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 第十六章 箭在弦上,二野運籌渡江戰役

12月的華北平原白雪皚皚。千里沃野在陽光照耀下,閃爍著銀色光芒。萬物寂靜無聲,整?冬天正孕育著一場新的更大的萌動。

一輛吉普車疾馳。細雪夾著冰粒子刷刷地打在吉普車的頂棚和玻璃窗上,路坑坑窪窪,車子上下顛動,車內,陳毅已全然進入夢鄉,胖胖的身子顛簸得像滾動在簸箕里的黃豆。劉伯承十分羨慕身邊的陳毅,他沒有這個本事,越疲勞,越難入睡,更不要說在如此顛簸的車上。

12月12日,在淮海戰役進入尾聲、黃維兵團即將全部被殲之際,毛澤東給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等發來一封電報:

「黃維兵團殲滅後,請伯承同志來中央商談戰略方針。估計黃維數日內可全殲。邱、李則尚需較多時間才能全殲。黃維殲滅後?請劉陳鄧粟譚五同志開一次總前委會議,商討在邱、李殲滅後的休整計畫,下一步作戰計畫及將來渡江作戰計畫,以總前委意見帶來中央……我們希望伯承能於12月20日至12月25日間到達中央會談。」

1948年12月28日,劉伯承和陳毅風塵僕僕,緊趕慢趕來到中共中央所在地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列席黨中央政治局會議。

劉伯承一行還在路上,遠遠地就望見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在路口親自迎接。

劉伯承微笑著和三位中央領導一一握手,鏡片後的獨目閃爍著鎮定、自信的光芒。

政治局會議上,毛澤東作了題為《目前形勢和黨在1949年的任務》的報告,明確提出1949年的主要任務是:解放湘、鄂、贛、蘇、皖、浙、閩、陝、甘等省的全部或大部;召開政治協商會議,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進一步加強各野戰軍的正規化建設。

毛澤東濃重的湖南口音在整個大廳里回蕩,激勵著每一位出席會議的同志。

1月7日,劉伯承在會議上發言。他著重講了4個問題:

(一)前年我們躍進式的進軍是品字形的中央突破,這次渡江是一字長蛇陣齊頭並進。在最後勝利時,穩健地集中兵力使用,是極其重要的。

(二)開闢新區的組織問題。在未出動前最好即有地方黨政及軍區的配備。

(三)正規化。現在是轉變關頭,如何正規化,如何著手,只有首先從司令部著手,只有加強司令部才能組織戰爭。

(四)野戰軍與後方問題。補給主要並儘可能取於前線,但完全解決人力、物力、財力問題,還必須靠後勤。這次170萬人南下江南作戰,沒有後勤是不行的。

這4項意見,其實也是劉伯承對渡江戰役及奪取全國勝利的總體設想。

此後幾天,毛澤東專門召集會議,研究下一步作戰問題。劉伯承說:「總前委已經研究過,一吃掉杜聿明,大部隊就可以向南開進,準備渡江。現在就是時間緊一點,部隊很疲勞,需要抓緊時間結束淮海戰役。」

劉伯承認為:在軍事上,渡江是沒有問題的,與進軍大別山相比,那時我軍是躍進式的進軍,是品字形的中央突破。這一次是齊頭並進,是一字長蛇陣,是全面進攻。但是美國可能出兵干涉,這一點必須有足夠的重視。

毛澤東認真地聽取了這位前方統帥的意見,隨後分析了渡江南下的利弊條件。他說:「南方最廣大區域還處在國民黨統治之下,我黨的組織還不強大,群眾還沒有發動,這將給軍隊的給養供應和大城市奪取後的管理帶來一些困難。可是,國民黨軍隊已經沒有主力了,我們則有強大的軍隊;國民黨的威信已經喪失,特別是當南京和武漢被我們奪取之後,它將更加威信掃地,我黨則有極大的威信;南方是曾經經過了1924年至1927年的革命和1927年以後數年土地革命的區域,現在已經有了許多游擊部隊和游擊區,還有我們的地下黨組織,這些都是有利條件。蔣介石的空海軍也救不了他的命,三大戰役他都有空軍支持,但都輸了。至於海軍嘛,長江不是大海,海軍也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我們只要把炮往北岸一架,國民黨的軍艦就不敢開了。」

對於美國人可能出兵干涉,毛澤東認為劉伯承的考慮是有道理的。他說:「我們還是要防止美國出兵,要把美國直接出兵佔領沿海若干城市干擾我軍作戰作為一種可能性,計算在作戰計畫之內。這一種計算現在還不能放棄,以免在事變萬一到來之時,我們處於手足無措的境地。雖然美國出兵干涉也沒有什麼了不起,不過為了應付美國出兵的局面,渡江作戰時,讓中野緊靠華野,兩大野戰軍都在湯恩伯防區內突破,共同進攻南京、上海。總之,我們一定是要過江的,這個長江,我們是非過不可。」

