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大躍進」年代 在「不平常的春天」里

鄧小平對毛澤東作過這樣的評價:

總起來說,1957年以前,毛澤東同志的領導是正確的,1957年反右派鬥爭以後,錯誤就越來越多了。

作為毛澤東的政治秘書,胡喬木隨著毛澤東走過那些嚴峻的歲月。

跨入1957年,毛澤東開初的步子是正常的。

4月27日,中共中央發出了《關於整風運動的指示》,決定在全党進行一次以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為主題,以反對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和主觀主義為內容的整風運動。

三天之後,毛澤東致函胡喬木——

喬木同志:

此篇有用,請在《人民日報》上轉載。南京一篇,上海一篇,尚未轉載,請給我,寫上按語。

毛澤東

4月30日

毛澤東提及的「此篇」,即北京大學教授、著名遺傳學家李汝祺在1957年4月29日《光明日報》上發表的《從遺傳學談百家爭鳴》一文。

遵毛澤東之囑,胡喬木關照《人民日報》轉載李文,當時加上毛澤東所寫的「編者按語」:

「這篇文章載在4月29日的《光明日報》,我們將原題改為副題,替作者換了一個肯定的題目,表示我們贊成這篇文章。我們歡迎對錯誤作徹底的批判(一切真正錯誤的思想和措施都應批判乾凈),同時提出恰當的建設性的意見來。」

毛澤東將李文改題為《發展科學的必由之路》。

毛澤東重視李汝祺的文章,因為他在1957年2月作《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演講(最初的題目為《如何處理人民內部的矛盾》)中,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筆者訪問過李汝祺的高足談家楨教授,據告,遺傳學曾一度被打成「偽科學」,所以李汝祺《從遺傳學談百家爭鳴》一文引起毛澤東注意。

毛澤東還注意到1957年4月13日《大公報》的社論《在社會大變動的時期里》,囑令:「送胡喬木同志閱。可惜人民[日報]缺乏這樣一篇文章。」

毛澤東於4月26日致函胡喬木,批評了《人民日報》:「大公報、中國青年報的理論水平高於人民日報及其他京、津、滬各報,值得深省改進。人民日報社論不涉及理論(辯證法、唯物論),足見頭腦里沒有理論的影子,所以該報只能算是第二流報紙。」毛澤東這一批語,是寫在4月24日《大公報》報頭上,註明「喬木閱」。

毛澤東對《人民日報》的批評,促使胡喬木親自執筆為《人民日報》寫社論。

5月2日,《人民日報》列出胡喬木所寫的社論《為什麼要整風?》,從理論的角度,闡述了中共中央關於實行整風運動的意義。

那些日子,倒是被《大公報》的社論說中了——「在社會大變動的時期里」。在1957年5月15日,毛澤東寫了一篇極為重要的文章。此文最初題為《走向反面》,擬以「本報評論員」名義發表於《人民日報》。排出清樣後,毛澤東在文章上批了「內部文件,注意保存」八個大字,並把文章的題目改為《事情正在起變化》。既然是「內部文件」,署名也就相應改為「中央政治研究室」。這「內部文件」,直到6月12日,才印發「中央一級若干同志」,署名又改為「毛澤東」。

《事情正在起變化》一文,意味著大轉彎。此文直至收於《毛澤東選集》第五卷,才於1977年4月公諸於世——已是整整二十年後了。

毛澤東寫道:

「幾個月以來,人們都在批判教條主義,卻放過了修正主義。」

毛澤東以為:

「有一部分人有教條主義錯誤思想。這些人大都是忠心耿秋,為黨為國的,就是看問題的方法有『左』的片面性。」

也就是說,教條主義雖「左」,不過是方法問題罷了。

毛澤東又以為:

「共產黨的右派——修正主義者。」

「他們跟社會上的右翼知識分子互相呼應,聯成一起,親如弟兄。」

「右派大約佔百分之一、百分之三、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依情況而定。」

也就是說,修正主義,亦即右派,是立場問題。

毛澤東尖銳地指出:

「黨內黨外的右派都不懂辯證法:物極必反。我們還要讓他們猖狂一個時期,讓他們走到頂點。他們越猖狂,對於我們越有利益。人們說:怕釣魚,或者說,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現在大批的魚自己浮到水面上來了,並不要釣。這種魚不是普通的魚,大概是鯊魚吧,具有利牙,喜歡吃人。……」

這份在二十年後才發表的內部文件,表明了毛澤東下決心發動一場反右派鬥爭,而且採取「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的策略。

在他此文中所表露出來的「『左』是方法問題,右是立場問題」的思想,後來導致了寧「左」勿右,導致了中國的航船向「左」偏航,以致導致了那場「史無前例」的「文革」。

在毛澤東6月12日印發《事情正在起變化》之後,根據毛澤東的指示,胡喬木寫了《是不是立場問題》,於6月14日作為《人民日報》社論發表。社論強調了「堅決反對社會主義的右派分子」,是「立場問題」。

緊接著,6月22日,《人民日報》發表了胡喬木所寫的著名的社論《不平常的春天》。此文是經毛澤東審閱後發表的,毛澤東作了若干修改、補充。

胡喬木一開頭便寫道:

「1957年的春天,對於我國的政治界和知識界,是一段不平常的時間。」

胡喬木寫及:

「歷史是在鬥爭中前進的,人們的思想是在爭論中前進的。整風是不可避免的爭論,對資產階級右派的批判也是不可避免的爭論。現在有爭論,將來還會有爭論。」

他還寫道:

「在目前的爭論中,有些人難免不會想到天氣的寒暖。雖然立場之說還不能人人同意,但是立場不同,政治氣候的寒暖之感也不同,這卻是一個客觀的事實,在我們社會主義者看來,目前的天氣確確實實是一個大好春光的艷陽天。是的,這是一個不平常的春天……」

不言而喻,胡喬木談論天氣,顯然是針對費孝通教授1957年3月24日在《人民日報》所發表的《知識分子的早春天氣》。費孝通成了資產階級右派的頭面人物。

《不平常的春天》一文,被列為反右派鬥爭的必讀文件。這篇社論,在1957年曾是廣有影響的。

此後,胡喬木又接連為《人民日報》寫了多篇配合反右派運動的社論:

《這一次人民代表大會》6月26日);

《鬥爭正在開始深入》(7月8日);

《黨不能發號施令嗎?》(7月10日);

《在朋友問題上駁斥右派》(7月18日);

《用人可以不問政治嗎?》(7月23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