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接管西安 鞏固新生政權

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鬥爭,從數十人發展起來的中國共產黨,終於戰勝了國內外敵人,在最後摧毀反動勢力的炮聲和人民群眾的歡呼聲中,迎來了人民共和國的誕生。1949年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最光輝的年份。

1949年5月20日,西北最大的城市西安解放了。雖然炮聲還在30里外隆隆震響,但西安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已莊嚴宣告成立,大街小巷遍貼軍管會主任賀龍司令員簽發的安民布告,接管工作全面、迅速地展開。賈拓夫作為西北局常委、西北軍政委員會委員、西北財經委員會副主任(主任為彭德懷)和西安市軍管會第一副主任、西安市委書記兼西安市市長,立即進入中樞,緊張地指揮城市的接管工作。

這時的賈拓夫,年僅37歲。儘管他以勝利者的身份,以奪取政權後西安市「最高長官」的地位,重新回到了他曾經處於地下、捨生忘死戰鬥過的地方,但他卻沒有一點時間和精力,去感懷如此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儘管黨組織和他本人對這個轉變著實下了一番工夫去準備,他和同志們對做好各項新的工作充滿信心,但撲面而來的千頭萬緒的事情,仍然壓得他和同志們喘不過氣來。勝利的自豪誠然在激動著他們,但新的嚴肅而又繁重和更加複雜的任務立即呈現在面前。他們沒有體味和欣賞自己勝利成果的餘暇,而是更加拚命地去奮鬥,更加勤奮而謹慎地去從事接管政權後的新的工作。這就是那一代共產黨人的命運和生活道路。中國革命的勝利和共和國建設的成功,正是在那一代人帶領人民如是奮鬥中獲得的。歷史告訴人們:如果領導者稍微鬆懈了自己的責任,或者在他們註定的生活道路上有些稍微偏離,哪怕是感到累了,要休息一下,那麼,悲劇可能隨時都會發生。應該承認和值得慶幸的是,老一代共產黨人,在那個時代,沒有些許疏忽他們的責任,國家和人民的大業,畢竟由於他們的努力和貢獻,已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實,早在1948年4月21日延安光復,革命聖地從蔣介石、胡宗南手中又回到共產黨和人民懷抱時,西北戰場解放軍即進入全面反攻階段,接管國民黨統治區的工作,特別是接管西安的籌備就擺上了中共中央西北局的議事日程。賈拓夫肩負起主持和組織這項新工作的任務。他先後多次召集會議,了解和整理出有關西安各方面的情況資料,親自草擬了接管工作計畫。1949年2月9日,賈拓夫向西北局上報了《關於準備接受西安的初步計畫》,得到西北局的批准。計畫包括八個方面,即:

(甲)西安情況的搜集和調查;

(乙)接受西安的政策研究與準備;

(丙)西安軍管會的組織與準備;

(丁)接受西安的幹部準備;

(戊)衛戍部隊的準備與訓練;

(己)入城幹部的訓練;

(庚)供給上的必須準備;

(辛)其他若干技術問題的準備。

這個計畫可謂相當周全而具體,比如,軍管會的組織配備和分工包括:政務處、財政處、農林處、金融處、工商處、企業處、交通處、後勤處、文教處、公安處、秘書處、衛戍司令部、市政府等13個部門,除明確規劃每個部門的任務內容外,甚至連每個部門的人數和從哪裡抽調都涉及到了。再比如,供給上的準備要求:「入城部隊及幹部均應自帶3天乾糧,以便在最初3天能有計畫地適當地解決供給而不破壞紀律。」「西安若以50萬人計,每日需糧600噸,需煤三四百噸,連同油、鹽、蔬菜等在內,至少1100噸以上。貿易公司擬組織花紗布、油鹽鹼、糧食及燃料四個公司以掌握物價,進行調劑。」「西安最大的困難為燃料,必須預先籌備,盡量保持同官(今銅川城郊)至咸陽鐵路不斷,以利運輸」等等。

2月28日,西北局常委會決定成立16人組成的接受西安準備委員會,賈拓夫任主任。4月份正式組建各接管組和幹部配備工作,5月12日印發了《入城紀律及注意事項》,5月18日正式任命賈拓夫為西安市委書記兼市長,5月20日任命了軍管會各正副處長和公共房屋管理委員會成員。5月20日解放軍先頭部隊攻進西安,軍管會人員23日進入,24日正式對外辦公。同時發布軍管會布告管字1號,宣布軍管會正式成立,主任賀龍,副主任賈拓夫、趙壽山、甘泗淇。至此,西安的接收工作全面展開。

