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後期鬥爭(1929年1月—1930年2月) 第十八章 邊界武裝鬥爭的持續開展

井岡山失守後,敵人對根據地實行軟硬兼施的辦法:一方面實行「三光」政策,殘酷殺害共產黨員、革命幹部;一方面又利用自首政策欺騙黨內外的動搖分子,散布謠言,製造混亂,致使邊界處於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在根據地失守後衝出敵軍包圍圈的邊界特委,停留在遂川邊境。由於遂川敵人力量雄厚,遂川黨的組織被破壞,邊界特委無法與各地黨組織發生聯繫,暫時失去作用。

這時,邊界各縣黨的組織也遭到程度不同的破壞。除永新縣保存完好外,寧岡、蓮花、酃縣、茶陵都損失不小,遂川只剩下了一個書記和幾個基層支部。

與此同時,各級政權組織也大部分被敵人打散了。地主豪紳紛紛向農民反攻倒算,奪回土地。「尚有蘇維埃和秘密組織的區域則為永新之小西江區,四、五、六區及西北特區,及東南特區與寧岡的一、二、四區。」

邊界的武裝力量也受到一定損失。其中遂川縣赤衛隊和酃縣赤衛隊,隨紅五軍突圍,遂川赤衛隊在中途被敵人打散,酃縣赤衛隊只有一部分返回酃縣,一部分則往資興十二洞去了。幸永新、寧岡、蓮花、茶陵縣的地方武裝無損失,他們與王佐部一起,堅持在深山密林之中與敵人開展游擊鬥爭。

在此嚴峻的形勢下,黨能否發生作用,是邊界一切工作的關鍵。1929年2月,為恢複邊界工作,邊界特委委員兼特委巡視員宛希先來到九隴山,召集寧岡、茶陵、永新三縣黨的負責人,召開三縣黨的聯席會議。會議成立了中共湘贛邊界臨時特委,以劉真、宛希先、朱昌偕為常委,朱昌偕為書記,統一領導邊界鬥爭和收容整理工作。

3月11日,原特委副書記陳正人歷盡艱辛,從遂川來到永新,會合了宛希先、朱昌偕。於是,13日在永新召集正式特委(即以鄧乾元為書記的特委)常委會議,決定3月14日在永新召集邊界特委擴大會。

3月14日,邊界特委擴大會議在永新召開。會議分析了邊界的形勢和鬥爭策略,決定:為了適應形勢,取消1928年12月產生的正式特委和1929年2月三縣聯席會所產生的臨時特委,成立新的臨時特委。新的臨時特委以朱昌偕、何長工、宛希先、劉真、陳正人5人為常委,劉宗義、王懷、龍超清、譚思聰為候補常委,朱昌偕為書記。新的臨時特委認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健全、改組和擴大各地黨的組織,積極深入地宣傳、發動群眾,發起日常的政治和經濟的鬥爭,在適當時候召集邊界黨的第三次代表大會,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到來。

在新的臨時特委的領導下,邊界的永新、茶陵、寧岡等縣黨的組織大部分很快健全起來,並開展了正常的活動和鬥爭。在此期間,特委溝通了與蓮花和遂川黨組織的聯繫,「邊界共有黨員不過3000人,黨員成分十九是農民,工人極少,臨時特委現正著手登記工作。」

臨時特委成立後,根據邊界地處偏隅,交通不便,與上級黨組織斷絕聯繫的情況,迅速著手與上級黨組織的聯絡工作。3月17日,臨時特委向中央江西省委、中共湖南省委寫了一個綜合報告,就邊界第三次反「會剿」情況、邊界目前的環境、會剿失敗後的應付、特委及邊界各縣黨的狀況、蘇維埃及赤衛隊情形、臨時特委目前的工作等九方面的問題,作了詳細的彙報。

在邊界臨時特委的領導下,邊界的各項工作又出現了勃勃生機。

1929年三四月間,蔣桂戰爭爆發。由於軍閥們忙於內部的爭鬥,駐守邊界的正規軍隊陸續撤走,只在永新縣留駐一個正規團。趁此機會,邊界臨時特委當即決定,將紅五軍李燦領導的第一大隊、袁文才王佐部與從永新、寧岡、蓮花、茶陵各縣抽調的武裝合編,組成湘贛邊界紅軍獨立第一團,下轄兩個營。第一營為袁王部隊,下設3個連,王佐為營長;第二營由各縣赤衛隊和紅五軍李燦的第一大隊組成,編為兩個連,李燦為營長。兩營共有槍400餘支。

邊界紅軍獨立第一團成立後,在邊界黨的領導下,對國民黨反動派、地主豪紳展開了英勇的反擊。第一營以大小五井為游擊中心,向遂川、酃縣、寧岡游擊;第二營以九隴山為游擊中心,向永新、寧岡、茶陵等縣游擊。在游擊活動中,「打了寧岡、礱市、古城之敵,繳獲茶陵和尚庄之挨戶團的槍支,擊散了永新隴田、路江之保安隊,打通了好些地方的工作,作了廣大的反苛捐什稅的宣傳,鎮壓了各地豪紳地主對農民殘酷的壓迫和剝削」。

