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創世紀 第281章 和平演變

穆芸終於聽明白那是一個什麼樣的神國,掩口道:「馬爾都克可真能想像,竟然開創了那樣的一個神國,依附於神國的神靈越多,他的見知就越廣大,理論上是無窮無盡的。」

阿蒙點了點頭說:「是啊,他在人間求證這種誓願,在神國中突破了此誓願的盡頭,我也經過了類似的求證,只是誓願有所不同,所以開創了我的天國。」

阿蒙與穆芸在天國中探討馬爾都克開闢了怎樣的神國,而人間諸事繼續。大流士駕崩,其子薛西斯即位,波茲帝國與希頓聯合王國仍然處於連綿不斷的交戰狀態。在希頓已被波茲征服的各個城邦,反抗活動也此起彼伏,波茲帝國由攻勢轉入了守勢。

馬爾都克已求證了他所追求的境界,接下來所發生的一切與他無關了,就連大流士之子、新的波茲帝王薛西斯,也不清楚波茲人崇拜的大光明神馬茲達就是馬爾都克的另一個身份。

隨著波茲帝國的擴張進程走到盡頭,其國策也開始轉變,對內統治日漸嚴苛,終於有一天,薛西斯下令焚毀了巴倫城的天神之門、拆除了馬爾都克神殿,只允許民眾信仰大光明神馬茲達,拜祭波茲人所信奉的光明聖火。

穆芸看著這一幕的發生,在天國中偷著樂,靠在阿蒙懷裡笑的花枝亂顫。大流士的兒子下令焚毀馬爾都克神殿,這在神靈看來確實荒誕搞笑。但是笑著笑著,穆芸的臉色又突然一變顯出了怒容,站起身來道:「阿蒙,你的族人竟然拆毀了我們的神殿!」

阿蒙也站起身來拍著他的肩膀道:「何必生氣呢?你剛才還笑馬爾都克,可是他遭遇的事情我們也同樣也會遭遇。」

穆芸問道:「難道你會高興嗎?」

阿蒙嘆息道:「無所謂高興不高興,我只是有點感慨,馬爾都克當年的預言印證了。果然是我的族人拆毀了我的神殿,沒有讓馬爾都克動手,也不是波茲大軍所為。」

阿蒙是埃居主神,羅德-迪克自不會下令拆除他的神殿,被拆除的是撒冷城中的那一座神殿,也是阿蒙最早的神殿。當年是阿蒙指引門徒創建了撒冷城,他摟著穆芸女神的那尊神像一直矗立在神壇之上接受民眾的獻祭,成了一種信念的象徵,怎麼又會被撒冷城民眾親手拆除呢?這就是人間世事的變遷。

馬爾都克曾經對阿蒙說過:「就算我的信眾佔領了整個天樞大陸,也不會幹涉撒冷城的信仰。但我要提醒你一件事,人們信仰神靈,並不是他們生下來就應該信仰,而是因為他們能從神靈那裡得到心靈的藉慰、或是以神靈名義實現自己的慾望。世事在變人心也會變,撒冷城的後人也會做出不同的選擇,到那時你恐怕會看著自己的神像傾頹。」(詳見本書224章「說撒旦誰是撒旦」。)

馬爾都克說這番話時不僅僅是以「馬爾都克」這個身份,還告訴阿蒙他有另一個名字叫「波旬」,也就意味著不論他以哪種身份降下的神諭或做出的指引,都不會幹涉撒冷城的信仰,神靈之間說的話自然會信守承諾。

波茲帝國先後滅了埃蘭、哈梯、亞述、巴倫等國,都克平原自然也納入了波茲龐大的疆域之中。撒冷城邦佔據了都克平原的北部,而南部是哈梯佔據的美索城邦與布達米亞城邦,哈梯滅國之後,波茲將美索、布達米亞、敘亞以及附近的幾個城邦合併在一起建立了敘亞行省。

撒冷城的地位一直很特殊,它事實上一直是獨立的,卻始終沒有在名義上宣布獨立建國,表面上是從屬於哈梯王國以及敘亞城邦存在。當哈梯王國被波茲吞併之後,它又從屬於新建立的敘亞行省。

撒冷城所控制的領地完全被波茲帝國所包圍,通商貿易也必須與波茲帝國進行,沒有別的選擇。撒冷城出產的物資除了自用之外,只能賣給波茲帝國各行省,撒冷城所需的物產,也必須與周圍各行省交換,繳納波茲帝國統一制定的稅金。

波茲帝國除了沒有向撒冷城指派總都之外,撒冷城的地位就相當于波茲境內一個相對自治的大型城邦,它也脫離不了波茲帝國而獨立存在。在喬治與林克隱退伊甸園、伊索與約書亞也相繼年邁之後,阿蒙離開撒冷城的時候,撒冷城的主要治理者是帝奇-周與尤西爾。這兩人對撒冷城的處境看的很清醒,主要政策就是保持現狀不變。

