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延河之濱群星璀璨 第六任領導集體的勝出

6月19日,中共七屆一中全會召開,選舉產生了新的中央領導班子,推舉:

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陳雲、康生、高崗、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張聞天、彭德懷為中央政治局委員;

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為中央書記處書記;

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書記處主席。

從此,以毛澤東為首,朱、劉、周、任參加的中央領導核心正式形成。在黨的歷史上,他們是第六任領袖集體,後人稱之為第一代領導集體。

這源於鄧小平1989年5月的一次談話。他指出:「從毛劉周朱開始,中國共產黨才真正形成了一個穩定的成熟的領導集體。以前的領導都是很不穩定,也很不成熟的。」

那些很不穩定、也很不成熟的領導包括:

第一任是「造反秀才」出身,被譽為「五四運動時期的總司令」、「中國的列寧」的陳獨秀;

第二任是受命於危難的革命知識分子瞿秋白;

第三任是在共產國際「幹部工人化」傾向下,選擇了帶有江湖習氣、識字不多、缺乏政治常識的工人向忠發;

第四任是由共產國際育苗培植的王明、博古;

第五任是帶有強烈過渡性質的「明君」張聞天。

這些領袖無疑都曾為中國革命作出過貢獻,但由於他們自身這樣那樣的缺點,最終都未能擔負起中國革命的重任,使黨的事業遭受挫折,屢起屢仆。

第六任領袖集體大多是從山溝里冒出來,在農村革命根據地孕育和錘鍊出來的新一代領袖人物,是在黨走向成熟的歷史時期形成的。他們是共產黨內最優秀、最有才華的人物,並且各有特點:

毛澤東善於掌握大局,知道在什麼情況下應該掌握什麼原則,並善於集中大家的意見;劉少奇尖銳鮮明,對新問題感覺靈敏,看問題常常一針見血,能獨立打開工作局面;周恩來機敏靈活,善於團結大多數,由於早期在黃埔軍校工作的經歷,在國民黨和民主人士中有廣泛聯繫,組織能力強,對於中共打開外交局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朱德在軍事領袖中的威望和在軍事方面的才幹也是領導集體中不可缺少的資源;任弼時與共產國際有良好的關係,而且他性格沉穩,工作細緻,中共中央辦公廳的許多工作都是由他來處理的。

這五個人以各自的優勢,互相配合,成為黨的歷史上成熟穩定的領導集體。他們脫穎而出後,導演了一出出中國歷史上無與倫比的輝煌劇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