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諸神黃昏 第305章 太美了

阿芙洛狄忒眨了眨眼睛又說道:「一拳打中鼻子、再一拳打中肚子、然後伸手去扯頭髮,這都是什麼招數啊?阿蒙畢竟是神靈,也是懂禮儀的人,假如對手是女人,他總不能也這樣吧?」

雅倫娜反問道:「就算他換一種手法,你就能擋得住嗎?」

遠處的公平與正義女神忒彌斯突然插話道:「想知道答案的話,你可以自己試試去挑戰他。但是阿芙洛狄忒,我要提醒你——那可不是談情說愛,而是動手相鬥,不要搞錯了狀況。」

阿芙洛狄忒又嘆了一口氣:「打打殺殺真無趣,我還是喜歡談情說愛,我又不是阿波羅,我有我的手段。」

雅倫娜提醒道:「阿波羅被阿蒙看準了弱點,否則也不會輸的這麼慘。在我們的陣營中,戰鬥力最強的阿波羅已經不能再參與這件事了。阿芙洛狄忒,你不要高估自己的魅力,阿蒙這種神靈,你誘惑不了他。就算你能誘惑他、發生了什麼,你以為阿爾忒彌斯能放過你嗎?」

奧林匹斯神系眾神共守誓言,不可以互相直接動手,但並不代表不會有衝突。如果阿芙洛狄忒惹惱了阿爾忒彌斯,那位狩獵女神將自己的神弓交給強大的神使,設下陷阱暗算阿芙洛狄忒一下,愛與美之神恐怕也吃不消。

阿芙洛狄忒帶著惋惜的神色又說道:「阿蒙這樣的神靈、這樣的男人,對我而言是一種誘惑也是一種挑戰,若與他談情說愛,應該是成就與享受。但我多謝你的提醒,智慧女神的話總不會是錯的,我不會直接去面對阿蒙,那又該怎麼做呢?」

雅倫娜想了想:「想擊敗一個人,未必需要用拳頭,每個人的弱點都是不一樣的。想戰勝一個人,也未必需要直接與他作戰。阿芙洛狄忒,如果你真想驅逐阿蒙的話,我倒有個建議,正能發揮你所長……」

接下來的話是別人聽不見的,也不知智慧女神給阿芙洛狄忒出了怎樣的主意。

……

梅丹佐跟隨阿蒙下了山,馬其頓郊外的官道上行人車馬來往,阿蒙不再唱歌,背手施施然前行。梅丹佐忍不住悄聲問道:「我的神,您真是太神奇了!怎麼恰好就開採出一枚眾神之淚呢?這世上還活著的工匠中,您恐怕是唯一開採出這種神石的人,居然一連開採出了兩枚!」

阿蒙微微一笑:「我哪有那麼幸運,今天只不過打開了幾百枚礦核而已,如果這樣就能開採出一枚眾神之淚,那也未免太誇張了!別忘了我手中本就有一枚眾神之淚,瑪利亞留給我的。我將所有的神器都賜予門徒,唯獨只留下了它跟隨我出入天國。」

梅丹佐突然反應過來,在靈魂中輕呼道:「原來是這樣啊,難怪呢!」

阿蒙最後打開的那枚礦核是「假」的,卻被這位出色的工匠大師打造的跟真的一樣,他將自己的那枚眾神之淚放在裡面。當阿波羅分神說話的時候,阿蒙順勢取出這枚礦核,自己製造了一個意外,於是阿波羅倒霉了。

別看阿蒙平時一點都不喜歡玩心眼花樣,但並不代表他不會,若是想誰欺負他這種「老實人」的話,那可真是搞錯人了!就這一枚礦核的埋伏,手段那是相當的漂亮。

等到兩人走進馬其頓城門的時候,梅丹佐又問道:「我的神,您會不會真的又能開採出一枚眾神之淚?亞歷山大應該給了您不少礦核。」

阿蒙很平靜的答道:「未嘗沒有這種可能,但那也不是我的眾神之淚,是亞歷山大的。開採出的所有神石不論是什麼品種,我都會交給馬其頓王國,每枚神石拿一枚金幣的報酬。」

……

馬其頓王國順利佔領希頓聖地德爾菲,腓力二世留下德爾菲軍團的一個千人隊在聖地駐守,率大軍勝利回師。回師途中他又「順便」繞了一圈,征服了德爾菲附近的多座城邦。馬其頓此番征服與歷史上各城邦結盟不太一樣,並不是以盟主的身份,而是直接將這些城邦納入了馬其頓的版圖。

這些城邦的公民大會仍然保留,平時決定城邦的內部事務,但城邦服從馬其頓的統一治理,文字、律法、賦稅、度量衡都一致。此時希頓半島上已形成三強鼎立之勢,北方的馬其頓王國與南方的基巴達同盟、雅倫同盟分庭抗禮,而雅倫同盟已成為最弱的一方。

雅倫與基巴達終於感到了恐慌,於是不再互相攻擊,派使者協商建立新的同盟,企圖共同對抗馬其頓,但為時已晚。

馬其頓王國擁有了更廣大的疆域和更多的人口,國力更為強盛,可以徵集更多的受過訓練的武士,也能在強壯的普通人中招募更多的戰士。腓力二世回師之後,將原德爾菲軍團的精銳一分為三,在這批骨幹的基礎上又組建了兩支新軍團。

