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為挽救經濟危局百計營謀 7.4 經濟調整要「傷筋動骨」

一曲「隆中對」,贏得滿堂彩。陳雲說,經濟調整要「傷筋動骨」。

除了尋找各種應急的辦法外,陳雲還在思考著落實調整方針、讓國民經濟走出困境的各種辦法。

當時,「大躍進」難以為繼,1961年1月中共八屆九中全會正式決定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面對經濟工作面臨的困難局面,財經部門雖然有最直接的感受,但囿於對經濟建設方針認識上的局限,不能跳出「躍進」的框子,因此也就不能正確分析形勢,只知道形勢很困難,心裡著急,又找不出克服困難的辦法,調整方針落實不下去,工作十分被動,受到中央領導人的批評。

陳雲也出了很多主意,如賣高價糖果、點心、炒肉片,搞出口基地保證出口爭取外匯,等等,雖然在改善市場供應、回籠貨幣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要解決全局性的問題,僅有這些措施是不夠的。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召開了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參加會議的有中央、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區黨委及地委、縣委、重要廠礦企業黨委和部隊的負責幹部共七千人,所以又稱七千人大會。這次會議的重要貢獻之一,就是在認識上前進了一步,初步總結了「大躍進」以來的經驗教訓,分析了工作中的主要缺點和錯誤,指出全黨當前的主要任務是調整。毛澤東在會上強調要發揚民主集中制,對前幾年的工作失誤承擔了責任,使黨內政治生活面貌有了改觀,初步使大家解放了思想,敢於直言。為調整方針的落實貫徹,為國民經濟走出嚴重困境打下了思想基礎。

陳雲對此評價很高。2月8日,陳雲在陝西省全體幹部會議上發言說,這次大會取得了非常大的勝利,不要估計低了。只要有勇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一條,堅持真理,改正錯誤,我們共產黨就將無敵於天下。

七千人大會以後,財政部門向中央反映,當年財政有二三十億元的赤字,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劉少奇決定專門召開政治局會議進行討論。這個會是在中南海西樓開的,由劉少奇主持。這就是「文化大革命」中受到猛烈攻擊的西樓會議。在這次會上,陳雲把自己一段時間來對於形勢的觀察和如何走出困境的思考,作了詳細的闡述。

對形勢的估計上,陳雲認為,困難還十分嚴重,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第一個也是最大的困難是農業減產,糧食不夠吃。

第二個大困難是,已經擺開的基本建設規模,超過了國家財力物力的可能性,同當時的工農業生產水平不相適應。

第三個嚴重困難是,鈔票發得太多,通貨膨脹。通貨膨脹的提法是非常尖銳的,也是非常刺耳的。但陳雲從實際出發,認為事實就是這樣。他說,現在的通貨膨脹,雖然根本不同於國民黨垮台前那種惡性通貨膨脹,但是,毫無疑義,也是一種通貨膨脹。這幾年挖了商業庫存,漲了物價,動用了很大一部分黃金、白銀和外匯儲備,在對外貿易上還欠了債,並且多發了六七十億元票子來彌補財政赤字,這些,都是通貨膨脹的表現。

第四個困難是,城市的鈔票大量向鄉村轉移,一部分農民手裡的鈔票很多,投機倒把在發展。

第五個困難是,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吃的、穿的、用的都不夠,物價上漲,實際工資下降很多。

看清了困難形勢,有利於對症下藥,找到克服困難的辦法。陳雲提出,要把10年規劃分成兩個階段,前一階段是恢複階段,後一個階段是發展階段。

恢複階段的時間,陳雲考慮,從1960年算起,大體上要5年。

陳雲提出把10年規劃分兩個階段的說法,雖然沒有人提出異議,但他提出恢複需要5年時間的意見,有人認為太悲觀了,後來又被說成是「右傾保守」,泄了氣,受到了不公正的批評。最後實際卻表明,陳雲的估計驚人地準確。

在這個講話中,陳雲還提出了一系列的具體措施,如:繼續動員城市人口下鄉;在保證基本生活資料不漲價的基礎上,採取賣高價點心、糖果等措施,回籠貨幣,制止通貨膨脹,打擊投機;增供大豆、多造海船增加水產供應等,儘力保證城市人民的最低生活需要;用增加對種植經濟作物的農民的口糧供應、增加化肥和農機具等農業生產資料的生產供應等辦法,把一切可能的力量用於農業增產。