賈拓夫進入西安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按黨中央的指示,迅速地穩定社會秩序,恢複各項生產。他們仿照陳雲接收瀋陽的經驗,「各按系統,自上而下,原封不動,先接後分」,使接管工作順利實現。對具體的接管工作及其場面在這裡不必贅述,然而,從農村根據地進入大城市,並要管理城市,特別是在沒有城市工作及管理經驗的情況下,又要面對敵人造成的嚴重破壞和殘餘勢力的負隅頑抗,所經歷的困難和複雜的鬥爭,卻是我們今天難以體會的。為了使人們對那一段歷史和那一代共產黨人的奮鬥能有一個簡略印象,我們想從賈拓夫於1949年7月20日寫的《西安市接管工作總結》和8月10日寫給西北局和彭德懷、賀龍、習仲勛的《西安市軍管會兩個月工作綜合報告》中,接錄一點內容:

接管工作總結中寫到:「西安五月二十日解放,軍管會領導機關二十三日人城,翌日宣告軍管會成立;二十六日起陸續公告成立市府、警司、法院、銀行等。接管人員三千五百人至二十七日到齊,隨即陸續出發進行接管。費時一月左右,接收工作大體告一段落。與接收工作同時,進行了復工、復業、複課及必要的改革、清查與整頓等管理工作。」

綜合報告中寫到:「接管與工作……進行過程一般較順利,政策上也未出大岔子(但小毛病不少),被接管單位,雖有先接後管、先管後接或接管並進之分,但一般均較迅速地達到復工、復業、複課,並開始了某些改革,生長著某些新的氣象。這次接管的經驗證明,事前的準備很有必要。由於我們在延安時曾對接管對象的分工及方法等,進行了調查研究和具體準備,就使我們能在接管中爭取到相當主動,避免了可能發生的嚴重混亂或錯誤。」

賈拓夫在綜合報告中,分別總結了接管與恢複工作、肅特清匪與治安工作、金融貿易工作、宣傳組織群眾工作、支前及一般市政工作的情況。值得一說的是,這兩份材料中,雖然反映出西安市接管工作取得的進展和成績,為以後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通篇沒有一句歌功頌德的形容詞和虛詞,卻嚴肅、誠懇地專題寫了兩個月工作的檢討,指出:領導方面雖執行了黨的政策,未發現大的錯誤,工作方針證明也是對的,但由於對具體工作應如何去做,思想和業務準備不夠,需在入城後緊張複雜的實際工作中逐漸摸索與解決,對全盤工作抓得不緊,發生了顧此失彼、茫無頭緒及某些無政府無組織現象,暴露出思想領導不夠,組織工作不強的問題;思想狀況方面,存在著關門主義和經驗主義的傾向,對群眾的積極性估計不足,發動依靠不夠。並指出這與一部分解放區幹部由農村轉入城市工作,一部分地下黨員由秘密狀態轉入公開環境這兩個轉變相聯繫。「應當承認,我們的管理能力和經驗確實不夠,黨外人士批評我們『會管軍不會管政,生活樸素,業務生疏』,是有道理的。」總結中誠懇提出「要善於團結有技術、有經驗、有能力的各種舊人員,並善於向他們學習,逐漸求得解決」。

我們引用這些內容,並不意味著西安城市接管工作做得不好。事實上,西安的接管是相當成功的。不僅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了預期的目標,順利實現了政權更迭,各方面工作很快奠定了基礎,而且,迅速走上了恢複和發展生產的道路,為整個西北地區的解放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僅舉一例就能說明問題:當時,為徹底消滅胡宗南軍隊,人民解放軍楊得志、周士第兵團需開赴前線,要求5天之內籌集5萬袋麵粉。由於西安各方面工作進展較好,3天就完成了任務。兩個月支前20萬袋軍面、軍糧及彈藥,按時組織鐵路運達預定地點;電訊、郵政基本上沒有停斷過,電廠在西安解放的第3天就開始供電,大華紗廠和鐵路運輸等重要行業也都在20天左右完全恢複生產,僅用2個月時間就完成了接管任務,打下了步入正規運轉的基礎。我們想說的是,賈拓夫在軍管兩個月的總結里,沒有報喜不報憂,不是做官樣文章,而是實事求是,從工作出發,全面地總結經驗和不足,這正體現了他和老一代共產黨人忠誠黨的事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兢兢業業,嚴於律己,謙虛謹慎,一絲不苟的革命精神。他們不好大喜功,不文過飾非,不固步自封。正是這些優秀品質,保證了黨的事業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無往不前,不斷勝利。賈拓夫也正是始終堅持著這些基本品質,所以,他本人在各種工作中和各種環境下,都能勝任,都得到承認和好評。現在回想起來,人們多麼希望共產黨人,特別是各級領導者們能永遠保持戰爭時期及共和國初建時期那種精神風貌啊!

敘述這段工作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