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兵下太行山,縱橫馳騁晉冀魯豫 第一章 八年抗戰,雄師勁旅出太行

1937年八九月間的西北黃土高原,本該秋高氣爽,可不知為什麼,這個秋天,雨卻下得特別多。9月6日從早晨開始,雨便淅淅瀝瀝地下起來,整個三秦大地在連日的大雨中顯得分外寂靜。8點左右,陝北三原縣石橋鎮以西的小磨村一塊陝西本地人叫作「休閑地」的廣場附近,突然傳來一陣陣口號聲。隨即,一支支整齊的隊伍走了進來。不一會兒,廣場上就黑壓壓地站滿了人。

廣場前面,一位30歲出頭的年輕人,全副武裝,一臉嚴肅,站在一張臨時搭建起來的桌子旁,看樣子有些心神不定,連臉上淌下的雨水也顧不上擦一下。這個年輕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陳賡,他在兩天前剛剛被任命為八路軍第129師386旅旅長。也就是得知自己新任命的同時,師長劉伯承交給他的第一項任務就是擔任第二天誓師典禮的指揮員。劉伯承囑咐陳賡說:「這是129師第一次閱兵,也是129師開赴前線的誓師大會,會場要布置得簡樸、莊嚴;要在大會上營造一種抗日救國、奮勇殺敵、為挽救祖國危亡不惜犧牲個人的戰鬥氣氛。」

為了使129師成立以來的第一次閱兵不出差錯,陳賡在第二天,也就是9月5日凌晨3時就起了床。他正準備去閱兵場時,突接師部電話通知,閱兵因故延期於6日舉行。不料,9月6日卻下起了大雨。部隊靜靜地站著,層層細雨已經變成傾盆大雨,雨借著風勢,向下狂瀉。

陳賡看著一時停不下來的大雨,決定先讓部隊回營房待命,準備再請示師部,看誓師大會是否可以暫停至雨後舉行。

就在這時,劉伯承和政訓處主任張浩騎著馬進入會場。劉伯承和張浩都沒有穿雨衣,身上的衣服已全部淋濕。劉伯承問正忙著下命令的陳賡:「怎麼部隊又往回走了?」

「報告師長,因為下雨,我們想請示雨停了再開!」陳賡敬禮後答道,「誓師大會能不能等雨……」

沒等陳賡說完,劉伯承立即說:「革命的人民軍隊,只能隨時隨地充分利用天時、地利去奪取勝利,不能讓風雨陰晴左右軍事行動的既定安排,何況我們今天是在民族危亡、時不我待的緊急關頭,召開抗日誓師大會,大雨已經把我們打濕了,躲它還有啥子意思嘛!」

警衛員見師長在雨中淋著,把雨衣送了上去。劉伯承把手一擺說:「不用,全師同志們都沒有穿雨衣,我怎能穿著雨衣站在大家面前呢。」

全師指戰員看到師首長也和自己一樣在雨中淋著,不覺都挺直了腰板,遠遠看去就像雨中屹立著的上萬顆青松,而那上萬顆紅星帽徽也在迷茫的雨霧中閃著一片片紅光。

嘹亮的軍號在雨中吹響,陳賡在臨時組成的「軍樂隊」的伴奏下,站在閱兵台上,以洪亮的聲音宣布:「八路軍第129師抗日誓師大會現在開始。」

雨越下越大。全師在狂風暴雨中傲然挺立,人人精神奮發。

首先是檢閱隊伍。劉伯承、張浩從台上走下來,檢閱最後一次頭戴紅星帽的部隊。

馬蹄聲在泥水中有節奏地響著,耀眼的紅星從眼前一片片閃過。檢閱完畢,劉伯承、張浩回到台上,劉伯承向前跨出一步到台前,高聲說:

「同志們!今天是我們開赴抗日最前線的誓師大會。」

話音剛落,「嘩」地一聲,全體立正,萬雙眼睛注視著自己敬仰的師長,靜聽師長講述抗戰形勢,講解出師抗日的意義。最後,話題轉向大家關注的「換帽子」問題上。

「經過我們的努力,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起來了。現在大敵當前,國家民族生死存亡在即,我們要把矛頭指向日本帝國主義。」

他停頓了一下,掃視著注意聽講的指戰員,提高了嗓門:

「同志們,改變番號,只是個形式,我們人民軍隊的本質是不會改變的。」

說著,他拿出綴著青天白日帽徽的黃色軍帽,指著帽徽說:

「軍帽上的帽徽雖然是白的,可我們的心永遠是紅的。同志們,為了救國,暫時和紅軍帽告別吧!」

劉伯承率先把那頂黃色軍帽戴在頭上,發出命令:「現在換帽子!」

指戰員們伸出雙手。小心翼翼地把伴隨自己征戰多年的紅軍帽脫下,摺疊好收起,戴上黃色的軍帽。許多人的淚水奪眶而出,同雨水混合,從臉上流下。

換帽後,舉行授旗儀式和頒發紅軍紀念章。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發揚紅軍的光榮傳統!」