1949年2月11日,中原大地,千里冰封,雪花紛飛。此時,一輛美式吉普正穿破晨雪,急馳在通往河南商丘附近的張菜園第二野戰軍司令部的途中。

車中坐的,是剛被中央軍委任命的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他正銜中央軍委之命,火速從石家莊趕回第二野戰軍司令部,整頓部隊,為渡江作戰做準備。

到司令部後,劉伯承來不及休息,便以主要精力主持部隊的整編工作。1949年2月,根據中央指示,中原野戰軍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劉伯承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治委員。以劉伯承、鄧小平、張際春、李達、陳賡5人組成前委,鄧小平為書記。部隊以原有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九、第十一等7個縱隊為基礎,加以地方兵團升級,補充?兵、俘虜等,擴編為第3、第4、第5兵團,下轄9個軍。

第3兵團由陳錫聯任司令員,謝富治任政治委員,王近山、杜義德任副司令員,下轄第10、第11、第12等3個軍。

第4兵團由陳賡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下轄第13、第14、第15等3個軍。

第5兵團由楊勇任司令員,蘇振華任政治委員,下轄第16、第17、第18軍等3個軍。

第二野戰軍還成立了直屬特種兵縱隊,下轄1個榴彈炮團,1個戰車隊,1個工兵團,由野戰軍參謀長李達兼任司令員和政治委員。

整編後的第二野戰軍,兵力共28萬餘人,裝備大大加強,擁有各種火炮1,500門?開始由單一步兵向合成軍隊和現代化的建設方面邁進了一大步,為勝利執行渡江作戰任務和解放南中國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渡江作戰是奪取全國勝利的大進軍,是人民解放軍空前規模的大兵團行動。它把正規化這個問題提到了議事日程上。劉伯承在3月份向毛澤東遞交了工作報告。報告圍繞著部隊整編工作,系統地表述了有關正規化建設的意見。提出了組織調整、兵員補充和後勤建設等3個問題。關於組織調整,他說:「要把部隊按照新的編製和三三制的原則改編為兵團、軍、師的建制,這裡不僅是名稱上的改變,而且是組織的變動或擴大整編,這就必?牽動其他組織的調整。」他還強調,「統率機關,包括司令部、政治部和後勤部,尤其是特種兵的組織,在正規化建設急需之中……應成為我們必須抓緊的一件大事。」

關於兵員補充,他詳細分析了補俘虜、補新兵、地方部隊升級與歸建等不同形式。他認為:第二野戰軍「兵員補充的來源是複雜的,按地區有冀魯豫、豫西、豫皖蘇、鄂豫、皖西五個地區。俘虜也是各地各兵種來的,而且有許多老弱及警察、機關、差役等非戰鬥兵;按時間說則是參差不齊的,整個整訓期間都在陸續零星的補充中,原來在中野正規軍建設中曾提出反對游擊主義,現在又添加了樣一些因素,就必須在一個時期內加強政治教育,提高組織性、紀律性,鞏固部隊等。同時在正規化的口號下,對那些指導不深入部隊實際的官僚主義是要堅決反對的。」

關於後勤建設,他認為時至大兵團作戰的今日,必須建立起軍械、軍需補給與輸送勤務等一整套的機構及制度,方能適應部隊大縱深行動的需要。鑒於淮海戰役前後數十萬大軍雲集於狹小地域,道路不暢通,部隊物資擁擠和一切物資要當地人民供應,造成人民負擔過重的教訓,他指出:「正規軍軍械軍需的補給,火車、汽車及其道路的整理,汽油站的設施,軍械修理場的建立,應有計畫地?行。但我們最主要的應照顧所處的環境條件,照顧政策,實事求是,盡量把各地已有的物資與輸送工具充分組織起來,供軍隊急需,不可能者才依靠後方,這應成為今後後勤工作的方針。」

劉伯承為渡江戰役所做工作的周密細緻,深深地打動了毛澤東。

晨風吹拂,毛澤東審閱完報告點燃煙捲深深地吸了一口,不禁喃喃自語:「我有劉伯承,蔣介石完蛋了。」

1949年3月5日,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在西柏坡開幕,劉伯承因年後剛從中央返回,便留在商丘主持渡江準備工作?鄧小平與陳毅等出席會議。會議期間,毛澤東又專門與鄧、陳等人研究了渡江作戰問題,初定4月10日為發起時間。

七屆二中全會上,鄧小平還受中央委託,提出渡江作戰勝利後華東方面人事安排。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