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延河之濱群星璀璨 歷史呼喚中共召開已期待17年的七大

1945年是很不尋常的一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法西斯分子踐踏歐亞各地,把人民淹滅在硝煙、血光之中。歷史的車輪進入1945年的時候,斯大林的軍隊不僅已打破了希特勒的「巴巴羅薩計畫」,而且已跨過波蘭和波羅的海各國,直搗法西斯老巢。在蘇軍的幫助下,北歐東南歐各國紛紛起而抗擊德寇,解放了自己的祖國。英美盟軍於1944年6月在諾曼底登陸後長驅直入,進抵萊茵河,向德國腹地挺進。世界及法西斯戰爭已處於最後勝利的前夜。

中國的抗日戰爭也已經露出了勝利的曙光。中國駐印軍和1944年5月出征緬北的中國遠征軍節節勝利,於1945年1月28日在緬甸邊陲的芒友鎮舉行會師典禮。中印公路在被日本封鎖了三年之後亦在此日恢複通車。一支滿載著汽油、軍火和各種大炮的汽車運輸隊,駛過長滿雜草和小灌木的公路向中國境內進發。這打破了日本對中國的全面封鎖,把中國的大後方同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緊緊連接在一起。

這令四萬萬中國人雀躍歡呼!中國境內的軍隊也在醞釀反攻。

在延安的毛澤東等中共領導人為中國遠征軍的勝利拍手稱快。《新華日報》用很大篇幅讚揚、歌頌中國遠征軍的功績。

勝利的喜悅鼓舞著毛澤東。1945年元旦和春節期間,他以少有的輕鬆同延安人民共度佳節。

他參加元旦幹部晚會,出席棗園春節聯歡午餐。大年初一,他又給棗園人民拜年,在鄉政府的小會議室給鄉親們遞紙煙,敬年酒;給孩子們抓瓜子,散花生,親切地拉著鄉親們的手問長問短。

然而,毛澤東沒有為即將到來的勝利陶醉,因為勝利的曙光不等於勝利的現實,抗戰的勝利不等於共產黨的勝利。他在探索著、思考著如何將可能的勝利變為現實的勝利,如何在打敗日本侵略者後,將百餘年來受殖民者壓迫的舊中國變為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新中國。在勝利的前夜,為迎接和組織抗日戰爭的勝利以及民主革命在全國的勝利,毛澤東意識到必須召開耽擱多年的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共六大是1928年在莫斯科召開的。從1928年到1945年,時間相距17年。人們期待了17年。早在1931年1月召開的六屆四中全會上就提出要召開七大。在1930年12月寫成的《中共四中全會決議案》中,把召開七大,總結經驗教訓,通過黨綱和其他文件作為「最不可延遲」的任務。但是當時戰事連綿,在上海的中共中央處境困難,中央蘇區屢遭國民黨圍剿,生存第一,根本無法召開七大。

1937年,國共實現了第二次合作,共產黨首腦中樞遷入延安,並有了較穩定的環境。於是月舉行的政治局會議決定,1939年年內召開七大,並初步規定了七大的主要議事日程,成立一個以毛澤東為主席,包括王明、朱德、周恩來等25人的準備委員會。但由於嚴重的抗戰壓力,這個委員會未能進行預期的工作。

1938年9月至11月間召開的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作出了《關於召集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決策議》,決定加緊完成準備工作,在較短的時間內召開七大,代表名額定為360人。

1939年6月、7月,中央書記處先後向各地黨組織發出兩個關於如何選舉七大代表的通知,並要求9月1日前選出代表待命。但是很快由於國民黨實行反共摩擦,日寇又加緊對解放區的掃蕩,形勢驟變,迫使計畫召開的中共七大再度延期。

後又曾提出在1942年、1943年召開七大,均因條件不成熟而未果。

整風運動,全黨對黨的歷史上的一些重大問題逐漸取得一致看法,為黨的七大召開作了重要準備。

1944年5月19日,中共中央為召開六屆七中全會發出通知說:「為著手進行七大準備工作,決定召開七中全會。決定於5月21日召開七中全會第一次會議。」這樣,召開七大才實實在在地提上了日程。

5月21日下午2時,七中全會第一次會議正式舉行。會議提出了七次大會的議程是:毛澤東作政治報告;劉少奇作組織問題和修改黨章的報告;朱德作軍事報告;周恩來作統一戰線問題的報告和公開講演;任弼時作黨的歷史問題的報告;選舉新的中央委員會。

