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病中吟」 遠離「階級鬥爭」談詩論詞

在養病的那些日子裡,胡喬木遵毛澤東之囑,除了「專事遊山玩水」之外,還「專看閑書,不看正書」。

他原本寫過詩,也就喜歡看詩。他對1962年6月18日《人民日報》所載郭小川的長詩《廈門風姿》發生興趣。

1962年9月6日,胡喬木致函陳毅、康生、談起了詩歌創作——

陳總、康老:

介紹你倆看一首詩——《廈門風姿》,這首詩除感情熱烈、文采富麗外,特別可注意的是一百六十行通體都用對仗(隔句對和當句對,略似駢賦)調平仄,每句押韻(北方流行的所謂十三轍的寬韻),章法嚴謹(每四行一節,每一大段一韻到底),雖然篇幅略感冗長,不無小庇,但用白話寫新式的律詩,究為詩史上的創舉,也是主席號召的在古典詩歌基礎上發展中國詩的一個認真的努力。這首詩發表已兩個月了,我也是由於報刊的推薦和電台的朗誦才找出來看的。因為您倆都關心這方面的情況,不揣冒昧,特以奉上,並請對所見不當之處予以指正。

敬禮

胡喬木

1962年9月6日

收到胡喬木的信之後,「元帥詩人」陳毅作了如下批語——

康生:

喬木同志送來郭小川長詩,請閱。我覺得郭小川在新詩人中是有前途的。喬木同志意見甚對,的確太冗長,不耐看。如何,請提意見。

陳毅

9月8日

翌日,康生作了如下批語——

已閱,甚好,確是創舉。「無韻律不成詩」,這是歷來的看法,讀此詩,心中甚喜,唯詞句尚欠精練,不知對否?

康生

9月9日

就在胡喬木談論郭小川的詩的那些日子,中國的歷史車輪在毛澤東的駕馭下越發向「左」。1962年9月24日至27日,中共八屆十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毛澤東發出了「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的號召。會議批判了「單幹風」、「翻案風」。

倘若胡喬木不請病假的話,他該為中共八屆十中全會起草公報了。也許,他還得根據毛澤東的指示,為《人民日報》寫上一篇「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之類的社論。然而,他如今卻在研究詩詞,遠遠離開那「階級鬥爭」的風雲。

就在中共八屆十中全會結束不久,各報大談「階級鬥爭」之際,他卻對杭州大學教授、詞學研究家夏承燾的兩篇談北宋辛棄疾的詞的文章發生興趣。兩文是上海《文匯報》所載《談辛棄疾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及《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胡喬木寫了這麼一封信——

承燾先生:

近讀大作談辛詞《水龍吟》一文,略有所見,寫上呈政。

詞中下片首兩句,先生以為反語,這種說法對幫助讀者了解稼軒抱負之不同凡俗,可能是好的。但作者原意果否如此,似尚有斟酌之必要。我國封建時代地主階級文人羨慕歸隱,幾成通例,雖豪傑之士如稼軒者亦不能免,此在辛詞中所在多有,即在與此作同一時期,用同一故實以示對張翰之嚮往者,亦屢見不鮮,所以這裡很可不必曲為之說。求田問舍云云,直承上文,只是深一層來宣洩自己的痛苦心情,蓋退既不能樂享林泉,進又不能報國救世,心非許汜,而跡則無以異之,坐視華年,冉冉以去,此真所謂大無可如何之曰,故欲紅中翠袖為之一搵英雄淚也(紅中翠袖解為離騷求女之意,亦失之鑿)。此詞用意本甚顯豁,先生一代詞學大師,豈待班門弄斧。意者或求之過深,將以現代進步觀點要求古人,解釋古人,遂不覺大義微言,觸目皆是。前之釋蘇詞「朱欄綺戶」句,殆亦生此耳。古人之進步,終不能如今人之進步,其於君臣男女家國出處之間,觀點徑庭,直不可以道里計。我們只要還古人一個本來面目,便是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的歷史主義的態度。這樣,古人留給我們的好東西,其價值並不因而減少,反是亦未必因而增加。私見如此,不敢自必,獻之高明,曾其或有一助手。書造口壁詞解釋很好,鄧廣銘先生考辨金兵實未追至造口,但宋後確曾逃經造口,謂與此詞起興全不相涉,現由似不能認為充足。

專此,即頌

著安

胡喬木

1962年12月13日

那時,胡喬木在研究辛棄疾的詞,也喜愛蘇東坡的詞,自稱「蘇辛之徒」。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