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大步進退全面反攻,西野馳騁勢如破竹 第十二章 內外協同,「兩延」清澗唱響反攻序曲

沙家店戰鬥的總結已經搞過,會上毛澤東揮動著大手作了評價:「側水側敵本是兵家所忌,而我們的彭老總指揮的西北野戰軍英勇奮戰,在短短一天時間裡就徹底改變了陝北的局勢。這一仗確實打得好,對西北戰局有著決定意義,我們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

沙家店確實是關鍵一仗,不僅毛澤東、彭德懷看到了它的重要性,胡宗南也看到了他的重要性。戰鬥正在進行的時候,胡宗南寸步未離指揮所,日夜關注著沙家店的戰況。有人說,胡宗南在西北戰場一共挨了三棍:第一棍是在晉南的時候,整1軍整1師整1旅被陳謝縱隊一網打盡,他「天下第一師」的神話從此被打破;第二棍是在蟠龍,他費盡周折從西安調運來的全部物資被解放軍如數虜獲,從此元氣大傷;第三棍就是沙家店了,開了一個整編師被殲滅的先例,從此由攻勢轉入守勢。

熊向暉在5月21日已經離開延安去美國留學,再也沒有一個人能在這種時候及時地靠近他,說幾句得體的安慰話。胡宗南一個人陰沉著臉,在指揮所里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其他人與他離得遠遠的,就怕招惹他這頭獅子。蔣介石剛剛來過,將陝北戰場作了重新部署,但校長前腳走,後腳就打了個大敗仗。這不是對校長的一種諷刺嗎?胡宗南現在想到了盛文。蟠龍剛失的時候,盛文就建議放棄延安,把兵力收縮起來,以逸待勞,與解放軍打持久戰。當時胡宗南一聽就直搖頭:「出的什麼餿主意?放棄了延安,老頭子還不要我的命!」

現在的事實擺在面前,十幾萬部隊整天在山裡頭竄來竄去,根本就沒有任何出路,並且還時時存在被解放軍打伏擊的危險。放棄延安、以退為進,是目前唯一的招數。但是,目前全國的軍事形勢江河日下,蔣介石還要利用陝北和延安在政治上來大做文章。放棄延安,蔣介石是說什麼也不會同意的。他前幾天來延安最主要的意圖就是要胡宗南馬上出擊,佔領陝北各縣,他回去後好造輿論。

此時的胡宗南深深陷入了陝北軍事和全國政治的矛盾之中。全國政治佔據著矛盾的主要位置。既然如此,就只能按蔣介石的意圖來作出部署了。胡宗南決定,在延安以北的廣大腹地中只固守綏德、清澗和瓦窯堡三點,構成保護延安的屏障,主力全部收縮到延安及關中地區休整。

這是一個很危險的部署,胡宗南自己也知道,這等於是把綏德、清澗和瓦窯堡三地置於解放軍的控制之下,只要解放軍樂意,要吃掉這三城的守軍,簡直是易如反掌。胡宗南也是沒辦法,他是根據蔣介石的政治意圖作出的部署。所以當廖昂極力反對這一決定的時候,胡宗南沒有發怒,反而很平靜,只是說按命令執行。

胡宗南的部隊還沒南撤,陳庚、謝富治就帶著晉冀魯豫第四縱隊開始南下了,在河南孟津和茅津渡過黃河後直逼潼關,直接威脅著胡宗南的老巢西安和關中地區。

中共中央軍委的這著棋令胡宗南措手不及,他只覺得處處被動,時時難過。只得於26日令綏德以北的主力立即南撤,拱衛西安和關中地區。

南撤部隊由董釗統一指揮,他把隊伍分成兩撥兒:陳武率整90師(轄第53、61兩個旅共4個團)為先頭部隊,沿咸榆公路急速南下,佔領九里山、石嘴驛,掩護主力南下;董釗自己率整1師(轄整第1、78兩個旅共4個團)及整第47旅兩個團、鍾松的師直屬部隊殘部、整第55旅兩個團在後,依次沿咸榆公路南下。

時值8月,陰雨連綿,加之剛打了一個大敗仗,糧食又不夠吃,部隊士氣滑落到了進入陝北以來的最低點。士兵走起路來跌跌撞撞,隊不成隊,列不成列。因為肚子餓,部隊一路上搜刮搶劫,見什麼搶什麼,能吃的就吃,不能吃的就燒。一時間,董軍所過之處雞飛狗跳,滿目狼藉。董釗坐在吉普車上面毫無表情,看到部隊紀律如此敗壞,他也懶得去管,事到如今,他也失去了剛打入延安的那股氣概。透過玻璃窗,看著陰雨籠罩下的黃土高原,無限蒼涼湧上了董釗的心頭。帶兵打仗多年,抗日戰場上還曾立下顯赫的戰功。但與解放軍交手幾個月,局面就搞得如此狼狽不堪,這是他沒想到的。從3月到8月,整天拖著部隊在大山裡轉,撲一個空又撲一個空,共產黨用「大遊行」來描繪國軍的狀態,實在是再恰當不過了。轉了這麼一大圈,今天終於南下了。董釗隱約感到,這一去,可能就再也回不來了。

