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悠悠歲月,滄桑巨變。中國人民經歷了無數內憂外患的苦難,進行了一次次不屈不撓的鬥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1945年8月15日,經過八年浴血奮戰,中華民族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這是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歡慶的日子,這是結束在20世紀給人類帶來最大災難的侵略戰爭的日子,這是走向新的和平與進步的日子,它將永遠銘刻在中國和世界史上。

人民歡慶勝利,人民渴望和平。可是一貫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國民黨反動派,此時卻磨刀霍霍,妄圖摘取人民抗戰勝利的果實。一場關係到中國前途和命運的決戰拉開了帷幕。在這場生與死的大決戰中,一支支勁旅馳騁疆場,南征北戰,創造了彪炳史冊的偉績。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就是其中的一支鋼鐵勁旅。

三野的前身是抗日戰爭勝利後北撤的新四軍部分主力和留守山東的八路軍部分主力。在它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山東野戰軍、華中野戰軍階段,華東野戰軍階段,第三野戰軍階段和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階段四個時期。

蔣介石蓄謀發動內戰,妄圖消滅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為了贏得發動全面內戰的準備時間,他一面假談和平,邀請中國共產黨派代表到重慶談判;一面依靠美帝國主義的幫助,加緊內戰部署,調動上百萬軍隊,向華北、華東、東北進軍,強佔大城市和交通要道,完成對解放區的分割包圍。

遵照中共中央關於「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陳毅等率領新四軍軍部及第7、第2、第4師等部由華中先後北上,執行鞏固和發展山東解放區的任務。留在華中的新四軍部隊成立華中野戰軍,戰略行動上受陳毅指揮。

1946年6月,國民黨在完成內戰準備後,悍然撕毀國共兩黨達成的協定,集中約160萬兵力,以圍攻中原解放區為起點,發動了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企圖在3~6個月內首先消滅關內共產黨軍隊,然後解決東北問題。解放區軍民奮起抗擊,解放戰爭全面展開。各戰略區部隊都在運動戰中殲滅了大量敵人,其中,華中、山東野戰軍在蘇中、淮北地區迎殲敵軍,先後進行了蘇中、淮北、魯南、萊蕪等戰役,其中,華中野戰軍在蘇中同優勢敵人連續進行了7次作戰,殲敵5萬餘人,被譽為「七戰七捷」。

1947年第一季度,山東與華中野戰軍進行統一整編,在山東軍區、山東野戰軍和華中軍區、華中野戰軍的基礎上成立華東軍區和華東野戰軍。

1947年3月,國民黨被迫停止全面進攻,改為向山東和陝甘寧解放區的重點進攻。中央軍委領導全軍繼續執行內線殲敵的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在山東戰場,華東野戰軍採取集中兵力四面包圍敵人的戰術,在孟良崮地區,殲滅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裝備精良的整編第74師,打亂了國民黨軍重點進攻的計畫。

「自古英豪多神勇,逐鹿中原有奇兵。」1947年春,八路軍、新四軍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9月,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決定人民解放軍以主力打到外線去,將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在外線大量殲滅敵人。陳毅、粟裕率領華東野戰軍主力,越隴海路南下,挺進豫皖蘇邊區,與中原野戰軍密切配合,互為犄角,逐鹿中原,與此同時,東線兵團進行了膠東保衛戰,徹底粉碎了國民黨軍對山東的重點進攻。

人民解放軍主力在實施戰略進攻之後,「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口號響徹中華大地。

華東野戰軍發起濟南戰役,攻克了國民黨重兵固守的濟南城,揭開了戰略大決戰的序幕。

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聯合作戰,在以徐州為中心的地區舉行了淮海戰役。歷時66天,殲滅國民黨徐州「剿總」劉峙集團55萬餘人,解放了長江下游以北廣大地區,使蔣介石反動派統治的政治、經濟中心南京、上海以及武漢等地處於人民解放軍直接威脅之下。這場大決戰被斯大林贊為「世界戰爭史上少見」。

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正式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陳毅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軍「奮勇前進,堅決、徹底、乾淨、全部地殲滅中國境內一切敢於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國人民,保衛中國領土主權的獨立和完整」。根據上述命令,第三野戰軍與其他野戰軍一道以渡江戰役為起點,開始向殘存於大陸的國民黨軍展開了大規模的戰略追擊。

偉大的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結束了蔣介石反動統治,終於掀掉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戰爭造就了千千萬萬叱吒風雲的名將。陳毅、粟裕、譚震林等龍帥虎將運籌帷幄,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豐富的戰爭經驗,導演了許多威武雄壯的活劇。第三野戰軍及其前身部隊血戰華東,挺進中原,先後打了40多次著名大戰,殲滅敵軍245萬人,立功者達56萬餘人次。廣大指戰員用鮮血和生命建樹的豐功偉績和英雄壯舉,猶如巍巍泰山,浩浩大海,永遠為人們所敬仰。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當我們回顧這段腥風血雨、波瀾壯闊的歷史,第三野戰軍的光輝業績歷歷在目。掩卷深思,讓我們再次緬懷為解放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英雄們。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