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新中國的試驗田 毛澤東響亮地提出:「兵民是勝利之本」

全面抗戰開始後,身受戰爭災難的中國人民無日不在渴望戰爭的勝利。然而,中國能否勝利?能不能迅速取得勝利?如何才能勝利?戰爭的進程怎樣?大家對這些問題感到茫然。並且,所有這些問題隨著戰爭過程的每一次勝敗、進退,不斷縈繞在人們心中。特別是徐州會戰以來,這些問題更顯得突出和尖銳。

1937年12月至1938年5月,中國軍隊同日本侵略軍在以徐州為中心的津浦路南北的廣闊地域上,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戰鬥,即「徐州會戰」。會戰經過了津浦沿線的初期保衛戰、台兒庄會戰和徐州突圍三個階段。在會戰伊始時,以汪精衛為代表的親日派到處鼓吹「亡國論」,宣揚民族失敗主義,說什麼「我們所謂抵抗,無他內容,其內容只有犧牲,犧牲完了,我們抵抗之目的也達到了。」

但在會戰第二階段結束時,即1938年4月上旬,中國軍隊取得了台兒庄大捷,摧毀了日軍第五、第十兩個精銳師團的主力,殲敵2萬餘人,這是國民黨戰場自抗戰以來取得的最大的一次勝利。

蔣介石被這次勝利沖昏了頭腦,滋長了速勝的心理,以為只要打幾個台兒庄式的勝仗,就能抵擋住日軍,並無需動員廣大人民進行持久戰。他們宣稱:台兒庄勝利後的徐州會戰是「准決戰」,「這一戰是敵人的最後掙扎」,「我們勝利了,日閥就在精神上失了立場,只有靜候末日審判」。似抗戰的勝利指日可待。

然而,事實是殘酷的。徐州會戰一開始,國民黨60萬大軍即陷入被動,分別被敵人阻攔、分割、包圍,呈現敗局,不得不向豫皖邊突圍。

5月19日,徐州淪陷。

隨著「速勝論」化為泡影,「亡國論」再次抬頭。炎黃子孫對抗日的前景感到迷茫。

在此前,毛澤東已寫作了一系列研究中國革命戰爭,揭示革命戰爭規律的著作,如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毛澤東提出了正義戰爭與非正義戰爭的著名論斷,並闡明了共產黨對戰爭的態度:共產黨人反對非正義的戰爭,支持和參加正義戰爭,並通過正義戰爭來消滅非正義戰爭。

在《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中,毛澤東闡明了戰略戰術的辯證法。

中國共產黨人在與敵人的長期鬥爭中形成了一個觀念: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在戰術上要重視敵人。這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戰略上藐視敵人,才能建立起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信念;只有在戰術上重視敵人,才能一部分一部分地消滅敵人,一步一步地取得最後的勝利。

在延安的毛澤東又在百忙中抽出時間,伏案9天,一氣呵成指導抗戰的著名的綱領性文獻——《論持久戰》。他揭示了抗日戰爭的規律,描繪了抗戰全過程的完整藍圖,撥開了人們心中的迷霧,解答了人們的疑惑。

毛澤東認為,戰爭也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指導戰爭的人必須要研究戰爭的規律,尊重戰爭的客觀規律,才能正確指導實踐。毛澤東根據他對抗日戰爭規律的認識,明確指出:「抗日戰爭是持久戰,最後的勝利屬於中國。」

為什麼呢?

毛澤東指出:因為「中日戰爭不是任何別的戰爭,乃是半殖地半封建的中國和帝國主義的日本之間在20世紀30年代進行的一場決死的戰爭。全部問題的根據就在這裡。」

他分析道:在這場戰爭中,中日雙方存在著相互矛盾的四個特點:敵強我弱,敵小我大,敵退步我進步,敵寡助我多助。第一個特點決定了日本能在中國橫行一時,中國不可能速勝,還有一段艱難的路要走;後三個特點決定了中國不會亡國。亡國論者只看到不利於中國的一面,速勝論者則相反,所以兩者都不正確。