紅軍獨立第一團的游擊鬥爭活動,使邊界的豪紳階級異常恐慌。時值蔣桂戰爭爆發,進剿正規軍隊開始撤走,他們急忙於4月底拼湊了一個所謂「茶、永、酃、寧四縣聯防」組織,「會剿」九隴山。結果,被紅軍獨立第一團打得一敗塗地,寧岡靖衛隊幾乎全被消滅。獨立一團共繳獲敵人槍支20餘支,俘虜10餘名,有力地打擊了豪紳階級的囂張氣焰。

紅軍獨立第一團打破了四縣聯防「會剿」後,收復了寧岡、蓮花兩縣割據區域,邊界工作開始恢複。至1929年5月,邊界各縣黨組織先後恢複和健全,併產生了新的領導機構,擁有:永新縣委(朱昌偕為書記);蓮花縣委(徐白沂為書記);酃縣臨時縣委(周禮為書記);遂川臨時縣委(王佐農為書記);茶陵特別區委(宛希先為書記);寧岡分為東南、西北兩個特別區委,直接歸特委指揮。

此外,永新的小江區、鄱梅、天龍山、綏遠等地,寧岡的三、九兩保,大小五井、小亞山等地都有了公開的蘇維埃政權組織;永新西北兩鄉的大部分區域也有了秘密的蘇維埃組織;蓮花、遂川、茶陵、酃縣都有公開的割據區域。

同時,各縣的地方武裝也相繼得到恢複與擴展。除編入紅軍獨立第一團的武裝外,各縣都有赤衛隊,擁有440支槍支。其中:永新200支,蓮花100餘支,寧岡50支左右,酃縣30支,茶陵20支,遂川5支。

井岡山根據地的武裝割據重新出現新的局面。

在邊界割據恢複之際,中共蓮花縣委書記劉仁堪,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1929年5月2日,蓮花縣大豪紳、靖衛團頭目李成蔭將劉仁堪押至縣城南門大洲審訊,威逼劉仁堪說出全縣共產黨組織、名單,交出紅色獨立團的槍支、彈藥,並施以酷刑,踩杠子,灌辣椒水,用鐵鏟烙等,劉仁堪堅貞不屈,守口如瓶,並抓住機會,向群眾宣傳共產黨的主張,揭露國民黨的罪行。李成蔭即指使靖衛團暴徒割去劉仁堪的舌頭。劉仁堪不能說話了,就用腳趾蘸著自己流下的鮮血,在地下寫了「革命成功萬歲」六個大字,最後壯烈犧牲。

1929年4月中旬,紅五軍在彭德懷、滕代遠的率領下,奉前委命令,經過近20天的一路拼殺,重新回到邊界。「在茨坪住了一晚,會見了王佐。」彭德懷從五軍中「撥了兩千銀元救濟老百姓」。茨坪和大小五井的男女老少,每人分得兩塊銀元。5月2日,紅軍到達寧岡茅坪,會見了李燦、何長工等人。

紅五軍的歸來,使邊界的力量頓增。井岡山根據地的民眾,一掃三次「會剿」的陰霾,再度激起勝利的信心。然而,紅五軍的回來,也同時引起了江西敵人的注意,即以兩團兵力迅速從永新開拔,深入我中心區域寧岡,企圖攻擊紅五軍。

為了配合紅五軍共同擔負恢複整個邊界政權的重大任務,討論和研究前委委託紅五軍帶來的4月13日向邊界特委介紹東固經驗的來信、湖南省委巡視員夏尺冰3月24日由平江給邊界特委負責同志的意見以及「六大」決議案,邊界特委「感覺到政治上有重新布置的必要」,加之原特委書記鄧乾元也已回到邊界,遂決定召開特委第四次執委會,重新布置今後的任務與工作。

湘贛邊界特委第四次執委會於1929年5月10日在寧岡古城舉行。參加會議的有特委委員、各縣黨組織負責人朱昌偕、宛希先、劉真、龍超清、陳正人、王懷、譚思聰等,紅五軍領導人彭德懷、滕代遠也參加了會議。會議由特委書記鄧乾元主持。

這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後期鬥爭中的一次極為重要的會議。會議全面分析了邊界的政治、軍事、土地問題及特委本身的工作。根據前委來信中介紹的東固根據地的工作經驗,針對邊界前段工作方式的教訓,提出了「邊界黨的指導機關,實由山上轉移山下平原、廣地(廣大群眾的城市或農村),由公開的形式轉變到秘密狀態兩種必要」的主張。同時,鑒於特委上屆執委許多不在邊界的狀況,增補了常委委員,產生了鄧乾元、劉天干、陳正人、劉真、譚思聰、滕代遠、彭德懷、朱昌偕、宛希先、朱亦岳、龍超清、王佐農、周禮、蘇瑞蘭等15人組成新的執委會。並改組了執委會常委,重新推舉鄧乾元、劉天干、陳正人、劉真、譚思聰5同志組成特委常委,鄧乾元任書記,劉天干任副書記,陳正人為秘書長,劉天干兼組織委員,劉真兼宣傳委員。特委的辦公地點遷至永新小江大灣村。

邊界第四次執委會擴大會議在軍事鬥爭及其策略方面有以下重要決定: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