阿蒙當初離開都克鎮被放逐深山時,只有十四歲,當他最後一次出現在撒冷城民眾面前時,也只有二十多歲。以人間歲月計算,他如今應該有五十八歲了,世事已過去了很多年,而天樞大陸上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都克鎮的族人大多葬身於早年那場大洪水,倖存的六十餘人中,年紀最小的是大衛-所羅門,其次是阿蒙,再其次就是摩西。摩西比阿蒙大兩歲,而大衛-所羅門比阿蒙小了八歲。大衛在六歲那年被父親第一次帶出都克鎮到敘亞城邦見世面,恰好避過了那場大洪水,成了年紀最小的倖存者。

在阿蒙離開撒冷城之後,帝奇-周與尤西爾也相繼老去,大衛-所羅門成為了撒冷城的新一代統治者。梅丹佐曾指引大衛-所羅門本源力量,這個孩子非常聰明,不到二十歲就擁有了六級成就,但繼續進階卻用了很多年,接近四十歲成為城主時才突破七級成就。

大衛-所羅門也繼承了都克鎮族人千年沉澱的血脈精華,得到了梅丹佐指引的本源力量,他非常強大也非常聰明。但有些事是說不清的,資質更好或更聰明的人更容易領悟修鍊中的種種奧妙,但取得高階成就卻不能僅僅倚仗這些,否則世上的高階成就者不會那麼罕見了。

大衛在少年時期,很多方面表現的比少年的阿蒙還要出色,但在世間芸芸眾生中,很多方面條件比阿蒙更優越的人幾乎是數不勝數。相比較而言,大衛能夠突破本源力量的高階成就並成為撒冷城的領袖,已經是相當了不起了。

在帝奇-周和尤西爾的治理時代後期,撒冷城實際上進入了士師治理的時代,都克鎮的族人逐漸成為撒冷城的統治者、掌握了這座城邦的權力與財富。摩西所指引的十二士師中,有三人陣亡,有三人後來進入了伊甸園,其餘的人就在撒冷城中老去。

這些士師的資歷很老也很有權威,他們指引族人向著阿羅訶獻祭,並在城邦管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直至大衛成長起來。都克鎮新一代的族人也開枝散葉,後裔們不願意再提起代表罪民身份的都克鎮,只自稱是撒冷人——與阿羅訶立約、被神靈所救贖與賜福的撒冷人。

有老一代士師們的扶持,大衛-所羅門本人也極富才幹,不僅在撒冷人中建立了絕對權威,而且掌控了整個撒冷城邦,撒冷人所信奉的阿羅訶則逐漸取代了原先阿蒙神的地位。

這個結果有些令人意外,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是一種必然。想當年都克鎮族人倖存者只有幾十人,而當他們來到撒冷城時,城中的居民已有數千,看似不起眼。但是他們享有最肥沃的土地、繼承了族人的礦場,又在守護城邦的戰爭中立下過重要的功勛。

倖存的這一代族人可以說都很了不起,他們歷盡磨礪,終於在世代所承受的苦難命運中解脫的時候,不再需要親自從事艱苦的礦工工作,所爆發的是另一種智慧。他們不論是經營田莊還是從事商貿交換、借貸生意都做的非常出色,不僅是因為有資本與威望,更因為掌握了知識和資源。

力量與智慧也是祖先留下的財富,使得他們成為撒冷城最富有的人,姑娘們都願意嫁給撒冷人。他們有優越的條件,可以給自己的後人最好的教育和生活環境,甚至能掌握大路上好幾種語言與文字,逐漸人丁興旺,繁衍兩代人之後,這一支族人的數量已逾千。

撒冷城中其他民眾的構成主要有幾個方面:從深山中遷居而來的穴居野人或高原巨人、周邊各國的流浪探險者與流氓無產者、破產的手藝人以及失去土地的農民。這些人在各方面都無法與撒冷人比擬,別的不說,他們當中絕大多數人都不識字。

掌握財富與知識的撒冷人,也等於掌握了在城邦中向神靈獻祭的大權,代表了神靈的意志。人們的信仰不是憑空的,它會受到環境有意無意的必然影響,撒冷人掌握了經濟資源和政治資源,自然也就控制了傳播信仰的社會資源。

早年在戰場上萬眾一心召喚阿蒙神降臨的那一代撒冷城民眾逐漸故去,新生代逐漸成長起來,他們不擁有父輩的經歷,身處的是新的環境,跟隨撒冷人信奉阿羅訶的民眾越來越多。就在波茲帝國不斷擴張,將光明聖火燃遍大陸各地的時候,對阿羅訶的崇拜也在無息無聲中深入撒冷城民眾之心,漸成這座城邦信仰的主流。

可是這座城邦的主神殿還是阿蒙神殿,它矗立在城邦廣場的中央,顯得是那麼高大與宏偉。但是神壇上阿蒙摟著穆芸的神像,如今看來卻顯得有些輕佻放浪,不夠莊嚴神聖。撒冷城中也有一座阿羅訶神殿,但只修建在都克鎮族人最早聚居的地方,規模很小很不起眼,接受的獻祭卻越來越隆重。

這座城邦新一代的統治者們心中漸漸有了一個想法,希望以阿羅訶主神殿取代原先的阿蒙神殿。當老一代人還在世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