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曲折發展(1928年8月—12月) 第十一章 八月失敗與黃洋界保衛戰

井岡山鬥爭時期,湘贛邊界特委的組織關係是隸屬於中共湖南、江西兩省委雙重領導的,大政方針須請示兩省省委,只要兩方中的一方點頭首肯,才算合法,才能實施。

為此,毛澤東曾多次向中共湖南、江西省委報告,陳述建立以寧岡為中心的羅霄山脈中段紅色政權的計畫。據1928年5月2日毛澤東以工農革命軍第四軍軍委書記的名義在永新寫給中央的報告記載:「兩省邊界距離僅十餘里,兩省省委歷次管不到手,因同志的努力,黨的組織活動都在天天發展中。但從三月間周魯同志(湘南特委代表)來寧岡取消前委後,頓失中心,各自為政,起不良之現象。去年十二月前委會即有建議組織邊界特委,湘省委及中央最好另派得力同志來做書記,事實上毛同志任軍中工作很難兼職……現於吉安來信之後,大家意思即把特委組織起來,你認為如何?聽兄處明示。組織一定任組織,這以寧岡為中心、羅霄山脈政權之建立,黨之強有力,軍力去造就實在湘贛兩省之革命根據〈地〉之一。此理毛同志等業已累次呈明在案,由湘南特委轉湖南省委轉中央,多久未見奉准駁明文,間從安源市委來信中偶有湖南省委已核准的話,但並非省委明示。」

對於毛澤東建立以寧岡為中心的羅霄山脈中段政權的計畫,湖南省委的態度究竟如何?從現存的歷史文獻看,湖南省委是明確表示過同意的。1928年第一號所載《湖南省委來信》給毛部的指示說:「兄處部隊幾月來轉戰數千里,急需得一相當的時期休息與整理。如常此爭城奪池飄泊不定,完全是土匪式的流寇行為,極須加以糾正。目前應積極的,更加深入贛西、茶陵一帶的鬥爭,造成群眾的割據,作軍事的大本營。因此,目前根據地的所得,在事實上萬分必要。不過這個軍事大本營的造成,要在深入發動廣大群眾的基礎上面。我們的意見,目前兄處應以寧岡做軍事大本營,與贛西湘東茶陵一帶均互聯絡也!」可見湖南省委對毛澤東和邊界黨所呈報告,給予了明確同意的表態性答覆。

還有,1928年6月19日,《中共湖南省委給中共湘贛特委及紅四軍軍委的信》中又說:「以羅霄山脈為根據地的計畫,省委完全同意,而且前信亦如此指示。兄處應根據上列各項的指示積極的發展羅霄山脈周圍各縣的暴動,造成以工農為主力的割據局面。」

中共湖南省委的這兩次來信,明確表態「完全同意」湘贛邊特委關於「以寧岡為大本營的創造羅霄山脈中段政權的計畫」,這對當時的邊界鬥爭應該說是起了重要的積極作用的。但是,湖南省委的這種觀念卻並不牢固,對建立井岡山根據地的主張也不堅定。因此,當指示信發出一星期後,即1928年6月26日,中共湖南省委就改變了主張,並派代表杜修經、楊開明雙雙來到邊界,指令紅四軍離開大本營,「立即向湘南發展」,「留下二百條槍」,主力「殺出一條血路,向湘南資興、耒陽、永興、郴州一帶發展」,「以造成四縣的鄉村割據,對衡陽取包圍形勢」,而且要「毫不猶豫地立即執行」,聲稱這是「絕對正確」的方針。省委在指示信中還要求「澤東須隨軍出發」,特「派杜修經同志前來為省委巡視員」,「派楊開明同志為特委書記」,以改變湘贛邊特委領導,敦促執行省委指示。

對於湖南省委的這種指令性的強硬指示,毛澤東及邊界特委、紅四軍軍委很不理解、很為難。因之,毛澤東說:「湖南省委對於此間的行動計畫,六七月間數星期內,曾三變其主張。第一次袁德生來,贊成羅霄山脈中段政權計畫。第二次杜修經、楊開明來,主張紅軍毫不猶豫地向湘南發展,只留二百枝槍會同赤衛隊保衛邊界,並說這是『絕對正確』的方針。第三次袁德生又來,相隔不過十天,這次信上除罵了我們一大篇外,卻主張紅軍向湘東去,又說是『絕對正確』的方針,而且又要我們『毫不猶豫』。我們接受了這樣硬性的指示,不從則跡近違抗,從則明知失敗,真是不好處。」毛澤東:《井岡山的鬥爭》。