「中國共產黨萬歲!」

慷慨激昂的口號聲一結束。劉伯承帶領大家集體宣誓:

「日本帝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死敵。它要亡我國家,滅我種族,殺害我們父母兄弟,姦淫我們母妻姊妹,燒我們的莊稼房屋,毀我們的耕具牲口。為了民族,為了國家,為了同胞,為了子孫,我們只有抗戰到底!」

「為了抗日救國,我們已經奮鬥了6年。現在,民族統一戰線已經形成。我們改名國民革命軍,上前線去殺敵。我們擁護國民政府及蔣委員長領導全國抗日,服從軍事委員會統一指揮,嚴守紀律,勇敢作戰,不把日本強盜趕出中國,不把漢奸完全肅清,誓不回家!」

「我們是工農出身,不侵犯群眾一針一線,替民眾謀福利,對友軍要親愛,對革命要忠實。如果違反民族利益,願受革命紀律的制裁,同志的指責!謹此宣誓。」

劉伯承讀一句,全師指戰員跟一句。

雨聲和宣誓聲交織在一起,久久地回蕩在田野上空,回蕩在全師將士的心上。

劉伯承那年45歲,年紀雖不算大,但卻已經度過了26年的軍旅生涯,在當時建軍只有10年的年輕紅軍里,稱得上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

129師在抗日戰爭的槍聲中誕生了。這是一支精兵強將雲集的隊伍。129師由紅四方面軍和陝北紅軍一部改編而成。新組成的129師下轄385旅和386旅。385旅由原紅四方面軍的紅4軍第10師、第12師合編而成,下轄第769團、第770團;第386旅由紅31軍第91師、第93師改編,下轄第771團、第772團。除此之外,陝北紅軍的第29軍、第30軍,獨立第1、2、3、4團和騎兵團改編為師直屬特務營、工兵營、炮兵營、輜重營、騎兵營。全師共13,000餘人。

就在129師舉行誓師大會之際,日本帝國主義已對中國展開全面進攻,華北戰局十分危急。日軍佔領平津地區後,兵力逐漸增至8個師團另6個獨立旅團,統歸華北方面軍指揮,分三路大舉進攻:一路沿平綏路西犯;一路沿平漢路南犯;一路沿津浦路南下。駐紮在華北的80萬國民黨軍隊,在日軍大舉進攻下,迅速土崩瓦解,紛紛逃竄,真是「聞風四十里,槍響一百三」,使侵略者猶入無人之境。

中華民族處於危難關頭,115師、120師先後開赴前線,勝利的消息一個接著一個傳來:9月25日,115師在平型關取得八路軍出師後的初戰大捷,殲滅日軍精銳第5師團第21旅團一部1,000餘人;120師在雁門關和同蒲路兩側,戰雁門、襲寧武,在敵之側翼頻頻得手。

兄弟師的消息讓129師有些沉不住氣了。129師廣大將士紛紛要求立即出動抗戰,整連整團的指戰員簽名上書,盼望早點到抗日前線。

9月25日下午5時左右,命令第129師出征的電文終於從延安發出:

劉(伯承)徐(向前)張(浩)並告朱彭並致賀(龍):

1.保定、滄州、獻縣均失,國民黨軍潰亂不堪,衛立煌退石家莊。

2.我第129師接電後立即出動,經臨晉渡河到侯馬上車,在太原補充衣彈,速開正太路南北地區。

3.第129師第385旅旅直及第770團、特務營、炮兵營、工兵營、輜重營等部隊留守陝北。

4.部隊於7天內必須到達前線。

……

進行短暫的準備後,9月30日,在劉伯承的親自率領下,129師先頭部隊從駐地富陽鎮出發,東渡黃河,疾馳抗日前線。浩浩蕩蕩的勁旅,在秦川大地上疾進,引起沿途收秋、秋種農民的注目。隊伍經過村子,人們擁到街上送茶水、梨子、桃子、雞蛋。

10月6日,部隊從韓城芝川鎮渡過黃河,日夜兼程,向著晉北急進,上上下下只有一個想法:儘快趕到前線,儘快投入到對日軍的作戰中去。

至10月7日,129師全部渡過黃河,到達山西前線。幾天後,129師即打響了抗日戰爭的第一槍。10月10日,129師先頭部隊第769團抵達太原時,戰局正在急劇變化。經雁門關南犯日軍正向忻口進犯,從保定、石家莊西犯的敵人已經抵達娘子關前,太原已處於晉北、晉東兩路敵軍的鉗擊中。在這種形勢下,劉伯承果斷地命令769團迅速繞向敵後,挺進原平東北山地,準備伺機側擊南犯敵人的後方。769團團長是戰將陳錫聯。10月中旬,陳錫聯率部到達指定地區後,發現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