針對工業和農業的比例關係嚴重失衡的問題,陳雲要求計畫機關把主要注意力,從工業、交通方面,轉移到農業增產和制止通貨膨脹方面來,並且要在國家計畫里得到體現。陳雲說,增加農業生產,解決吃、穿問題,保證市場供應,制止通貨膨脹,在目前是第一位的問題。年產750萬噸鋼,2.5億噸煤,也是重要的,但這是第二位的問題。在不妨礙增加農業生產和制止通貨膨脹的前提下,能搞到這麼多鋼和煤,當然很好;如果有所妨礙,搞不到這麼多也可以。

要增加農業生產和制止通貨膨脹,只靠國務院的農林辦公室和財貿辦公室是不行的,主要要靠計委、經委等綜合機關,在國家計畫中把這些事情擺到頭等重要的位置。陳雲說,毛主席早就提出,國民經濟的發展必須以農業為基礎,必須按照「農輕重」的次序來安排計畫。現在,必須研究我們的計畫工作和經濟工作,怎樣才能切實地體現這個精神。

陳雲的這個講話,把當時面臨的主要困難、克服困難的條件和辦法作了透徹的闡述,使人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都表示完全贊成。劉少奇並請陳雲在國務院全體會議上,更充分地講一講,讓參加國務院會議的全體成員都了解我們的經濟情況,了解方針政策。

1962年2月26日,國務院各部委黨組成員會議在北京召開。陳雲將在西樓會議關於經濟形勢和對策的講話內容,展開作了進一步闡發。他的講話不斷被全場的熱烈掌聲打斷。陳雲越講越起勁,身上出汗了,就自己脫去上身的毛衣繼續講。

陳雲提出的克服困難的辦法,既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空洞承諾,而是條條實在,著著可靠,既行得通,又便於具體操作。到會的部長、主任等各部門的負責人聽了,都抑止不住高興的心情,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一致認為,困難可以克服,希望就在眼前,所以完全自發地一而再、再而三地熱烈鼓掌。

西樓會議和國務院各部委黨組負責人全體會議後,中央決定恢複中央財經小組,統管經濟工作。4月19日,中央作出決定,由陳雲擔任中央財經小組組長,統管全國財經工作。

1962年3月7日,中央財經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陳雲在會上講話,對他在西樓會議上提出的辦法,進一步具體化,並有所發展。

陳雲此時身體十分虛弱,醫生要他長期修養。陳雲赴華東休息後,領導貫徹執行以調整為中心的「八字方針」的主要責任,就落在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等的身上。陳雲也儘力做一些工作。

中央財經小組根據陳雲意見起草《關於調整1962年計畫的報告》,建議對耗煤過多的小企業(主要是10萬個小高爐)和大部分沒有前途的地方建設項目實行「關、停、並、轉」,並對關停的企業和建設項目要「拆架子、收攤子」,以便在1961年已經精減1000萬城市職工的基礎上,1962年再減少1000萬,回到農村加強農業生產戰線,使大減產的農業有力量支持已精減的城市職工生活。

報告起草完畢並經周恩來審查修改後,周恩來叫薛暮橋把草案帶到杭州去徵求陳雲的意見。這時陳雲的身體仍很虛弱,每天只能談2個小時,分3天報告完畢,他完全同意草案所提出的意見,要薛暮橋把他的意見轉告總理。

根據陳雲的意見進行部署後,經濟調整工作很快就有了成果。1962年工業生產發展速度比上年降低16.6%,產鐵量比上年減少476萬噸,鋼產量減少200多萬噸,基本建設投資比上年減少56億元。陳雲建議出售高價糖果、點心,開高價飯館,後來又出售部分高檔的高價商品作為補充,並藉此回籠貨幣,穩定物價。此後三四年間靠出售高價商品共計多回籠貨幣50億元,相當於1961年貨幣發行總額125億元的40%,為物價穩定創造了條件。

在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經濟調整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在1964年底召開的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周恩來正式宣布,調整國民經濟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整個國民經濟將要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