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燒不盡的星星之火 「黃洋界上炮聲隆」

就在毛澤東、朱德、陳毅等率領紅軍主力一路奮戰、回師井岡山之際,留守井岡山的紅軍部隊同樣也經歷著嚴峻的考驗。

這是在8月下旬,湘贛兩省的國民黨政府再一次調兵遣將,聯合行動,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發動了第二次「會剿」。

敵人的來勢很兇,湘省方面出動了吳尚第八軍第一師的全部及第二師的一部,共4個團的兵力;贛省方面投入了第三軍九師和二十七師的兩個警衛團,及劉士毅部一個團和二十六團一部,共3個多團的兵力。總計7個多團的敵軍,採取分進合擊的戰術,企圖徹底摧毀井岡山根據地。

此時,留守根據地的紅軍部隊只有紅三十一團團長朱雲卿、黨代表何挺穎率領的紅三十一團一營,以及袁文才、王佐率領的紅三十二團。

敵我雙方力量對比懸殊。

從8月26日起,湘贛兩省的敵軍開始向寧岡的大隴、茅坪,以及古城、礱市等地推進,步步緊逼根據地。

紅軍並沒有被氣勢洶洶的敵人所嚇倒,決心堅守井岡山,護衛根據地。

堅守井岡山的重要有利條件在於它的易守難攻,在高山密林中,唯有通過五個險峻的哨口,方可上山。

這五大哨口是:黃洋界、八面山、雙馬石、硃砂沖、桐木嶺。

五大哨口是井岡山的門戶,守住了哨口,就守住了井岡山。紅軍上井岡山之後,又重修和加固了哨口工事,使哨口的防禦能力進一步得到加強,真可做到一夫當關,萬夫莫敵。

五大哨口中又數黃洋界哨口最為重要,也最為險要。

黃洋界,是井岡山群峰的北高峰,海拔1300餘米。它山峰似劍,絕壁懸崖,一邊是千仞高山,一邊是萬丈深淵,山路陡峭之處,猶如一架懸空的索梯,要扒著岩縫、拉著樹枝方可攀登。山上常有浮雲濃霧,繚繞山腰,白蒙蒙宛如一片汪洋大海,故亦有「汪洋界」之稱。哨口南接大小五井,直接拱衛著井岡山的中心茨坪。而上山僅有兩條羊腸小道,一條北經寧岡茅坪,與江西永新相通;一條西連寧岡大隴,可抵湖南酃縣。

敵人的這一次進攻,重兵集結在茅坪和大隴,顯然是沖著黃洋界哨口而來,紅軍當然也就將防守的重點放在了黃洋界。

紅軍的部署是:將急忙從遂川趕回來的紅三十一團一營一、二連派往黃洋界,在大小五井地方武裝的配合下防守黃洋界哨口;其餘的4個哨口由紅三十二團二營分頭把守;袁文纔則率領紅三十二團一營在山下騷擾敵軍後方。

團長朱雲卿、黨代表何挺穎親自率領紅三十一團的兩個連,於8月29日進入了黃洋界哨口陣地。

入夜,黃洋界失卻了往日的寧靜,紅軍戰士和赤衛隊員忙著整修、加固陣地,附近的許多群眾也紛紛趕來參戰,軍民一齊動手插竹釘、抬石塊、扛木頭、挖壕溝……在險峻的黃洋界,軍民就地取材,築起了五道「屏障」:一為「竹釘陣」,這是井岡山根據地常用的武器,利用山上取之不盡的竹子,削成竹釘,在熱鍋里炒一炒,在尿水中泡一泡,既堅硬又有毒性,頗具殺傷力,似這樣的竹釘,布滿在上山的兩條小路旁,足有好幾里路長;二為竹籬笆障礙;三為滾木擂石;四為四五尺深的壕溝,溝內也布滿了帶毒性的竹釘;五為石頭築成的射擊掩體。

黃洋界山上,根據地軍民正嚴陣以待;黃洋界山腳,敵軍耀武揚威地進佔了源頭村。山上、山下,劍拔弩張,磨刀霍霍。

30日清晨,黃洋界籠罩在霧氣之中,什麼也看不見。從山腳下隱隱約約傳來的零星槍聲中,可以判斷出敵軍已經出動。幾乎一夜未眠的紅軍將士,以及赤衛隊、暴動隊員們,隱蔽在各處,密切地監視著上山的小路,隨時準備打擊來犯之敵。

