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與蔣介石鬥智斗勇 彭德懷臨危請纓

兩萬部隊,既要對付胡宗南的23萬精兵,還肩負著保衛黨中央、毛澤東安全的重擔,誰來當這陝北戰場的總指揮呢?

中央書記處的五位書記都在想這個問題。當時賀龍是陝甘寧晉綏聯防司令。有人提議賀龍。

但毛澤東想到的是:晉綏正在整黨、整軍、土改,賀龍正在忙那邊的事,一時抽不出身來,再說,作為陝北的大後方,晉西北也需要他。

就在此時,彭德懷出現了。他說:大敵當前,現在陝北的幾個旅,加上後勤人員、地方部隊,也不過2萬多人,應該有一個統一指揮。「在賀司令員未來延安之前,陝北的部隊是否暫時由我來指揮一下」。

毛澤東用徵詢的目光望望朱德,望望周恩來,也望望劉少奇,似乎有幾分得意。他不由得想起了長征途中自己寫給彭德懷的一首六言詩: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

誰敢橫刀立馬,惟我彭大將軍。

任弼時則更是喜形於色。把他們幾個人剛才在彭德懷後面議論的老底都揭發出來:「剛才主席還讓我準備一個腹稿,先國際後國內,再講到中國命運,先馬克思列寧主義,後黨的組織紀律,再講黨員的責任,動員你挑起保衛延安的重擔,沒想到你彭大將軍是主動請戰。」

毛澤東站起來,動情地握著彭德懷的手:「你這是臨危請纓啊,每當危難的時候,你總是把重擔往自己肩上挑,很叫人佩服。」停了停,毛澤東略帶歉意地說:「只是我們的家底太薄,給你這個新上任的司令官人太少了。」

彭德懷說:「人是少了一點,可當年我們紅軍初到陝北,人不過1萬,敵人有30萬,不是也打勝了嗎?人少點不可怕,問題是我這司令員能不能為這兩萬英勇的將士作出表率!」

3月16日,中央軍委宣布:撤銷陝甘寧野戰集團軍番號,成立西北野戰軍,彭德懷任司令員兼政委,習仲勛任副政委。

就這樣,彭德懷率兩萬子弟兵與10倍於己的兇惡敵人擺開了擂台。在青化砭牛刀小試,即大獲全勝。

青化砭在延安東北50里遠的蟠龍川中,一條公路沿川北上,經蟠龍、羊馬河到瓦窯堡,公路兩側是連綿起伏的山地。彭德懷視察後,決定在此布下口袋,利用胡宗南急於找我軍主力決戰的心理,引他上鉤。

機會很快來了。3月21日晚,野戰軍電台截獲並破譯了胡宗南發給三十一旅的電報。電報中,胡宗南令三十一旅向青化砭前進,建立據點,限24日到達。

左二)、習仲勛(左三)等在青化砭戰役的前沿陣地上彭德懷馬上向毛澤東報告消息,調兵遣將,讓留在延安西北方向的獨一旅二團二營,造成一種大部隊撤退的聲勢,把敵人主力「牽」到安塞一帶,同時命令其他部隊於23日前,集結於青化砭東西兩側隱蔽,準備殲滅敵人三十一旅。

23日拂曉,各主力部隊進入伏擊陣地。可是,指戰員們伏在冰凍尚未融化的陣地上從天明等到中午,中午等到晚上,未見敵人的蹤影,不禁議論紛紛:

「是不是消息泄露了?」

「怕是情報不準吧?」

「胡宗南會不會變卦啊?」

下午6時,彭德懷命令部隊撤出陣地休息。

在野戰軍司令部里,野戰軍的領導們也在熱烈地議論著。彭德懷背手踱著,耐心地聽了大家的意見,最後他自信地說:「老根據地的群眾是不會告密的,情報也不會錯,敵人一定會來的,胡宗南雖然是個草包,但他的主力部隊由延安西北上安塞,需要派兵保護其側翼安全,這一點軍事常識,他還是有的,不然怎麼能混一個陸軍上將當呢?何況,他有大炮、坦克、汽車,又想捕捉我的主力,這陝北惟一的一條公路,他能不走嗎?他一定要來。」

大家都對彭德懷的分析深表折服。

彭德懷停了一下,接著非常嚴厲地說:「明天照常執行伏擊,認真準備,嚴格做好偽裝保密,不要因為敵人一兩次不來而鬆懈戰鬥準備,貽誤戰機!」

第二天凌晨4點30分,各旅重新進入陣地。

天剛麻麻亮,敵人果然來了。三十一旅先頭部隊進入「袋口」房家橋。兩架敵機貼著樹梢低空飛行偵察,繞了四圈,向東北飛去。20餘名便衣和一個連的兵力在公路兩側山地上散開,搜索前進。大部隊成行軍縱隊推進,山炮、迫擊炮、重機槍穿著炮衣、槍衣捆在騾子背上,絲毫沒有戒備。

一小時後,敵前鋒行至青化砭,後衛過了房家橋,完全進入「口袋」。

兩顆紅色的信號彈騰空而起,二縱隊首先扎住了「袋口」,新四旅接著封住「袋底」,三五八旅和教導旅東西夾擊,紅旗飛舞,號聲嘹亮,密集的火力傾瀉而下。敵三十一旅被壓縮在長7公里,寬230米的溝里,前不能進,後不能退,躲沒處躲,藏無處藏,首尾不能相顧,上下失去指揮,亂作一團。又1小時47分後戰鬥結束,三十一旅直屬隊及九十二團2900人被全殲。旅長李紀雲怔怔地望著像飛將軍一樣出現在他面前的解放軍戰士,目瞪口呆。

這次戰鬥打得非常快速,乾脆利索,子彈消耗省,繳獲多,當時被新華社稱為「模範戰例之一」。

戰鬥結束後,彭德懷興奮地說:「敵人氣勢洶洶,貌似強大,可是在眼前這小小的戰場上,我們以絕對優勢兵力壓倒了他。在具體戰鬥中,就得殺雞用牛刀!」

「我們應當相信人民,我們應當依靠人民。」在總結這次戰鬥時,彭德懷高度讚揚了邊區群眾的作用,他說,「古人寫信,信封上寫『如瓶』兩個字。邊區群眾對敵人真是守口如瓶啊。青化砭這一仗,要不是在陝北,是很難打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