每一支新軍團都是由亞歷山大出面組建,負責具體的訓練操演,當一支新軍團基本成形之後,再組建另一支軍團,還是調任亞歷山大為首任軍團長。若是換一個人充當這個角色,可能是為他人做嫁衣,親手組建軍團、訓練將士,形成戰鬥力之後再交出去。

可是對於亞歷山大來說卻不存在這個問題,腓力二世的用意很明顯,將來龐大的馬其頓軍隊都會服從亞歷山大的指揮與掌控,因為它們就是經這位王子之手組建的,在戰鬥中成長起來的將領也都是亞歷山大當初培養的嫡系。

很多人又在預測,馬其頓佔領德爾菲以及周邊城邦之後,會不會順勢向雅倫復仇?但腓力二世的舉動又出乎了大家的預料,半年後他再度出征,揮軍南下攻打基巴達同盟。

基巴達是希頓半島上尚能與馬其頓對抗的主要力量,腓力二世看的很准,雅倫的主要力量是海軍,而基巴達的主要力量是陸軍。若沿海岸線進攻雅倫,基巴達的陸軍可以救援,但從陸上進攻基巴達同盟,雅倫的海軍卻幫不上忙。

這一戰剛開始很激烈,基巴達戰士驍勇善戰,面對馬其頓方陣配合兩翼騎兵的進攻,打了幾場硬仗。但基巴達戰士的數量本來就不多,連續消耗之下漸漸抵擋不住,戰勢一旦轉折,馬其頓大軍的進攻便成摧枯拉朽之勢。

腓力二世先攻打基巴達,有很現實的考慮,因為基巴達同盟並不是一個利益共同體,只要打敗了強大的基巴達軍團,這個同盟中的其他城邦則可不戰而下。

基巴達同盟是依靠基巴達戰士強大的武力維持的,實際上是馬其頓人征服與奴役其它城邦的一種同盟。基巴達人的殘暴統治與壓榨掠奪,早就引起了同盟內部其他城邦的反抗情緒,基巴達軍團一敗,各城邦幾乎都是主動歡迎馬其頓大軍的到來。

馬其頓大軍一直打到了基巴達城下,已無退路的基巴達人誓死保衛自己的城邦、堅持血戰到底。如果強攻基巴達城的話,勢必傷亡慘重,還可能被雅倫人偷襲。腓力二世做了個決定——對基巴達的進攻到此為止,留下基巴達城邦,讓他們自生自滅吧!

基巴達城邦公民不事生產,完全以軍事征服為目的而訓練,靠征服與奴役其它城邦而生存。如今基巴達戰士折損了大部分,所征服的領地也全部失去,只剩下了他們自己的城邦。如果逼得太急,基巴達人在覆滅的威脅下會血戰到底,這對馬其頓也沒什麼好處。

馬其頓王國已經達到了戰略目的,瓦解了基巴達同盟,基巴達城邦就關起門來自生自滅好了。馬其頓已經佔領了希頓半島三分之二的疆域,小小的一座基巴達孤城對其再也構成不了威脅,殘存的基巴達戰士或許還有守城血戰的勇氣,但再也無力發起反攻了。

瓦解基巴達同盟,只留下一座孤城基巴達,腓力二世順勢調轉大軍攻打雅倫。這一戰與攻打基巴達不同,雅倫同盟是由經商貿易結合起來的利益共同體,腓力二世是以復仇者的身份而非解放者的身份出現的,因此對方的各城邦聯合而戰。馬其頓大軍需要一步步蠶食,而不能一戰而定。

腓力二世先沿海岸線攻佔了一個港口城邦,切斷了雅倫同盟一條重要的海上補給線,然後避開雅倫海軍又從內陸迂迴,一個城邦一個城邦的佔領。馬其頓越戰越強,雅倫同盟越戰越弱,最後只剩下了幾個重要的城邦,依託彼此之間的交通聯繫以及海軍支援苦苦支撐。

腓力二世並沒有急於求成,新佔領的疆域需要鞏固消化,馬其頓統一整個希頓半島的形勢已不可逆轉,他還要為下一個戰略目標做準備、組建更強大的馬其頓軍隊。

腓力二世領軍征戰,勝利的消息不斷傳來,而留在王都中監國的亞歷山大在眾臣的輔佐下,將日常軍政事務也處理的很好。他在新的疆域中募集兵源又組建了兩支兵團,這次他沒有再連續擔任軍團長了,而是把組建與操演新軍的任務交給了親信手下。

年輕的亞歷山大先後擔任過三個軍團的軍團長,他提拔起來的親信又組建了另外兩支軍團。這位王子很快又迎來了監國以來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每年一度的德爾菲神諭大典。如今腓力二世領軍在外征戰,將由亞歷山大代表馬其頓王國主持這次大典。

今年的德爾菲神諭仍然將由阿波羅神殿發布,主祭的地點在德爾菲的阿波羅神殿。

歷史的改變有一個過程,雖然馬其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