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後期鬥爭(1929年1月—1930年2月) 第十七章 開拓新的革命根據地

紅四軍主力離開井岡山後,在毛澤東、朱德的率領下,踏上了出擊贛南的征途,3600多人沿著羊腸小道,冒著風雪疾進。部隊經遂川大汾、左安,在大汾殲滅前來堵截的一營敵人,跳出了敵人的重圍。爾後,部隊於1929年1月下旬進入了贛南地區的上猶、崇義。

湘贛「會剿」軍代總指揮何鍵發覺紅四軍主力離開井岡山南下,急電蔣介石,並報告對井岡山進行「會剿」的部署;同時,命令國民黨軍第七師二十一旅李文彬部、第五師第十五旅劉士毅部跟蹤追擊紅四軍。

紅四軍主力在毛澤東、朱德指揮下,採取盤旋式的「打圈子」戰術,避強擊弱,終於擺脫了重兵的追擊。1月22日,紅四軍攻擊大余縣城。24日,敵李文彬旅圍攻大余縣城,與紅四軍展開激戰。紅四軍由於長途跋涉,兵馬勞頓,倉促應戰,傷亡很大。為突出重圍,紅二十八團黨代表何挺穎身負重傷,幾天後夜行軍時又遭敵襲,何挺穎為國捐軀,獨立營營長張威亦不幸犧牲。

紅四軍離開大余後,折向「三南」地區(全南、龍南、定南),游擊安遠、尋烏等地。未期尋烏項山一戰,又與劉士毅部交手,因二十八團與軍部在前,三十一團尚未跟上,軍部幾位領導被敵圍困,陳毅被抓住,幸未被敵認出。他擊倒了兩個敵人後,才得以生還。在項山戰鬥中,紅四軍婦運科科長、朱德妻子伍若蘭為掩護軍部轉移,腿部受傷,不幸落入敵人魔掌。她受盡折磨後,堅貞不屈,2月12日被敵人殺害於贛州衛府里,年僅23歲。

部隊的連續失利,損兵折將,使毛澤東、朱德感到十分困惑、痛苦。由於總想擺脫敵軍尾追,部隊不可能紮下根來開展群眾工作,贛南群眾一時未能發動起來,紅軍如淺水之魚,處於十分被動的地位。值得慶幸的是,儘管部隊陷入困境,卻沒有一個人逃跑,更沒有一個人叛變。為扭轉局面,毛澤東、朱德率部折入瑞金。

2月10日,正是農曆大年初一,部隊來到瑞金大柏地。此時,贛敵劉士毅部仍緊追不捨。為了擺脫追敵、鼓舞士氣,毛澤東、朱德決定利用大柏地的有利地形,痛擊劉士毅部。部署停當後,部隊進入陣地,至下午2時左右,敵劉士毅部進入紅軍伏擊圈。戰鬥打至傍晚,雙方仍呈對峙狀態。第二天,紅軍發起凌厲攻勢,奮勇殺敵,終於把敵打垮,下午2時許大獲全勝,全殲被圍之敵。是役殲敵1500餘人,生俘敵正副團長肖致平、鍾桓以下800餘人(肖、鍾混入俘虜群中被釋放了)。

大柏地的勝利,極大地振奮了軍心,贏得了主動,是紅四軍轉戰贛南以來的首次大捷。敵李文彬部聞知劉士毅部慘敗,再不敢貿然追擊。紅四軍從此在贛南站穩了腳跟。

隨後,紅四軍為解井岡之圍,揮師寧都,接著又舉旗東向,進入吉安東固地區。是年2月20日,紅四軍與活躍在東固地區的由李文林、曾炳春、段起鳳等領導的江西紅二、四團在東固螺坑勝利會師。

「上有井岡山,下有東固山。」東固,是1928年4月間形成的贛西又一塊紅色根據地的中心。紅四軍與紅二、四團東固會師後,召開了隆重的慶祝大會。在慶祝大會上,毛澤東高度讚揚了李文林等領導的東固根據地的成就,說紅四軍是「鐵軍」,紅二、四團是「鋼軍」,東固山和井岡山一定會聯結起來,最後一定可以解放全中國。朱德在會上高度評價了兩軍會師的意義,並風趣地說,國民黨反動派天天喊打倒「朱毛」,「朱毛」卻越打越多,現在你們也成「朱毛」了。會師後,紅二、四團向紅四軍贈送了4000元銀洋和大批子彈,為紅四軍安置了300多名傷病員;紅四軍贈送了4挺機槍和1門迫擊炮給紅二、四團,並留下了毛澤覃等一批幹部,加強東固根據地的工作。

在東固,毛澤東、朱德等聞知井岡山失守的消息。毛澤東、朱德及紅軍將士都甚感沉痛。鑒於贛敵李文彬部正向東固逼近,金漢鼎部也對東固取進擊之勢,於是,紅四軍前委決定,把原定的固定區域的公開割據政策,改為變幻不定、變動不居的「打圈子」游擊政策,紅四軍沿閩、贛邊界向南轉移,拖住「追剿」敵人。

紅四軍在東固休整一星期後,於2月25日離開東固,出擊贛南、閩西。紅二、四團開赴興國等地游擊。

東固會師後,陳毅曾作詩吟道:

