏部隊進行襲擾、破壞。

11月6日,中央軍委就圍攻歸綏的戰法問題指示聶榮臻、賀龍:

(一)如我兵力、士氣、技術三方面均佔優勢,應毫不猶豫一舉攻克,今則三者有二,惟技術準備不明。據云:張垣繳有七生五野炮及十生五重炮,附以山炮,備足量炮彈(五千以上),工兵炸藥集中使用,破壞要點,只要彌補這一技術缺點,最好採取這一方針,迅取歸綏。

(二)敵集五師守城,似準備積極防禦,順應敵之企圖,我以一部積極佯攻(使敵認為真攻),蔭蔽主力,誘敵出擊殲滅之,此種戰法似亦可與第一項戰法聯合運用。

(三)圍堅攻弱,即是以小部彈性的困困歸綏,主力西進攻薩拉齊、包頭、五原,得手後回頭再攻歸綏。

(四)以上三個辦法均不可能時,發動群眾,武裝群眾,主力集結機動位置。小部隊不斷襲擾,久困重圍,使敵糧盡棄城,然後殲滅之。此法需要較長時間,以上四項辦法,以何項合乎主客觀具體條件,須根據具體情況決定。

接到軍委的指示後,聶、賀對歸綏的敵情進行了具體偵察,決定立即攻城。但由於歸綏城防設施堅固,城周有許多大小碉堡,攻擊的部隊缺乏大口徑火炮,也缺乏大兵團作戰的經驗,攻擊未能奏效。而守軍採取「以攻為守」的戰術,先後用兩三個師的兵力,向壩口子等歸綏外圍我方陣地發動反撲,經過激戰,雙方形成對峙狀態。

按預定計畫,在完成對歸綏的合圍後,晉綏、晉察冀部隊立即以晉綏軍區獨一旅、騎兵旅和冀察縱隊騎兵旅第二團沿鐵路向包頭推進。經過約一個星期的戰鬥,在擊潰和殲滅幾批小股敵人之後,西進的挺進軍抵達包頭城下。

包頭市是綏遠省兩大城市之一,人口十餘萬,位於平綏鐵路西側,為通向黃河後套重要門戶。包頭城牆高五至六米,厚二至三米,城周長十公里。

城外東北角禹皇廟有原日軍修築的鋼筋水泥碉堡,地勢較高,能以火力控制城外東、北兩面,並有壕溝直通城內,城南電燈公司及車站設有電網和野戰工事,城周四門均築有堅固的碉堡。日本投降後,該地囤有大量物資,是傅作義的一個重要補給基地。

傅作義在包頭集中了第六十七軍等部約1.2萬人防守,第六十七軍軍長何文鼎為防區司令,暫三軍副軍長王雷震為副司令,包頭縣長馬秉仁為警備司令,統一指揮各部隊組織防禦。

11月9日,晉綏野戰軍獨一旅二個團向包頭外圍的禹王廟、火車站等各點發起攻擊,未能奏效。因挺進軍兵力不足,在包頭也與敵軍形成了相峙局面。

賀龍在歸綏城西接到了王尚榮旅長的報告,甚為焦慮。他在與聶總商量後,令三五八旅兩個團(缺一個營)由旅長率領增援包頭。該旅於11月11日趕到包頭。

11月12日,晉綏野戰軍調整部署,改變突擊方向,以獨立第一旅和第三五八旅進攻包頭城。攻人城內的四個營英勇戰鬥,奮力拚殺,與敵人展開激烈的巷戰,但因兵力不足,在敵人猛烈反撲下,傷亡很大,彈藥耗盡,攻城部隊被迫撤出城外。在這次戰鬥中,晉綏野戰軍傷亡數百人,副團長彭濟民在指揮戰鬥中英勇犧牲。

當天,賀龍就接到了攻擊包頭失利的報告。得知這一消息後,賀龍好久沒有說話,而是在房間內不停地來回走。過了十幾分鐘,他要通了聶總的電話。

「聶總嗎?我是賀龍。今天進攻包頭失利,這塊骨頭不好啃,看來我們要調整一下部署。」

「是啊!現在歸綏、包頭兩點都相持不下,我們要好好商量下步怎麼辦。」聶總說。

「那我們在哪裡會面?」

「我現在就到你那裡去,我還有些新的想法需要同你商量呢。」聶總放下電話,給身邊的人員交待了幾句,就上路了。

聶總從陶卜齊繞至歸綏城西,與賀龍商定了下一步的部署:由賀龍、李井泉率晉綏部隊全部西進增援包頭,爭取一舉攻下包頭,並打擊向包頭增援的敵人;晉察冀部隊由聶總指揮,繼續圍困歸綏,如果敵人出來救援包頭,就在運動中予以殲滅;晉綏部隊攻下包頭後,主力即行東轉,再共同圍攻歸綏。

兩位老總還就戰局談了各自的想法。聶總說:「我感到,我軍兵力在歸綏、包頭兩點雖然都略佔優勢,但不佔絕對優勢,攻城不下,對峙久了,則消耗過大,糧食、彈藥的供應會更困難。要攻克歸綏、包頭,必須增加較多的兵力,但在目前的形勢下,我們兩支部隊都很難做到。再加上時值嚴冬,對我軍作戰也帶來許多不利因素。所以,我軍能拿下包頭,再回師解放歸綏,那當然最好,否則就不宜在綏遠地區與敵人長久對峙,或集中兵力打歸綏,或主力東調回到根據地,只留部分兵力鞏固新開闢的地區。」

「是啊,我也有同感。我們可以將我們的部署和想法一同向軍委報告,看看軍委的意見。」賀龍說。

過了兩三天,中央軍委回電,下達了主力西進的指示,認為先取包頭的意圖是好的,但須集中力量。軍委指示聶榮臻率晉察冀部隊主力與賀龍、李井泉率領的晉綏部隊一同西進,留部分兵力控制歸綏,做彈性圍困,進行封鎖、襲擾。電報指出,如果包頭不能迅速攻佔,晉綏部隊全力西進,消滅馬鴻逵援兵,奪取五原、臨河、陝壩;晉察冀部隊主力控制包頭至歸綏的中間地區,隔斷綏、包敵人的聯繫,並相機攻取包頭;晉綏部隊完成任務後,留一部分控制五原、臨河、陝壩,主力回師東進,與晉察冀部隊再攻歸綏。

晉察冀、晉綏兩區領導人接到中央軍委的指示後,分別進行了討論研究。

聶榮臻司令員認為,「這基本上是一個置歸綏於不顧,而傾全力取包頭的方案,這顯然是不妥的」。

聶司令員認為,晉綏軍區主力西進後,傅作義曾派騎兵第四師由歸綏乘隙出犯,以一個騎兵縱隊配合,向歸綏、包頭之間的薩拉齊方向攻擊,妄圖隔斷我包頭地區部隊的後路。雖然後來騎四師在薩拉齊地區與我軍作戰時仍然「一觸即退」,沒有對我造成威脅,但這個動向很值得警惕。他於11月17日向軍委提出報告建議:

第一,如果晉察冀部隊主力西進,圍城部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