此外,還準備聽取華北、華中、西北等幾個有代表性地區的工作報告。

經過10個月的努力,七大的各項準備工作逐步就緒。中共中央於1945年3月21日召開全體會議,通過了為七大準備的政治報告草稿和黨章草案。

3月21日,中共中央對七大的議程作了重要的變更,將關於黨的歷史問題的報告改為由七中全會討論形成決議,七大的報告及有關大會發言和討論中不再涉及歷史問題。

其原因有二:一是便於使大會集中精力,同心同德地討論當前的政治和軍事問題,即走民主團結的路線,爭取實現民主的聯合政府,打敗侵略者,建設新中國。二是六中全會以來的年間,特別是黨的四中全會到抗戰前的時期內,中央領導路線不斷出現錯誤,使黨的事業遭受慘重損失,許多同志遭受打擊,許多同志犧牲生命,因此在討論歷史決議的過程中,大家氣憤難平,言詞激烈,有的潸然落淚,這是可以理解的。但當時全國局勢正處在歷史性的轉折關頭,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應該把著重點放在向前看,而不是停留在檢討歷史問題上,這就必須加以引導。

朱德說:「代表們對算舊賬感興趣,要防止。」

毛澤東說:歷史上的錯誤是一個社會現象,因為那時黨政治上不成熟,現在大家覺悟了;主要思想都一致了,如果使用大會這個武器,勢必要扯兩三個星期,轉移中心目標,結果仍不能超過現在的草案。

鑒於改變原訂議程,需要向代表們做耐心的說服工作,因此毛澤東說:要經過一個步驟取得各代表團的同意,不能勉強。

4月初,中共中央的秘書長任弼時為貫徹這個意圖,「用很好的理由與態度」細緻地向代表們和犯錯誤的幹部做思想工作,促進黨的團結。4月20日,在七中全會的最後一次會議上,通過了《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軍事工作報告。

此時還有一個棘手的難題需要解決。各地黨組織選舉出的七大代表陸續到達延安。由於七大的召開一再延期,代表不是一次選舉的,代表的資格審查成為一項非常棘手的工作。任弼時向毛澤東反映了這個情況,並說如果不承認所謂有問題人的代表資格,要各地區重新選舉代表,那麼,新的代表到達延安,最遠的地區代表在路上需花一年半的時間。這樣做,七大就會被推遲。但這個問題不解決,又無法召開七大。希望中央研究討論。

聽了彙報後,毛澤東經過認真思考後,當機立斷:「開會,代表全部出席,不再審查了。」

這樣,一切工作已準備就緒,人們期待了17年,並受到國內外普遍關注的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要召開了。

《論聯合政府》使蔣介石臣民盡失4月23日,蘇聯紅軍攻入德國柏林的第二天,在雄壯的《國際歌》聲中,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開幕。出席大會的正式代表546人,候補代表208人,代表著全黨121萬黨員。

毛澤東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致開幕詞。他說:

我們這次大會是關係全中國四億五千萬人民命運的一次大會,是一個打敗日本侵略者、建設新中國的大會,是一個團結全中國人民、團結全世界人民、爭取最後勝利的大會。我們的大會是處在反法西斯戰爭最後勝利的前夜。

在中國人民面前擺著兩條路,即光明的路和黑暗的路。中國有兩種命運,即光明的中國之命運和黑暗的中國之命運。現在日本帝國主義還沒有被打敗,即使把日本帝國主義打敗了,也還是有這樣兩個前途。或者是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中國,就是說,光明的中國,中國人民得到解放的中國;或者是另一個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裂的、貧弱的中國,就是說,一個老中國,一個新中國。

毛澤東指出,我們的任務「就是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在我們黨領導之下,為著打敗日本侵略者,建設一個光明的新中國,建設一個獨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統一的、富強的新中國而奮鬥。我們應當用全力去爭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運,反對另外一種黑暗的前途和黑暗的命運。」

而實現這個任務的條件已經具備:即有一個強大的中國共產黨和解放區,有全國廣大人民和國際人民的援助。只要我們有正確的政策,只要我們一致努力,我們的任務是必能完成的。

毛澤東講話後,朱德、劉少奇、周恩來、林伯渠和岡野進(當時的日本共產黨領袖)相繼發表了演說,預祝大會成功。彭真作了關於代表資格審查的報告,全體一致通過。胡喬木擔任大會記錄和主席團會議的紀錄。

開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