東固山勢高,峰巒如屏障,

此是東井岡,會師天下壯。

此後,紅四軍經永豐、寧都、廣昌,再折至瑞金壬田,在贛南、閩西的廣闊地區掀起了新的革命風暴。

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紅五軍衝出重圍後,冒著風雪,速向贛南疾進。

紅四軍在哪裡?誰也不知道,只得邊走邊尋。紅五軍經左安,過上猶,越崇義,渡章水,於1929年2月9日到達大余新城附近。此時,正是農曆除夕。而這時的紅四軍正在瑞金的大柏地。

紅五軍正在大余新城附近的村莊宿營時,贛敵劉士毅部聞訊從崇義向大余襲來。紅五軍部隊聽見槍聲,忙緊急集合,連夜開拔,向信豐方向轉移。爾後,又經安遠、會昌邊境,向於都開進,苦苦地尋找著紅四軍。

是年3月7日,紅五軍在於都黨組織和地方武裝的配合下,一舉攻克了于都縣城,全殲守敵一個正規營。這是紅五軍自井岡山撤離後的第一次勝利。但是,部隊也因一路征戰,減員十分嚴重。

紅五軍輕取於都城,使劉士毅驚恐萬分,不得不分兵來對付紅五軍。待劉士毅部趕來於都時,彭德懷已指揮部隊渡過於都河,退往城南的小密一帶。紅五軍在小密宿營時,又遭敵襲擊,黨代表滕代遠、參謀長鄧萍等負傷。為此,彭德懷決定在小密地區,將滕、鄧等傷病員安置下來養傷,並帶領部隊分散各處,發動群眾,補充兵員,籌措給養;隨後,遵照贛南特委的意見,紅五軍進佔安遠縣城,消滅了該城的反動武裝,繳獲了大量軍用物資。

對這段歷史,彭德懷在《往事回憶》中記述說:「為了免遭覆滅,我們便率領收容起來的六七百人,再加傷、殘、病、弱共千餘人,從井岡山腹部峭壁向南突圍,在左安又一次遭敵伏擊,突破重圍,經過數晝夜艱苦奮鬥才脫離了敵人的重重包圍(當時飢餓交迫的困境是無以形容的)。但是敵人仍繼續追擊、堵擊、側擊,我軍經崇義、安遠、會昌等縣境,約月余才到達興國之蓮塘、東村地區,找到了當地黨組織和二團。這時,在地方黨組織的幫助和群眾的掩護下,對於敵情比較明了,並且得到了兩天休息。在這次長途戰鬥行軍中,所部僅剩300餘人,從而也深深體會到了根據地的重要性。略加休整時,白軍劉士毅部又追逼佔領了蓮塘。我軍乘夜脫離了白軍追擊,而奔襲了於都城,消滅了劉旅留守部隊一個營和民團共約十餘人,待劉旅急轉回救時,我又轉移攻佔安遠縣城,消滅了該城民團數百人。當時,仍準備回井岡山,恢複湘贛邊區根據地,在安遠縣城的反動縣署搜得文件獲知紅四軍攻佔了長汀的消息。為了配合紅四軍的行動,我軍又北進佔瑞金(滕在於都負傷休養)。這時紅五軍部隊從300餘人,又發展到了700餘人。」

這樣,紅五軍隨即從安遠經會昌進佔了瑞金縣城。在此一面開展群眾工作,一面整訓部隊,相機和紅四軍取得聯絡。

紅四軍於3月上旬進入閩西長汀。3月14日在長嶺寨與敵郭鳳鳴一戰,大獲勝利,殲俘敵2000餘人,並擊斃了閩西土著軍閥郭鳳鳴,隨即佔領汀州城。在汀州,紅四軍補充了大量軍需,並在汀州附近進行了半個多月的分兵,對紅四軍的組織系統進行了改編,將部隊編成三個縱隊,爾後,回師贛南。

4月1日,紅四軍回到瑞金,在瑞金與紅五軍會合。兩軍重逢,洋溢著一片歡樂。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等兩軍領導人也為紅四軍、紅五軍在贛南會合感到欣慰。

1929年4月3日,前委在瑞金收到了由福建省委轉來的《中央給潤之、玉階兩同志並轉湘贛邊特委的信》,即「二月來信」。

中央的這封信是2月7日發出的。中央來信,向紅四軍前委介紹了當前的國際國內形勢,著意強調城市工作的重要性,對在農村的紅軍前途作了較為悲觀的估量。來信提出紅四軍必須分成小部隊的組織,「散入湘、贛邊境各鄉村中進行和深入土地革命」,以「避免敵人目標的集中和便於給養與持久」;並提出要朱德、毛澤東「離開部隊」,「速來中央」,說什麼「深信朱、毛兩同志目前有離開部隊的必要」,「兩同志得到中央決定後」,「應毅然地脫離部隊速來中央」。

毛澤東認為「中央二月來信的精神是不好的」,對中央來信中的悲觀論調不以為然。為此,專門召開了前委會議,討論中央來信。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滕代遠等都參加了會議。

前委會上絕大多數同志都深有同感,不同意朱、毛離開部隊。

根據前委會議大多數同志的意見,4月5日,毛澤東代表前委給中央寫了一封回信。信中旗幟鮮明地提出:「中央此信對客觀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