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離不開土地的革命 「深入割據地區的土地革命」政策的提出

1928年5月20日,中共湘贛邊界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

大會討論和制定了鞏固和發展根據地的政策,共計七條,其中之一就是「深入割據地區的土地革命」。而且,也就是在這次會議上,對如何深入進行土地革命的問題進行了廣泛熱烈的討論。

把深入割據地區的土地革命與鞏固和發展根據地聯繫在一起,說明湘贛邊界黨的「一大」對割據地區開展土地革命的重要性已有了清醒的認識。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實行武裝割據,離不開農民的積极參与,甚至可以說農民是工農武裝割據的主力軍;而農民離不開土地,只有使他們從革命中分到土地、得到好處,他們才能積极參加革命,保衛紅色政權和革命根據地。這個道理顯而易見。

所以說,創建根據地的革命,離不開土地問題的解決,這是一場離不開土地的革命。

那麼,井岡山地區的土地狀況是怎樣的呢?

毛澤東是個有心人,到湘贛邊界之後,他曾在寧岡和永新做過深入的農村調查,對這裡的土地佔有狀況,有著一些直接的第一手的資料。隨著井岡山鬥爭的深入,毛澤東對井岡山的情況愈來愈了解,這其中也包括對井岡山地區的土地狀況。他在1928年11月25日給中共中央的報告中,談到了井岡山的土地狀況:「邊界土地狀況,大體說來,土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在地主手裡,百分之四十以下在農民手裡。江西方面,遂川的土地最集中,約百分之八十是地主的。永新次之,約百分之七十是地主的。萬安、寧岡、蓮花自耕農較多,但地主的土地仍佔比較的多數,約百分之六十,農民只佔百分之四十。湖南方面,茶陵、酃縣兩縣均有約百分之七十的土地在地主手中。」

為了改變這種土地集中在少數地主手中的狀況,使占人口多數的農民能擁有土地,在割據地區深入開展土地革命勢在必行。

基於此,湘贛邊界黨的「一大」明確提出了「深入割據地區的土地革命」。

這與當時黨中央的精神不謀而合。

大約是湘贛邊界黨的「一大」後的半個月,中共中央給紅四軍前委的信中就有這麼一些指示:「怎樣深入?就是要徹底的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由蘇維埃重新分配。」

「我們勢力所到的地方,當然要徹底沒收土地分配土地。」

中央的這封信雖然是到了11月才傳到井岡山,但沒收地主土地,進行土地革命,井岡山根據地早就開始了。

如何開展割據地區的土地革命,有一個摸索的過程。

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曾在酃縣中村和桂東沙田搞過插牌分田,不過那隻能算是一次有益的嘗試,因為當時插牌分過的田,在工農革命軍匆匆離去之後,根本就未曾算數。

毛澤東也曾派毛澤覃到寧岡喬林鄉發動群眾,在幫助建立黨的基層組織的同時,進行了根據地土地革命的一些探索。

但是,僅有這些嘗試和摸索是不夠的!

1928年5月,毛澤東在率部取得五斗江戰鬥的勝利、佔領永新縣城之後,又親自率領三十一團一部來到永新西鄉的塘邊一帶,著手進行邊界土地革命的試點工作。為了幫助毛澤東做好土地調查工作,永新縣委派出已回永新工作的賀子珍、徐佩沂等協助調查。

調查從訪貧問苦開始,毛澤東身體力行。

村裡有一位農民,由於常年靠給人抬轎子、做長工過活,人們都叫他「老長工」。毛澤東到塘邊後,與他交上了朋友,倆人經常在一起促膝交談。

一天,倆人又聊了起來。

「老長工」說:「毛委員呀,地主豪紳把我們窮人當牛馬使喚,我們的生活好似滾油鍋,真難熬!」他停了一會兒之後,又嘆息道:「唉,命中注定啦,前世祖宗冇(即「沒有」)埋好墳喲!」

