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共產黨人的三頭六臂 生產炮彈送前線

大生產運動中是以發展農業為主體,但當時對發展工業也作出了艱苦的努力。

陝甘寧邊區在歷史上是有名的「地瘠民貧」區域,農業落後,工業更是一片空白,除僅有的幾間手工作坊、木匠、鐵匠及農家紡織外,各種日用品主要靠外地輸入。

1935年,建立陝北蘇維埃政權時,才有一所40多名工人的修械廠。中央紅軍長徵到陝北後,所需要的紙張、軍需品、日用品都向國統區購買。1938年,邊區政府開始建立少量的公營工業,如紡織廠、造紙廠、被服廠、農具廠及八路軍製藥廠等。

從1939年開始的封鎖,迫使邊區轉向自己生產必需品。由於缺少本地工業傳統,而當地技術和辦企業的技能不足,儘管邊區政府的政策鼓勵資本主義發展,私營工業仍有限,黨主要依靠政府倡議和籌措資金興辦工業。

如棉紗和布匹以前主要由外地輸入,邊區被封鎖後,邊區決定自給自足,種植棉花,發展本地的紡織工業。毛澤東宣布,三年以後,邊區需要棉花量的一半,由自己生產。政府也增加了對工業部門的總投資,1941年底,邊區已有近4000名「工業工人」在工廠做工。其中有個公營工廠的1800多名工人從事布匹生產。

黨在大生產中提出的方針是:「集中領導,分散經營。」這是因為敵後抗日根據地主要是在敵後廣大農村,這裡沒有大城市,連中小城市也很少,抗日軍民所需的物品大部分是農產品,而另一些也主要以農產品作原料;而且,在農村環境下,人力物力都是分散的,在一個交通不發達和人口稀少的地區,把工業集中在幾個中心地區無疑是不適宜的。因此,當時延安的黨中央把經濟計畫和主要經濟目標統一起來,與邊區的分散生產和分散經營相聯繫,政府靠遍及全邊區的公營、私營工廠、合作社及各家庭來完成生產任務。

當時家庭生產的發展成為分散生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邊區,不僅地瘠民貧,而且人口稀少,勞動力短缺。大生產運動中,動員了一切可動員的非生產者,黨政幹部、學生和部隊都參加了經濟活動。在紡織工業方面,共產党進一步挖潛、發動、訓練和組織邊區的人們,尤其是家庭婦女從事生產,倚重家庭織布的傳統,並從這一傳統出發,再加上互助組,利用這一專長發展紡織工業。

1938年,在政府興辦紡織工業以前,估計有5000名婦女從事家庭紡織,生產約5000多匹布。

到1943年底,人數上升到41540人,其產量達45萬匹,大大超過了同期公營工廠生產量329萬匹(當時合作社產量為06萬匹,私營工廠19萬匹)。

雖然以每架織機的產量來衡量,家庭織機產量低(每年產布1匹,而私營工廠為80匹、公營工廠為73匹,合作社為33匹),但是因為家庭織機利用的是以前的「非生產者」和農閑季節的其他人,而且家庭紡織沒有運輸和工廠的成本,所以仍是有成效的。

1943年,紡織工業生產了104萬匹布,自給率達32%,這是個不錯的記錄。而這些布匹產量中的44%,是在家庭織機上織出的,此後這個比例還在不斷上升。

家庭手工業還包括榨油、熬鹽等生產。這既為邊區建設作出了貢獻,也使農民從中獲得利潤。與推廣合作農業相聯繫,採取家庭手工業進一步使農民走上改造農村生活的道路,而且對中國農村婦女的意義尤其重大。她們大規模地參加家庭工業,大大發揮了她們的經濟作用,改變著她們的地位,這有助於婦女的解放。在抗戰時期,中國農村婦女走出家門,投身於中國社會的洪流中,為根據地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生活作出了莫大的貢獻。在抗戰中,婦女在政治上、教育上和經濟上的權利有了大大提高,而她們的貢獻也是不可抹殺的。

此時,邊區工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軍事工業,為此相應地開辦了煤礦、鐵礦。1941年,邊區第一次開採出鐵礦石和煤,冶煉出粗生鐵。在缺少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和現代設備的情況下,「土高爐」生產出製造武器和工具急需的鐵。

岡瑟·斯坦因曾生動地描繪過邊區一個非常簡陋的兵工廠:

「這個330人的小兵工廠有十幾間低矮的房屋和我從未見過的各種最奇怪的機器:老式的車床、刨床、鑽床、滾軋機和沖床,有中國造的,還有美國、英國和德國造的,這些機器是在國民黨封鎖前,在西安經過兩三次,或者也許10次轉手才買來的;還有一些兵工廠自己製造的或邊區的一個新建的機械車間造的各種簡易的新機器。所有的機器都保養得很好。這些機器由一個舊卡車發動機和附加的土造燒木炭的裝置帶動運轉的。」

兵工廠製造出子彈、迫擊炮、刺刀、炸藥,源源不斷地運往前線。

到1943年,邊區公營工廠達82個,合作工廠200多個,擁有職工近萬人,1944年職工達1萬人,生產煤炭、鞋、鉗爐、鐵、農具、肥皂、捲煙、紙、被服、磚瓦、食品、火柴、中藥等,做到了一般生活用品的自給和大部分自給。

1944年5月,毛澤東在陝甘寧邊區工廠職工代表大會上回顧邊區工業發展狀況,深有感觸地說:

「它的數目雖小,但所包含的意義卻非常大,誰要不認識這最有發展,最富有生產力,足以引起一切變化的力量,誰的頭腦就混沌無知。……但是經濟工作,尤其是工業,我們還不大懂,可是這一門又是決定一切的,是決定軍事、政治、文化、思想、道德、宗教這一切東西的,是決定社會變化的。因此,所有的共產黨員都應該學習經濟工作,其中許多人,應該學習工業技術。……如果我們共產黨員不關心工業,不關心經濟,也不懂別的什麼有益的工作,對這一些一無所知,一無所能,只會做一種抽象的『革命工作』,這種革命家是毫無價值的,我們應該反對這種空頭革命家,學習使中國工業化的各種技術知識。」

陝甘寧邊區工廠職工代表大會期間。毛澤東、陳雲、林伯渠參觀了陝甘寧邊區生產展覽會40年代延安學習經濟工作,開展工業建設的結果,是保證了軍民生活和工作上的基本需要,而且學到了現代的生產經營管理知識,培養了一大批生產管理和經濟建設方面的幹部。這為共產黨人將來從城市趕跑日本人,去做經濟工作做好了準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