陳謝縱隊南下後,毛澤東就一直在靜觀胡宗南的變化。他料定,胡宗南不會再把主力放在綏德、清澗一線而會南下的。因此西北野戰軍在前東元村開會的時候,毛澤東就對到會的旅以上幹部提出,西野要作好準備追擊胡軍。董釗率軍動起來後,毛澤東在28日急電彭德懷:率全軍立即轉至敵之先頭(米脂、綏德之間或直出清澗),阻敵南進;29日又發去一電:以三天至四天急行軍趕到石嘴驛、九里山一線,奪取先機,置敵死命。

彭德懷決定採取「前伏後追」的辦法來解決董釗,一部兵力急速南下,繞到董軍前面,尋找有利地形設伏,另一部兵力沿咸榆公路直追過去。

伏擊地選在岔口村,我野戰軍已搞清,董釗部要繞道這裡向延安前進。岔口村村東一條長長的凹道加上兩旁連綿不斷的高地,構成了一個天然的口袋。西北野戰軍把兩旁的高地都佔了去,趴在山地上專候董軍的到來。

9月1日,董釗率主力來了。先鑽進口袋的是主力整1師。以前整1師就遭到過伏擊,因此師長羅列慎之又慎。殊不知在岔口這裡還是碰上了解放軍的阻擊。山兩邊槍炮聲一響起,羅列就向董釗作了彙報。董釗找到劉戡,決定羅列指揮整第1、78兩旅攻佔凹道以北高地,鍾松指揮整第12、55兩旅攻佔凹道南側高地,佔領高地後盡量向外擴張,然後交替前進。

董、劉兩軍共有8個旅之眾,比解放軍的伏擊部隊多出了好幾倍,但戰鬥進行得仍然不順利。一直到當日傍晚才攻佔了幾個小山頭。解放軍趁著勝利的好心情,勁頭十足,手榴彈一個勁地往山溝里扔。

這一仗比以往陝北任何一仗規模都要大,程度也要激烈。胡軍8個旅的兵力被解放軍全部圍在一起,應該是一個殲敵的絕好時機。但解放軍伏擊部隊太少,又因為雨後路滑,後續部隊沒有跟上,戰鬥打到第三天早上,董、劉兩軍漸漸攻上來,佔住了兩側高地。

「看來我們一口還吃不下胡宗南!」彭德懷舉著望遠鏡對張文舟說,張文舟也舉著望遠鏡,他接過彭德懷的話頭:「老總,那就先放他們一馬,以後再慢慢吃。吃快了會噎著呢!」彭德懷也有此意,立即拿下望遠鏡,扭頭對電台兵說:「撤!」

董釗、劉戡看著解放軍漸漸遠去的背影,無聲地嘆氣。隊伍已經被打得七零八落,死傷上千,而自己作為一軍之長,肩上的那幾顆金星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澤。他們同時搖著頭,都有一種襲遍全身的失敗感。

毛澤東起草的《解放戰爭第二年的戰略方針》一文,在西野截擊董釗之時發了出來。他寫得頗激動人心:「舉行全國性反攻,主力打到外線去,將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在外線大量殲敵;部分任務是在內線繼續殲敵,恢複失地。」

戰爭進行到這個時候,劉鄧、陳謝、陳粟三路大軍已捲入外線進攻作戰,成「品」字形直插蔣介石統治的心臟地區,毛澤東斷定全國性的反攻可以開始了。這些日子他一直在緊張地工作,部署全國性的戰略反攻計畫。在西北戰場上,他也不斷地發出指示,西北野戰軍應適時轉入內線反攻。

彭德懷被眼前的局勢所鼓舞。胡宗南現在只留少量兵力固守延川、延長和清澗,而主力則收縮到延安附近整補,完全喪失了出擊之力。他自己更是慌慌張張跑到了西安,又是開會,又是調兵來對付陳謝縱隊出擊豫西帶來的威脅。拿到毛澤東起草的「戰略方針」一文的時候,彭德懷心裡初步勾畫出了一個進攻延(延川、延長)清(清澗)的內線反攻作戰計畫,但他還是顯得心事重重,似乎還有什麼東西放心不下。

此時放不下心的東西就是糧食。西北戰場上勝仗不斷地打,但糧荒也鬧得越來越厲害。幹部戰士們基本上都是在半飢餓狀態下進行戰鬥的。從3月到8月,最好的時候,是蟠龍戰鬥剛剛結束那會兒,吃了好幾天的小麥饃饃,白嫩嫩的饃饃,幹部戰士們愛不釋手地捧著,都捨不得吃。

這一年整個陝北都兵荒馬亂,糧食根本談不上收成。而胡宗南的部隊又一路燒殺搶掠,本來就貧瘠的黃土高原更是遭了殃。到8月份,糧食的缺乏已經到了不能再惡化的地步。那時候,陝北老鄉把一種用黑豆、糠秕、樹皮和野菜做成的稀飯叫「錢錢飯」,但就連這種「錢錢飯」,也不是餐餐都能吃上。沙家店戰鬥前,部隊基本上沒有了糧食供應,只要是綠色的,幾乎是見什麼吃什麼,最後就連野菜、樹皮也被吃了個精光。部隊餓著肚子,中央也跟著餓肚子。毛澤東、周恩來跟著戰士們一起吃野菜,吃樹皮。因為吃多了這類食物,消化不了,毛澤東還有一段時間大便排不出來,把警衛們急得團團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