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新約 第360章 上帝在人間(完本大結局)

阿蒙眼前這位大士,當年曾是九聯神系的神國之主安-拉。安-拉發願以本尊法身入人間輪迴,徹底重新修證,他的神國自從他離去時已不存在,就算再度超脫永生,也是另一位神靈。而蓮華生這一世修證菩薩成就,已超越了當年的創世神,便明了前因後果。

難怪他剛才會對阿蒙說「為了前緣」,他們的前緣在此;而他又對阿蒙說「你才是安-拉」,因為安-拉的神國早已被阿蒙的天國融合,創世的承諾也被阿蒙繼承,世上不存在安-拉那位神靈了,或者說安-拉已是阿蒙之名,眼前的菩薩就是蓮華生大士。

阿蒙到靈山佛國求見無量光,而無量光已不可見,或者說以另一種方式見了面,卻意外的碰見了前來相迎的蓮華生大士。修為境界如此,也沒有太多的客套廢話,更何況那智慧殊勝之聲已涵千言萬語。

阿蒙當即行禮致謝,轉身告辭而去。青獅人云與蓮華生微笑還禮。他們抬頭時正見阿蒙轉身,皆露出微怔之色。阿蒙並沒有一步踏入虛空,而就像打開了一扇無形的門戶邁了進去,背影消失的那麼一瞬間,門戶的另一邊彷彿呈現出天國的景像。

不生不滅的永恆中,時空相隔既無限遠又無窮近,而阿蒙邁步直接穿越不同的世界,這說明他完全了解兩種不同的指引,並能在靈台中互相印證。

阿蒙的背影消失後,人云朝蓮華生笑道:「他是想來請教佛之三身之法,還想問道的話,恐怕只能去請教太上一氣化三清之道了,但那也是別教之法,他的圓滿終歸需要自己去修證。」

蓮華生沉吟道:「太上忘情,是不會見他的,就算見到了,他也不會自知。其實連玉皇大天尊他都見過了,想印證什麼也早該印證。但看見了未必能夠達到,明白了還要想怎樣做到,修為至此,已不可言。」

……

就在阿蒙見到那位遇先生之後、前往靈山佛國之前的這段時間裡,米迦勒、加百列先後成為天使長,也就是仙家句芒所說的類金仙成就。阿蒙也終於體會「行無路之路」至「豁然開朗」是何種知常的境界。

從佛國靈山回到天國,恰好又迎來了一位天使。不論這麼多年來在人間的經歷、她曾叫什麼名字,來到天國之後,她的名字就叫瑪利亞。

阿蒙親自迎接瑪利亞的到來,並在天國中與她私語道:「我終於在這裡等到了你,了卻了一樁心事,你來了,我便可以走了,去求證未知的圓滿。我心中一直有個疑問,就像當年的神殿侍衛阿蒙去請教守護聖女那樣,我想請教你。」

他說話的時候,周身上下有淡淡的金光閃爍,金色的光毫同時籠罩著他與瑪利亞的身形輪廓。瑪利亞柔聲道:「你想問我什麼呢?以你如今的成就,還有什麼修鍊上的難題要請教我嗎?」

阿蒙笑道:「一直以來,對我指點最多的恰恰就是那些尚未超脫永生的凡人,比如尼采、瑪利亞聖女、伊索、亞里士多德。對萬事萬物的思考,就是我的修鍊。當初的伊西絲神殿的守護聖女瑪利亞,是我所見過人間最完美的祭司,我想請你看看現在這人間。」

瑪利亞看著他的眼睛,握住他的手撫慰道:「我能看見問題出在哪裡,你自己也應該清楚。世上有很多人,他們以信奉你為榮,我當年身為祭司時也是如此,這並無過錯。但他們要求人人以信奉你為榮,在他們的統治下,人們甚至失去了選擇的權利。這是不應該的,然而最重要的問題還不在於此。」

阿蒙追問道:「那更重要的又是什麼呢?」

瑪利亞答道:「他們容忍不了有人與他們擁有不一樣的信念,不僅僅表現為信仰,而是對待萬事萬物思考方式的不同。或者他們表面上能夠容忍,但是內心深處還存在著自以為的高貴。因為他們是高貴的,所以他們信奉的神必須是最高貴的,這在內心的信念中是沒有問題的,但在對人的態度上就有問題了。」

阿蒙嘆了一口氣,握住瑪利亞的手在掌心撫摩道:「你接著說。」

瑪利亞:「他們要求別人按照他們的方式去思考,但別人那樣做了,也不會得到真正的認同;他們只是認為別人就應該那樣而已,不會認為那是一種理解與寬容。在天使眼中,這些人當然可笑,比如約穌曾在十字架說過要寬恕那些人,但有所謂嗎?那些人早已不在,轉生的靈魂仍在世間沉浮,也許你在天竺聽文森特卜說法時,座下聽講的信眾中就有那些人的靈魂轉生。」

