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黃土高原上的「紅色掌柜」 1.4 要當掌柜,不要當出納

總結一年來的風風雨雨,陳雲告誡大家:要當掌柜,不要當出納。出色的財經才幹,得到了毛澤東的首肯。

由於以發展生產解決財政困難的辦法的成效,由於農產品和工業品生產的增加,加上貿易、金融管理的改善,經過一年的努力,邊區金融和物價基本穩定。在這種好轉的形勢面前,一些幹部難免產生鬆懈。各單位都伸手向邊區政府要物資,而且拿得多,拿得快。

陳雲十分警惕。1944年11月25日,陳雲在西北局座談會上說:要避免在明年一二月份發生金融波動。在大公與小公的關係問題上,要堅持小公絕對服從大公的原則。財經辦事處要有不做「好人」做「惡人」的精神,就是不能讓大家隨便拿。

這年10月和11月間,由於邊區一些機關、部隊「小公」的生產經營,使邊區財政墊支法幣4萬萬元,摺合邊幣34萬萬元。陳雲馬上指示,停發他們的經費,並指示鹽業公司停止屯鹽,藉以收縮邊幣,穩定金融。停發經費就得準備挨罵,陳雲說:這不要怕。天下大亂,不如天下小亂,這樣金融才得以穩定。

財經工作是一種事務性非常強的工作,陳雲並沒有沉緬於事務中。他是一個注重從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提高的人。為了進一步做好財經工作,陳雲認真總結了一年來的工作經驗。1945年2月1日,他就此在陝甘寧邊區財政廳工作檢討會上作了報告。

陳雲首先實事求是地指出,「財政廳及各局的同志是努力的,工作是做得好的。」但另一方面,他指出,財政工作還有問題,就是工作比較被動。這有三個原因:一是有盲目性;二是存在實際困難;三是主動性不夠。第一條是主要的。

陳雲認為,要真正克服工作中這些缺點,擺脫被動狀態,就有一個對待工作的態度問題、責任心問題。他說:

「我們是『掌柜』態度呢,還是出納態度?每一個同志,局長、科長、科員,都要有『掌柜』態度,當家的態度,應該把責任心提高到這個程度。這不是一個小問題,而是主動或被動的問題。」

由於正確安排了邊區的財政、金融、貿易,邊區金融物價繼續保持了穩定,生產繼續保持大發展勢頭,積累起了相當雄厚的家底。這種情形,與前幾年邊區金融物價不斷波動形成了鮮明對比,更與國統區物價飛漲、經濟蕭條形成了鮮明對比。陳雲的財經才能,得到了廣泛的好評。

1945年4月,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最後勝利的前夜,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中國革命走的是鄉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到中共七大,中央已經考慮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城市。4月24日,毛澤東在七大的口頭政治報告中指出:「現在要最後打敗日本帝國主義,就需要用很大的力量轉到城市,準備奪取大城市,準備到城市做工作,掌握大的鐵路、工廠、銀行。那裡有成百萬的人口,比如北平有一二百萬的人口,保定、天津、石家莊的人口也很多。把重心轉到城市去,必須要做很好的準備。」

5月9日,陳雲在中共七大作大會發言,提出一個建議:現在我們快要由鄉村轉到城市了。陝甘寧邊區有的部隊出發時,把一些東西糟蹋了,浪費了。這些東西是我們勞動創造的。將來進城時,要把農村家務保持好,還要保存好城市機器。那時的城市是經過八年抗戰、經過大反攻、破壞相當嚴重的城市。同志們到了城裡,千萬別把機器搞壞了,沒有機器,恢複經濟會很困難。

陳雲的意見,給毛澤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認為陳雲懂經濟。5月24日,他向大會報告七大中央委員會選舉方針時說,不一定要求每個人都通曉各方面的知識,通曉一個方面或者稍微多幾個方面的知識就行了,把這些人集中起來,就變成了通曉各方面知識的中央委員會。「比如現在經濟建設才開始,將來還要搞大工業,陳雲同志講不要打爛機器,搞大工業我們相當生疏。為什麼這次大會提出不要打爛機器這樣一條呢?因為我們在這方面還沒有知識,從前因為沒有知識就打爛過,我們進過城,把玻璃打爛了,把機器也打爛了,因此才提出不要打爛機器的問題。」5月31日,他作七大結論報告時,又再次講到:「我當了幾十年共產黨員,過去沒有學會搞經濟這一條,沒有學會就要承認,現在就要學。陳雲同志講,進了城市不要打爛機器,這就有一個學習問題,不學會還是要打爛的。抓到機器,抓到工業以後怎麼辦?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從毛澤東一年多前派做組織工作的陳雲,轉而從事經濟工作的事實來看,毛澤東對陳雲懂經濟的看法,不僅僅是對他這一預見性建議的讚賞,更是對陳雲一年多來成功領導邊區財經工作的肯定。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