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共產黨人的三頭六臂 毛澤東與朱德的一場特殊比賽

1941年,毛澤東根據邊區實際致信邊區政府秘書長謝覺哉說:「經濟建設一項乃是其他各項的中心,有了吃穿住用,什麼都活躍了,都好辦了。」

分管邊區中央局的任弼時,根據這一精神,主持作出了《關於邊區經濟建設的決定》,把廣泛地開展邊區經濟建設當作刻不容緩的迫切任務,並要求各級黨委把它當作當前最迫切的實際中心工作。

1942年12月,毛澤東在西北局高幹會上又指出:陝甘寧邊區必須以發展經濟為基礎,從發展經濟中解決財政問題,根本之計在生產。否則,「食之者眾,生之者寡,用之者疾,為之者舒,是要塌台的」。從此,「發展經濟,保障供給」成為黨的財經工作的總方針。

在40年代的延安,「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不單純是一句鼓舞人心的口號,而是從黨的領袖毛澤東到通訊員,從部隊總司令朱德到普通戰士都爭先恐後身體力行的事。

朱德積极參加勞動是人人知道的。井岡山時期就流傳著「朱德的扁擔」的故事。大生產運動開始後,朱德身先士卒,為人表率。他和身邊的工作人員一起,組成了一個生產小組,首先在王家坪駐地開荒種了三畝菜。他常說的話是:我們是人民子弟兵,是革命的隊伍,扛起槍來能打仗,拿起鋤頭能種田。我們要用自己的勞動成果解決吃穿問題,不能有依賴公家的思想,更不能靠增加老百姓的負擔過日子。朱德是種菜能手,按蔬菜的不同生長期搭配,輪換種上了西紅柿、洋白菜、菠菜、茄子、豆角、土豆、南瓜、苦瓜等,菜園裡一年四季色彩紛呈,讓人很是羨慕。

在楊家嶺,毛澤東在自己住的窯洞對面的山溝里開墾了一塊荒地。由於毛澤東種菜的天賦本來就不如朱德,加上又是個「夜貓子」,晚上工作,上午睡覺,當他早晨剛剛進入夢鄉,朱德就已早起施肥了。頭一年的收成,自然趕不上朱德,但他心裡不服。

第二年,毛澤東請來楊家嶺的老鄉當顧問,一有空便到菜地施肥、澆水、除草,精心管理。

功夫不負有心人,毛澤東種的西紅柿又密又大,而且還種出了他喜愛的紅辣椒。他非常高興,逢客人到,就拿出自己種的菜招待客人。

此外,毛澤東還與機關工作人員一起開荒種穀子,上繳公糧。

當時的陝甘寧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已年近花甲,但也不甘人後。為了開展好大生產運動,他不斷找同志們談話,廣泛聽取大家意見,研究制定各種鼓勵發展生產的政策、計畫,幫助群眾解決各種困難。邊區群眾親切地叫他「林老頭」。

參加生產勞動,他也不甘落後。由於延安的黨政機關、學校單位多,大家都搞生產,找塊閑地還真不容易。林老就拄著拐杖,四處找地,一連幾天,都沒有找到。大家勸他:「您工作那麼忙,年紀又大,近處又沒合適的地,還是算了吧!只要我們每人多開一钁頭荒,就夠您那份了。」

可林老嚴肅地說:「我是邊區政府主席,要求別人做的,我首先要做到。我不完成任務,怎麼去要求別人呢?」

大家實在拗不過他,秘書小王出了個主意:「咱們在河灘上找塊地種。」

「河灘上種地,大水來了怎麼辦?」林老擔心地問。

「咱們種糖蘿蔔,等大水下來時,糖蘿蔔已經收了。」小王胸有成竹地說。

於是林老帶上身邊的工作人員,在河灘上搬走石頭,開出菜地,種上了糖蘿蔔,年年收成不錯。

1943年底,他又制定了1944年的個人生產節約計畫四條:

(1)從農業生產上,完成細糧二石,交糧食局(用變工合作方法)。

(2)收集廢紙交建設廳。

(3)自1944年1月1日起,戒絕吸外來紙煙。

(4)今年的棉衣、單衣、襯衣、鞋襪、被單、毛巾、肥皂,完全不要公家供給。

林伯渠把生產節約計畫在新年牆報上公布,同時還賦詩一首:

