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大步進退全面反攻,西野馳騁勢如破竹 第十一章 一打榆林,調敵北上沙家店過坳

一年了,我軍在全國共消滅蔣介石正規部隊九十七個半旅78萬人,加上被消滅的偽軍、保安部隊等雜牌部隊34萬人,共殲敵112萬人。蔣介石總兵力由430萬人降為370萬人,解放軍則由戰爭開始時的120萬人增至195萬人。在西北戰場上,從3月到7月連續作戰,共殲敵2.6萬餘人,而西北野戰部隊總兵力由開始時的2.6萬人增至4.5萬人。

敵我雙方的這一組數據對比顯示,局勢正朝著有利於我軍的方向發展。

蔣介石還是那樣忙,但忙的內容已有根本變化。如果說以前蔣介石忙於到處放火的話,那麼他現在就忙於到處救火。無論是前方,還是後方,局勢的發展都足以令蔣介石無法招架。

從1947年2月開始,國統區物價飛漲,企業倒閉,工人失業,經濟幾乎陷於崩潰狀態;而北京、南京、武漢等地的「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民主運動正蓬勃興起;各民主黨派也加快活動,連後台老板美國也開始「逼宮」,一再要求改組政府……政治、經濟上的危機已預示著蔣介石正面臨著一場巨大的災難。

蔣介石的頭髮幾乎在一夜之間全部掉光。按中國民間的說法,頭髮脫落是智慧的象徵,蔣介石的頭髮光了,按理應該是大智大慧。但偏偏與共產黨在僅僅一年的較量中,就已敗相畢露。他摸著那顆光光的腦袋,搞出了個「國家總動員提案」,在7月4日的國民政府會議上通過,隨後,又下達了《戡平共匪叛亂總動員令》。儘管蔣介石如此殫精竭慮,但對已經惡化的局勢仍然無濟於事,因為,作為政府支柱的軍事已滑向崩潰的邊緣。

胡宗南是已經卡在陝北動彈不得,而在另一個重點進攻的地點山東,情況也同樣糟糕。王牌部隊整編第74師在孟良崮全軍覆滅,後果絲毫不亞於胡宗南在陝北蟠龍的失敗。蟠龍失敗使胡宗南元氣大傷,陝北戰場從此進入守勢狀態;孟良崮一役後,國民黨在山東戰場也同樣進入守勢狀態。蔣介石收縮兵力的兩拳出擊戰略,此時已敗相畢露。

不過,蔣介石真正的失敗,不是失敗於此。他伸開手臂兩邊出擊,胸膛卻露在了外面——這才是他真正的硬傷,一個戰略的硬傷。

蔣介石沒有發現自己的硬傷,而此時在陝西省靖邊縣的小河村,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賀龍、陳賡等人,正聚在一起,討論確定全國解放戰爭第二年的戰略任務、戰略方針和戰略部署。這就是1947年7月21日到23日的中共中央前委擴大會議。出席這次會議的還有任弼時、陸定一、楊尚昆、習仲勛、馬明方、賈拓夫、張宗遜、王震、張經武等。

小河村楊柳依依,河水涓涓,時值盛夏,也不顯得那麼炎熱。警衛們用柳樹枝在「三支隊」司令部前搭了個涼棚,再擺幾張舊桌子,外加幾桶涼水和幾個粗瓷碗,就算是前委擴大會議的會場。會議作出了一個令中國為之震動的決定:陳賡、謝富治的晉冀魯豫野戰部隊第四縱隊南渡黃河挺進豫西。

這是一個大膽的決定,但歷史證明,這是正確的!

當時西北戰場敵強我弱的態勢沒有得到根本扭轉,非常需要加強兵力擊破胡宗南系統的進攻。本來中央已決定,讓陳謝縱隊西渡黃河,與西北野戰部隊一起打破胡宗南的進攻。6月12日的時候,周恩來還代表軍委向陳謝縱隊發電,提出要作好西渡黃河的準備。6月14日時,周恩來又致電陳謝,要求隱蔽集結準備西移。6月20日,毛澤東也致電陳謝,要求7月中旬出擊榆林。

但6月30日,整個局勢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那天,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野戰部隊15萬人一舉突破黃河天險,直逼魯西南,直接威脅著國民黨統治的心臟——中原地區。蔣介石看到了危險,驚恐萬狀,連夜調動幾十萬部隊前去堵截。而毛澤東則感到,一個新的戰略格局正在展開。

他攤開地圖,把華東、華中、華北等地的戰略情況反覆地進行研究,他發現,如果在豫西和豫皖蘇地區再插上兩把刀,而劉鄧直挺中原,則蔣介石的處境就要告急,整個戰略格局就要改變。在7月4日的時候,毛澤東就下定了決心,改變陳謝縱隊的使用方向,南渡黃河,直逼豫西,與劉鄧成犄角之勢,直接威脅國民黨的統治心臟。

但這是有風險的,挺進國民黨統治區,等於是不要後方去作戰。而解放軍的戰略戰術,從來都以有利的人民、有利的地形為依託。現在不要後方,挺進國統區去,結果會不會是孤軍深入?更何況,蔣介石對山東和陝北發動的重點進攻並沒有完全停止。