於是,當第二次信到時,邊界特委、軍委同湖南省委代表之間產生了一場激烈而又微妙的鬥爭。

紅四軍是留在大本營堅持鬥爭,還是按照湖南省委的指示兵下湘南?在這關係到紅軍和根據地存亡的關鍵時刻,毛澤東於6月30日晚上在永新縣城商會樓中,召開了湘贛邊特委、紅四軍軍委、永新縣委聯席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四軍軍長朱德,軍委書記陳毅,軍參謀長兼二十八團團長王爾琢,二十九團團長鬍少海、團黨代表龔楚,三十一團團長朱雲卿、團黨代表何挺穎;特委委員宛希先、譚震林;永新縣委劉真、王懷、劉作述、賀敏學、賀子珍等。6月30日同時抵達永新的湖南省委代表袁德生、杜修經也參加了會議。共約20餘人。《賀敏學同志的回憶》、《龍開富同志的回憶》。內部採訪資料。

20多位剛烈男兒圍桌而坐。會場上煙霧繚繞,氣氛十分壓抑。此時已是南方盛夏之際,不少人汗流涔涔。

會上,首先由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經傳達了湖南省委6月26日的指示。杜修經解釋了省委為何決定要向湘南發展的「理由」:因為中央把湘、鄂、粵、贛四省列為全國革命的中心,湖南是四省的中心,而湘南又是湖南革命的中心。只要整個湖南的局勢迅猛地向前發展,就可以促進全國革命的總爆發。

這顯然是過高地估計了革命的形勢和我們自己的力量,過低地估計了湖南敵人的勢力,是一種盲目樂觀和十分有害的「左」傾觀點。大家聽後紛紛發言,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朱德、陳毅、王爾琢等都認為:四軍主力去了湘南,留下的200多條槍,難以擔負保衛邊界的任務,根據地將會重蹈「三月失敗」的覆轍。因此,四軍主力不能去湘南,而應繼續留在邊界工作,創造以寧岡為中心的羅霄山脈中段政權。他們請求湖南省委重新考慮,收回成命。

杜修經、袁德生則強調:這是湖南省委的決定,下級應服從上級,毫不猶豫地執行命令。

毛澤東據理陳述了四軍主力不能去湘南的理由,認為,去湘南有百弊而無一利:第一,目前敵人仍處暫時穩定時期,湘敵勢力強大,四軍前去,必將是「虎落平陽被犬欺」;第二,四軍剛剛按湖南省委的上次指示安頓下來,深入土地革命,大力宣傳群眾,各縣的群眾均已起來,不能離開邊界;第三,湘南的經濟已破產,不及邊界籌款容易;第四,傷病員太多,移師會造成人心不安;第五,不去湘南非保守觀念,而正是借如今的形勢,矯正過去不太重視營造根據地中心區域堅實基礎的缺點;第六,寧岡地勢好,只要政策得當,完全可以與敵人進行長期的鬥爭。因此,毛澤東建議以四軍軍委、邊界特委名義起草一份報告,說明不能執行湖南省委指示的理由,請省委重新考慮。

毛澤東的意見和建議,獲得了絕大多數與會者的支持。

杜修經、袁德生見邊界的同志意見一致,頗為堅決,只好同意會議的主張。於是,聯席會議最後決定:不執行湖南省委指示,四軍繼續留在湘贛邊界活動,深入各縣工作,建立鞏固的根據地。

永新聯席會議上毛澤東、朱德、陳毅等人同湖南省委錯誤主張的抗爭,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堅持真理、實事求是的原則立場和革命風格。

永新聯席會議後的第五天,即7月4日,毛澤東獨坐在永新商會的一盞油燈前,代表邊界特委和四軍軍委起草向湖南省委陳述紅四軍不去湘南的報告,建議省委收回成命。這是一個下級公然抵制上級省委決定的報告,在黨內尚屬首次;因此,毛澤東顯得格外謹慎。這種「抗命」報告,必須講究策略,講究分寸,周密思考,仔細運筆。他寫道:

湖南省委:

袁、杜二同志於六月三十日同時抵永新,所攜省委通告及中央對湖南工作決議案均悉。

在省委兩信中所指示的前後頗不同,前者要我們繼續建設羅霄山脈中段各縣政權以為軍事根據地,不更變一個月前中央及省委的指示。後者要我們於攻永新後,沖往湘南以避敵人「會剿」及解決經濟上之困難。此間六月二十三日擊潰楊池生後,四軍已大部來永新,向蓮花、安福及吉安之西南端游擊,籌款並發起暴動。即於六月三十日夜上由特委、軍委、永新縣委開聯席會議討論省委來信,袁、杜二同志皆參加,決定四軍仍應繼續在湘贛邊界各縣作深入群眾工作,建設鞏固的根據地。有此根據地,再向湘、贛推進,則紅軍所到之處其割據方鞏固,不易為敵人消滅。

毛澤東根據聯席會上的發言和根據地的實際情況,以及湘贛兩省敵軍力量的對比,據理陳述建設羅霄山脈中段政權的重要意義和四軍不去湘南的主要理由,說理論理,綿密周至。

他列舉了六條理由:

(一)在四軍本身有許多習於流寇式的生活,極不喜住定一處艱苦的做群眾鬥爭工作,充滿紅軍冒險的遺毒。近一月來經多方洗刷,同時永新、寧岡二縣群眾已普遍起來,他們才漸漸死了心,懂得中央及省委上次主張建設寧岡大本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