毛澤東搖了搖頭:「農民受苦受難,不是因為命不好,而是土豪劣紳壓迫剝削造成的。」

接著,毛澤東詳細地講了窮人為什麼窮,富人為什麼富的道理。

「老長工」似乎聽懂了一些,可他不知道應該怎樣才能使窮人不再窮。

毛澤東啟發他:「在塘邊,地主有幾家?是窮人多,還是富人多?」

「老長工」很快就回答道:「塘邊的地主不多,富的也不過那麼幾家。可是窮人就是在他們巴掌里滾來滾去,跳不出這個火坑。我們給他作田,到頭來是禾鋤掛上壁,嘴裡冇飯吃。」

毛澤東笑了笑,詼諧地說:「就是打架,一個對一個難打贏,幾個對一個包會贏喲!我們窮人在村裡是多數,只要團結起來鬧革命,就一定能把土豪劣紳打倒。」

毛澤東還說了一些窮人要有槍杆子、要掌握印把子的道理。

「老長工」信了毛委員的話,他不僅什麼話都跟毛委員說,還積極投身到了分田地的鬥爭之中。

在賀子珍等永新籍地方同志的協助下,毛澤東的調查工作進行得比較順利。他讓賀子珍、徐佩沂請了一些農民到自己的住地開座談會,詳細了解塘邊一帶的土地狀況,以及農民對土地問題的態度和要求。他不分晝夜地工作,很快就對塘邊一帶的土地狀況有了初步的了解。

塘邊由大屋、塘邊、涼茶樹下、新嶺背等4個自然村組成,有一百多戶人家。這裡的土地佔有情況和其它各地相差無幾,土地的集中也相當嚴重。塘邊村48戶貧苦農民,只擁有43畝地,而絕大部分土地掌握在地主豪紳手中,僅地主徐美山一戶就佔有田地191畝。

對高度集中的土地進行重新分配,顯然是有必要的,問題是應該怎麼樣分?帶著這個問題,毛澤東徵求了不少貧苦農民的意見。

在一次座談會上,毛澤東誠懇地請農民們就土地如何分配的問題,談談他們的看法。

一位農民說,按勞力分田不好,這樣老人和孩子沒有田,像他們家共有9口人,只有4個勞力,因此應該按人口平均分配。

一位農民說,沒收一切土地平均分配也不合適,這樣會傷害自耕農的積極性。

毛澤東認真地聽取著大家的意見。

為了掌握更多的情況,毛澤東還與賀子珍,及區委書記胡波一起,到附近的南城、漢山等村開座談會,調查研究。

在廣泛徵求意見、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毛澤東在塘邊擬出了一個分田臨時綱領,共計17條。與此同時,塘邊各村也都在革命軍和地方黨組織的幫助下,建立了土地委員會,進行了土地丈量、登記等準備工作。

不久,在17條分田綱領的指導下,永新西鄉開展了分田運動。

群眾首先沒收了大土豪徐美山霸佔的大片土地和山林,接著,又把其他地主的地界石推倒,把租約債契全部燒毀。然後,把土地分為甲、乙、丙三等,以鄉為單位,按人口平均分配,無論男女老幼,每人分得了二畝半地。貧苦農民為之歡欣鼓舞。

塘邊試點,既指導了永新縣的土地革命運動,又為緊接著召開的湘贛邊界黨的「一大」確定「深入割據地區的土地革命」方針,提供了實踐依據。

湘贛邊界黨的「一大」後不久,又召開了湘贛邊界各縣工農兵第一次代表大會,成立了湘贛邊界工農兵蘇維埃政府。

邊界政府的成立,使邊界土地革命的開展有了具體的領導機關。土地革命列入了邊界政府及各縣工農兵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邊界政府成立了以譚震林為部長的土地部,各縣、區、鄉都相應成立了土地委員會,統籌土地革命的事宜。

當時的土地部長譚震林對邊界的土地革命有過這麼一段回憶:「我們攻遂川、寧岡、永新等縣,建立縣工農兵民主政府後,就著手抓土地革命,滿足農民的土地要求。但1928年4月以前,邊界土地革命還未深入,3月間湖南省委又將正規部隊調往湘南,致使邊界陷敵一個多月。這再次證明武裝鬥爭的勝利和土地革命的深入,對於紅色根據地的鞏固是十分必要的。4月底,毛澤東同志和朱德同志在礱市會師,成立紅四軍,總結以往的經驗教訓,制定正確的政策,這才把武裝鬥爭、土地革命、根據地建設三者緊密結合起來。」「很快就使邊界紅色區域發展到鼎盛的時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