阿蒙苦笑道:「是啊,文森特卜說的透徹,於我而言又是另一種感悟,所以轉身就去了佛國靈山。」

瑪利亞:「你為何不去人間嘗試些什麼?哪怕斬下化身歷世也好,這樣或許才能修證圓滿。」

阿蒙將她摟了過來道:「謝謝你,這些正是我打算做的。人間如此,所以超脫永生的指引才會顯得那麼珍貴。而我將去求證我的圓滿,它在信奉我的凡人眼中,可能會顯得很無情。」

……

出埃居東行,敘亞沙漠中有一片不大的綠洲,小山上長著根系很深的野草,山腳下有一片稀疏的灌木,灌木叢中有一眼泉水。綠洲的存在就是因為這一眼沒有消失的水源,這裡也成了來往客商歇腳的地方。

水源有限、地處荒涼偏僻,很難形成村落市鎮,在這光禿禿一望無際的沙漠上很難躲避正午的烈日,幸虧山腳下的不遠處有一座古老的神殿廢墟。這座宏偉的神殿修建於千年之前,自廢棄至今已有近七百年。

就在約穌被人們釘上十字架六百年後,有一個年輕人來到了這裡。他沒有跟隨商隊,也沒有駕車帶著駝馬牲口,甚至沒有包裹行李,就是孤身一人空手步行來到這片沙漠中的綠洲。

當年約穌也曾來過這裡,在神殿廢墟前聽伊利亞講述阿蒙神的往事。而如今已是約穌誕生的六百三十多年後,廢墟的樣子與那時相比並沒有太大改變,只是更加殘破了,倒卧的神像已經斷成了好幾截。它能保存到現在,可能與沙漠中乾燥的氣候有關,而埃居人建造這座神殿時用的是最堅固耐久的石料、甚至還經過了神術處理。

宏偉的石柱在陽光下還支撐著半邊穹頂,神壇被沙丘掩埋。巨大的神像倒卧在沙丘中殘缺不全,並被沙子掩埋了一半,人們已經看不見這位神靈的容顏。但這條商道比以往更繁榮了,來往的商隊也更多,正午時分,這裡成了沙漠中很熱鬧的一個歇腳處。

年輕人到達的時候,就有三支不同的商隊在此駐足,有一位老者正在向人們講述古老的阿蒙神的故事。

這位老者已不是當年的天使伊利亞,就是一位世間的過客,跟隨東方的商隊而來,似是為了遊歷天樞大陸。老者的個子不高,包著頭巾留著白色的山羊鬍,臉上與額頭的皺紋很深就似風乾的棗,可眼神銳利清澈。

他拄著一根裝飾性手杖,向商隊里一群年輕的晚輩們講解這座廢墟的來歷以及阿蒙在埃居的輝煌往事。這老者的見聞相當淵博,把其它兩個商隊的人也都吸引了,紛紛站在神像的陰影下聆聽。

年輕人走過來的時候,誰也沒有注意到,他悄然穿過人群站在那老者的面前,更沒有人知道——這位默默無語的年輕人就是阿蒙。

這宏偉而殘缺不全的神像,在漫長的戰亂中已飽受摧殘,站在它面前的阿蒙神內心曾無限的感慨,如今皆已寧靜。那爭殺的人們都號稱是為了信仰他、追隨他、捍衛他,而他已在人間擁有過很多名字。

今天的人們或已忘卻,人間曾有一位叫阿蒙的少年。他求證了超脫永生的道路,融合了古老的神系,曾經尊為埃居的主神。但老者講述的故事卻揭開了那沉寂的歷史,不僅提到了阿蒙,還提到了阿努、恩里爾、安-拉、荷魯斯、塞特等等神靈的名字,清晰的解釋了為何這裡會有這樣一座神殿。

這些商隊中的人們也信奉神靈或自稱信奉神靈,他們所在的國度之間也曾以神靈的名義彼此發起過混戰,但這些人卻不清楚,眼前倒卧沙丘的阿蒙神像,就是他們如今各自所信奉的神的來歷,老者當然也沒有講到這些。

但阿蒙卻聽出了故事中的弦外之音,老者雖沒有將阿蒙神的身份說透,卻分明有隱晦的暗示。這位老者並不是一般人,阿蒙能看出來,他已渡過了生生不息的考驗擁有了本源力量的九級成就。同時阿蒙也清楚,他不會認識自己,在這位老者能見證的人世輪轉經歷中,他並沒有見過阿蒙。

所以老者說的故事只是人間的傳說,包含著他自己睿智的理解與思考。當老者把故事講完的時候,轉過身來卻驚訝的發現沙丘與聽眾都不見了,周圍莫名成了另一個世界。他站在高山上的一座宮殿門前,那殿前的長階就似冰川般一直延伸到深谷里的雲霧中。

宮殿的大門是開的,往門裡看卻不見宏偉的殿堂,竟是一片群峰環抱的幽谷,彷彿又是一片自成天地的世界。有一個年輕人站在宮殿門前,面帶微笑的看著他。

老者的反應相當的鎮定,已在駭然中回過神來,認出這個年輕人剛才就站在面前聽故事,那此刻定是此人所施展的手段。他行禮道:「請問您是哪一位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