待到霧氣漸漸散去,湘敵吳尚部的3個團就急急忙忙發起了進攻。他們先是用機槍朝著山上一陣掃射,見沒有動靜,就壯著膽子,沿著上山的小路,一個挨一個地往上爬來。

要這樣爬上黃洋界,談何容易!儘管是裝備精良的正規軍,可在這崎嶇的山路上,根本就施展不開拳腳,既不能展開戰鬥隊形,又不能發揮火力優勢。而守山的紅軍則居高臨下,看起來清清楚楚,打起來得心應手,就是滾下幾塊山石,也能砸上幾個敵兵。

戰場的主動權掌握在紅軍手中。

當年指揮一營一連作戰的劉型,這樣回憶:8月30日,雲霧消散,敵人開始向我發動進攻。……敵雖以一師之眾企圖偷襲井岡山,但使用在火線上的卻只能是少數。我以兩個連的兵力,進入陣地後,又加固了工事,做了許多單兵掩體,還撿了些石塊作投擲用,我前沿塹壕里是一個排,另兩個排分在其側後的塹壕里,這是第一連。第三連則在山後休息。敵人進攻無效,便用機槍射擊掩護前進,然而低射則妨礙自己的士兵前進,高射則子彈在空中呼嘯,無明確的射擊目標與彈著點。待敵人接近我有效射程距離,我軍便一聲令下『打』,彈無虛發,叫個個敵人去見閻王。為了節省子彈,石塊也成了我們的射擊武器。敵人一次、二次、三次、四次衝鋒,都無非是送來武器彈藥,留下屍體。下午4時許,我們把二十八團留在茨坪修械廠修理的一門較好的迫擊炮也抬來了,安放在我指揮陣地附近。我們向敵人發了三發炮彈,第三發正落在敵人的指揮所駐地——腰子坑爆炸了。敵人原以為主力紅軍不在山上,聽見炮響,又以為我主力紅軍已經回到井岡山,嚇得魂飛魄散。夜間,敵人利用雲霧瀰漫,我無法下山追擊的時刻,逃之夭夭,溜到酃縣境內去了。我們阻止了敵人的進攻,保衛了井岡山,取得了偉大的勝利。

在關鍵時刻發威的迫擊炮,是一門剛修理過的炮,而且當時只有三發炮彈。炮架好後,第一發炮彈就是啞炮;第二發炮彈又沒有打響;而正常發射出去的最後一發炮彈,就不偏不倚地擊中了敵軍的指揮所。與此同時,隱蔽在哨口工事兩側山頭上的赤衛隊、暴動隊,一齊點著了松樹炮,以及放在煤油桶里的鞭炮。一時間,「炮聲」隆隆,殺聲震天,不摸底細的敵軍以為紅軍主力在山上,自然是嚇得滾了回去。

得知敵軍退走了,守山的軍民高興得又喊又叫。一個戰士笑著說:「我們的主力部隊不在,留守井岡山的人這樣少,還有些傷病員,敵人有四個團,可就是上不了山,這倒有點像諸葛亮的『空城計』哩!」

「這不是『空城計』,是『空山計』。我看我們也編一段戲來唱唱如何?」有人提議。

於是,紅軍戰士們你一句、我一句地湊了起來,很快就編就了一曲「空山計」的唱詞:

我站在黃洋界上觀山景,忽聽得山下人馬亂紛紛。

舉目抬頭來觀看,原來是湘贛發來的兵。

一來是,農民鬥爭經驗少,二來是,二十八團離開了永新。

你既得寧岡茅坪多僥倖,為何又來侵佔我的五井?

你既來就得把山進,為何山下扎大營?

你莫左思右想心不定,我這裡內無埋伏外無救兵。

你來!來!來!

你上得山來我別無敬,我準備著紅米南瓜、南瓜紅米,犒賞你的眾三軍。

你來!來!來!

請你到井岡山上談談革命。

黃洋界保衛戰取得了全勝,這一仗,不僅保住了井岡山根據地,而且震懾了敵人,使他們不敢輕視紅軍。在這一仗中,紅軍創造了以少勝多的奇蹟,用不足一營的兵力,打破了湘贛兩省敵軍數個團對根據地的第二次「會剿」。

9月上旬,在毛澤東、朱德率領紅軍主力返回井岡山根據地的途中,得知紅軍取得了黃洋界保衛戰的勝利,毛澤東十分高興,他興緻勃勃地吟就了那篇著名的《西江月·井岡山》詞章: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

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巍然不動。

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

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