待客開水不裝煙,領得衣被用三年。

淡巴菰一畝公糧繳,糖蘿蔔二分私費贍。

施肥鋤草自動手,整舊如新不花錢。

發動男耕和女織,廣開草菜增良田。

邊區子弟多精壯,變工扎工唐將班。

彭德懷、李富春、陳雲、蕭勁光、羅瑞卿等領導人也都揮杴上陣。但對墾荒最有心得的是當時任西北財經委員會領導的賀龍。

人人都知道賀龍一把菜刀鬧革命,屢建戰功,是位赫赫有名的軍事家,在華北抗日前線,把日軍戰鬥力最強的「功勛聯隊」都打得鬼哭狼嚎。此時,他為當好黨在西北的「總糧草官」,把軍事上的戰略戰術運用到農業生產中來。他說:要推陳出新,創造科學的耕作方法,例如戰士們在平地開荒,採取打「包圍戰」的戰術,大家在一塊荒地周圍向中心發展,使包圍圈愈來愈小,大家的情緒就愈高,一直到消滅這塊荒地為止。「在山地開荒,則採取『從中突破』的戰術,在山下選擇一點,向山上挖去,一直挖到山頂,把荒山分割成兩塊,戰士們仰望到大片荒地已被『突破』,分頭去消滅,就會增加信心,更有把握。」

為了既節省力氣,又提高勞動效率,賀龍還總結出一套合理的開荒姿態。他介紹說:在平地開荒,兩腿「前鉤後箭」,就是前腿彎曲後腿伸直,這樣腳跟站得穩,腰部挺得直,钁頭柄要長些,可以不必揚高,免得彎腰曲背。兩腿累時,前後變換位置。這樣挖地,一钁頂老百姓挖三钁,因為速度快,甚至一分鐘可以動作48次。在山上開荒,則面向山坡,兩腿並列,钁頭柄要短些,動作時一挖一拉,亦不必彎腰。

有如此好的耕作方法作指導,墾荒部隊如虎添翼。1944年,賀龍號召陝甘寧邊區的部隊完成生產細糧10萬石,相當於上上年5倍的增產任務。部隊沒讓賀龍失望,在農作物受災的情況下,仍收穫糧食82萬石。

部紡線而周恩來、任弼時擅長的是紡線。

1943年的一天上午,延安楊家嶺大禮堂整齊地排列著幾十輛紡車,中央直屬機關和中央警衛團在此舉行的紡線比賽就要開始了。

周恩來、任弼時、李富春等中央領導同志出現在大禮堂,同志們報以熱烈的掌聲。這次,他們三人不是來觀摩的,而是來參加比賽的。

9時整,隨著哨聲一響,全場幾十輛紡車立即轉動起來,發出的「嗡嗡」聲在參戰者和觀戰者的耳中都是歡快的旋律。

周恩來和任弼時不慌不忙,右手搖動紡車車把,左手把一條條的紗線抽出來,上到穗上。他們動作嫻熟,抽出來的線長、勻,而且很少斷線停車,不一會兒就紡出了一個像蘿蔔一樣大的線穗。退出線穗,又迅速接上線,「嗡嗡」地紡起來。直到中午12時整,評判委員宣布比賽結束。

當天下午,比賽結果出來了,任弼時紡的線既多又好,獲紡線第一名,周恩來被評為紡線能手。他們紡的線被送到邊區工農業生產成就展覽會上展出。

周恩來、任弼時能取得好成績是努力學習、實踐的結果。他們都曾向專人請教,從卷棉的鬆緊,打弦的方法,裝錠的高低,搖車與抽線的配合,到摘渣、接頭等全套技術無不用心領會,反覆實踐。當然,任弼時能得第一名,也有王震的一份功勞。他的紡車是王旅長從南泥灣送來的,質量不錯,是加速型的,用起來很順手。

周恩來、任弼時等中央書記處的書記在工作之餘還能紡出如此好的線,中央機關的其他同志也不想落伍。每天天未亮,就有人搖起了紡車,到了晚上,在燈光下、月光下,更是「嗡嗡」的紡車聲不斷。

由於領導同志的親自動手,極大地提高了人們克服困難的勇氣,激發了軍民的生產熱情,邊區的各機關、部隊、學校迅速行動起來。一時間,白天在荒山野嶺處處可見開荒的人忙碌的身影,晚上則紡車聲不絕於耳。每天天剛亮,拿著鐵杴,扛著钁頭,挑著糞筐的人流湧向田間,整個邊區的山山嶺嶺、村村寨寨都有熱火朝天的勞動大軍。

「多開一畝荒,就多增加一分革命力量」,這是人們的共識。「加緊生產,努力苦幹,多打糧食也是抗戰……」音樂家冼星海譜寫的《生產大合唱》成為黃土高原上抗日軍民最喜愛的歌曲。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