毛澤東根據矛盾運動的規律,預見了中國持久抗戰將經過戰略防禦、戰略相持、戰略反攻三個階段。

在第一個階段,日軍憑藉其軍事優勢大舉進攻,佔領中國的許多大城市和交通要道,但由於兵力不足,中國的游擊戰爭乘著敵後空虛,將有一個普遍的發展。

第二個階段是戰略相持階段,此階段時間相當長,遇到的困難最多,戰爭非常殘酷,然而這是整個戰爭敵強我弱形勢轉換的樞紐。這個階段的作戰形式主要是游擊戰,並以運動戰輔之。但游擊戰爭能夠勝利,人民將進行戰略反攻,收復失地。

速勝論者不知道戰爭是力量的競賽,在戰爭雙方的力量對比沒有起一定變化之前,就要進行戰略決戰是沒有根據的。

毛澤東語重心長地指出:「中國將變為獨立國,還是淪為殖民地,不決定於第一階段大城市之是否喪失,而決定於第二階段全民族努力的程度。如堅持抗戰,堅持統一戰線和堅持持久戰,中國將在此階段中獲得轉弱為強的力量。」

如何來進行持久戰,如何來取得戰爭的勝利呢?

馬克思主義告訴人們: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毛澤東把這一歷史唯物主義根本觀點應用於革命戰爭,開了一個「藥方」,就是「除盡量爭取外援外,主要是動員全國人民,開展人民戰爭」。他響亮地提出:「兵民是勝利之本」。

「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

「只有動員了全國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敵於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彌補武器等缺陷的補救條件,造成了克服一切困難的前提。」

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關於戰爭形勢和前途的一系列科學分析,對於統一中國共產黨乃至全國人民的戰略思想,堅定全國軍民的抗戰信心,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論持久戰》出版後,共產黨以各種方式向人民宣傳普及持久戰思想。

時任國民黨軍委會政治部副部長的周恩來拿到《論持久戰》後,立即進行研讀,撰寫社論送黨在武漢公開出版的《新華日報》上發表,向大後方的人民闡釋《論持久戰》的思想,並在武漢多次向各界做關於《論持久戰》的報告,聽眾場場爆滿。

毛澤東的老師徐特立時任中共駐長沙辦事處主任,接到《論持久戰》後,在長沙劇院給湖南人民作報告。大戲院里聽眾擠得水泄不通。

《論持久戰》對國民黨決策層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周恩來當時給國民黨副參謀長白崇禧介紹了該書的基本思想,並送上了這本小冊子。白閱讀之後,深表讚賞,認為這是克敵制勝之道,複述於蔣介石。蔣介石也深表贊同。於是,有「小諸葛」之稱的白崇禧把《論持久戰》的精神歸納成兩句話:「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

在徵得周恩來同意後,國民黨軍事委員會通令全國,以此作為全國抗戰的軍事戰略指導思想。

《論持久戰》在國統區廣泛地發行,國民黨官兵從上至下學習毛澤東的軍事思想。

《論持久戰》在國際上的反響也十分強烈。

該書被翻譯成外文出版後,世界人民爭相購買,許多國際刊物予以轉載、評論。《共產國際》曾發表論文評價說:「有史以來,沒有人把軍事問題、戰爭問題說得這樣透徹過,這是一部劃時代的著作。」

這些說明了《論持久戰》這篇5萬字的論文的強大說服力和影響力。《論持久戰》成為軍事名著。

在《論持久戰》中,毛澤東還揭示了客觀條件和主觀努力的關係。他說:「指導戰爭的人們不能超越客觀條件許可的限度期求戰爭的勝利。……戰爭指揮員活動的舞台,必須建築在客觀條件許可之上,然而他們憑藉這個舞台,卻可以導演出很多有聲有色、威武雄壯的戲劇來。」

在抗日戰爭中,毛澤東就是高明的導演,導演了抗日戰爭這場大劇,使整個戰爭按照他設計的程序,由戰略防禦、戰略相持到戰略反攻,最後取得了民族戰爭的勝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