毛澤東也有顧慮,7月4日特地發電報給彭德懷、劉伯承、鄧小平及陳賡、謝富治徵求意見,詢問是否妥當。

對毛澤東這個大膽的想法,所有被問及的領導都讚不絕口。蔣介石把主力154個旅中的128個旅放在山東和西北,而內部守備兵力不足30個旅,這正是出擊蔣介石心臟部位的天賜良機。只要三支部隊一齊出動,劉鄧直逼中原,蔣介石必定方寸大亂,疲於奔命。

此想法戰略上看起來是縹緲的,但落實在行動上卻是實在的。戰術上一招不慎,只會損兵折將;但戰略上一招不慎,卻會滿盤皆輸。

當然,陳謝縱隊使用於豫西還有戰術上的有利因素。一是可以減少陝北糧食的壓力,二是這裡國民黨兵力空虛,可以迫使胡宗南分兵於此,又可減少陝北戰場的軍事壓力。

經過充分論證,在小河村會議上,毛澤東統一了大家的意見後,說:「我們決心不等敵人的進攻被完全粉碎,不等解放軍在數量上在裝備上超過對方,立刻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以敵人兵力薄弱的中原地區為主要突擊方向,實施中央突破,轉入外線作戰,直插敵人的戰略後方,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從而改變整個戰爭的態勢。」

23日,會議的第三天,毛澤東又致電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粟裕、譚震林,劉鄧要「下決心不要後方,以半個月行程,直出大別山」;「陳粟譚率魯中兵力並在劉鄧到大別山後指揮陳(陳士榘)唐(唐亮)擔負整個內線作戰任務。」

一個改變中國內戰格局的決定,在不到十天的時間裡就完成了。

在座的所有將領們都感到了一個新的局面正徐徐展開,才一年時間,主力就可以打到外線去,戰局的發展確實有些出乎人們的意料。

對蔣介石的戰爭,毛澤東還列出了一個時間表。「用五年時間來解決。」毛澤東激動地伸出五個指頭,卻比蔣介石多了幾分理智幾分冷靜,「但這個時間不對外宣布,不像蔣介石那樣,先說幾個月消滅我們,不能實現又說再過幾個月,到了現在又說戰爭才開始。」

彭德懷一直端坐在一條沒有靠背的木凳上,他額頭髮亮,眼睛有神,思維一刻沒有停止,他正在籌劃著陳謝縱隊出擊豫西後,西野在陝北如何展開下一步行動。按照毛澤東先前的說法,陝北戰場是一個戰略牽制區,西北野戰部隊的任務就是把蔣介石的戰略預備隊牽制在陝北,配合其他戰場的戰略行動。怎樣把胡宗南鉗制在陝北,這是彭德懷思考的焦點。

胡宗南現在長進了很多,兵力輕易不分散,十幾萬兵力抱成一團,行則同行,宿則同宿。靠直接出擊胡宗南來牽制他,效果不會很理想,弄不好還會被胡宗南的優勢兵力反咬一口。彭德懷在腦子裡把陝北戰場形勢過了一遍,漸漸把目光盯住了榆林。

榆林可以稱為一座塞外古城,原為陝西軍閥井岳秀的老巢,從民國初年起他就盤踞於此,一直到1936年,死後其職由部下高雙成繼承。榆林坐落於長城腳邊,西邊有一條時斷時續的榆溪河,西、北均是沒有邊際的浩瀚沙漠,而東南全是黃土高坡,溝壑縱橫,少有人煙。這麼一座偏僻的小城,能引起彭德懷對它的興趣,源於它重要的軍事地位。

榆林是國民黨晉陝綏邊區總部所在地,總司令為鄧寶珊。駐軍有鄧寶珊所部第22軍以及胡宗南整編第29軍第36師第28旅,總兵力1.5萬餘人。防區東起府谷、神木,沿古長城經榆林西至橫山、寧條梁、安邊一線,綿亘350公里,把西邊的馬鴻逵、北面的傅作義、東邊的閻錫山連成一線,又與南邊的胡宗南遙相呼應,形成對陝甘寧的全面包圍。榆林是這個包圍圈上的重要據點,出擊榆林,足可以牽動整個陝北戰場。

總司令鄧寶珊與榆林的歷史要從十年前說起。那時他任新編第1軍軍長,駐防甘肅蘭州。1937年秋,太原、歸綏、包頭相繼落入日軍之手,日軍趁勝大舉西進,大有席捲大西北之勢。國民黨軍事委員會緊急下令,把駐甘肅的新編第1軍、第165師和駐榆林的第86師(師長為井岳秀部下高雙成)編為21軍團,以鄧為軍團長進駐榆林,堵擊西進日軍。

鄧寶珊到榆林的時候,察、綏兩省政府及其他機構和辦事人員,還有萬數逃難的群眾,潮水一般湧入到榆林地區。原來冷冷清清的榆林城,因為大批流亡群眾的到來而立刻熱鬧起來。擺在鄧寶珊面前的任務,不僅要派兵堵擊日軍的西進,還要妥善安置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