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風雨如磐的軍事大本營 建立軍事大本營

井岡山根據地進入了全盛時期,標誌著毛澤東關於「以寧岡為中心建立軍事大本營」的決策最終實現。

毛澤東「以寧岡為中心建立軍事大本營」的思想,早在引兵井岡、茅坪安家後不久就已產生。

1928年6月15日,《杜修經向中共湖南省委的報告》中就提及:「寧岡是一個多山的小縣,有一座大山,圍繞這山的有永新、遂川、酃縣、茶陵、蓮花五縣,寧岡是中心,易守難攻,而各縣民眾運動,經了半年多的經營,也略有基礎。同時向茶陵、永新進展,可以影響兩省,並兩省上游。以此地為大本營的意見,澤東同志早有了,便有邊界特委組織的建議。」

之所以要選擇以寧岡為中心建立軍事大本營,毛澤東作過認真的調查和分析,他將自廣東北部沿湘贛兩省邊界至湖北南部的羅霄山脈,分為北段、中段、南段,在其所寫《井岡山前委對中央的報告》中,作過這樣一番比較:「北段地勢不如中段可進可守,又太迫近了大的政治都會,如果沒有迅速奪取長沙或武漢的計畫,則以大部兵力放在瀏陽、醴陵、萍鄉、銅鼓一帶是很危險的。南段地勢較北段好,但群眾基礎不如中段,政治上及於湘贛兩省的影響也小些,不如中段一舉一動可以影響兩省的下游。」

「整個的羅霄山脈,我們都走遍了;各部分比較起來,以寧岡為中心的羅霄山脈的中段,最利於我們的軍事割據。」

即便在井岡山根據地失守後的1929年9月1日,陳毅在《關於朱毛軍的歷史及其狀況的報告》中,仍然對選擇以寧岡為中心建立軍事大本營的決策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寧岡七縣皆同屬崇山峻岭,尤以井岡山為最險要,周圍約有二百餘里,四軍得此地勢即可休整整頓,當時決定在寧岡建立軍事根據地,分兵到各縣游擊發動群眾鬥爭,這一個政策非常正確。」

軍事大本營,自然考慮更多的應該是軍事需要。聚嘯山林的「山大王」尚且有「山寨」做棲身之所,作為革命武裝的紅軍不是更應該有自己的大本營,有穩固的後方嗎!

井岡山有建立軍事大本營的良好條件。

毛澤東認為:「在四周白色政權中間的赤色割據,山險的軍事根據地是不可少的。因為四周都是敵人,防禦要向四面防禦,非藉自然的山險以補助人力偶然的不足(如敵人最大最危急時),欲求在資產階級政權穩固的時候,赤色割據之長期存在,是很困難的。」

井岡山恰巧就是一座地勢險要的高山。

處於兩省四縣交界之處的井岡山,除了敵人在這裡的統治力量薄弱、交通落後易於立足、自然經濟便於生存等有利於武裝割據的基本條件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易守難攻。

易守,是指在崇山峻岭之中,唯有通過黃洋界、八面山、雙馬石、硃砂沖、桐木嶺等五個險峻的哨口,方可上山。可以這麼說,守住了這五個哨口,也就守住了井岡山。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難攻,是指山高、坡陡、路窄,既不便於大部隊的進攻,也不利於重火器的施展。

在引兵井岡,茅坪安家之後,毛澤東就進行了一系列建設井岡山軍事大本營的工作:在茅坪設立後方留守處,在礱市創辦軍官教導隊;先在茅坪,後在大井、小井建立紅軍醫院;在茅坪桃寮村辦起了「中國工農革命軍被服廠」;先後多次組織根據地軍民對五大哨口的工事進行整修和加固;在袁文才辦的一個小修械所基礎上,發展創辦了紅軍軍械處;……在毛澤東關於「建立以寧岡為中心的軍事大本營」決策思想的指引下,紅四軍成立後,更進一步加強了軍事根據地的建設,並逐漸形成了井岡山和九隴山兩個軍事根據地。

毛澤東在《井岡山的鬥爭》中,談到了這兩個「軍事根據地」:「第一個根據地是井岡山,介在寧岡、酃縣、遂川、永新四縣之交。北麓是寧岡的茅坪,南麓是遂川的黃坳,兩地相距九十里。東麓是永新的拿山,西麓是酃縣的水口,兩地相距百八十里。四周從拿山起經過龍源口(以上永新)、新城、茅坪、大隴(以上寧岡)、十都、水口、下村(以上酃縣)、營盤圩、戴家埔、大汾、堆子前、黃坳、五斗江、車坳(以上遂川)到拿山,共計五百五十里。……第二個根據地是寧岡、永新、蓮花、茶陵四縣交界的九隴山,重要性不及井岡山,為四縣地方武裝的最後根據地,也築了工事。」

地勢險要的井岡山和九隴山兩個軍事根據地,成為了進行武裝鬥爭、保存和發展革命力量的戰略基地,相互依託,互為犄角,拱衛著軍事大本營——寧岡。

井岡山根據地的優勢在山險,劣勢在少糧。

數千軍隊要以井岡山為基地,吃飯、穿衣都是大難題。相對封閉的經濟,也是比較落後的經濟,要在山多田少的窮鄉僻壤解決紅軍的給養,確實不容易。

經濟問題成為了建立鞏固的軍事根據地的首要問題。

毛澤東一針見血地指出:「邊界黨如不能對經濟問題有一個適當的辦法,在敵人勢力的穩定還有一個比較長的期間的條件下,割據將要遇到很大的困難。這個經濟問題的相當的解決,實在值得每個黨員注意。」

為此,邊界黨組織和紅軍採取了一些解決根據地經濟問題的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動員部隊到山下的寧岡搬運糧食上山,為根據地儲備充足的糧食。

於是,就有了群眾性的挑糧上山運動。

對紅軍戰士來說,這是一項特殊的任務;而對於根據地來說,這是一次關係到生死存亡的戰略行動。

在緊張的挑糧的日子裡,每天都有許多紅軍指戰員和群眾,從早到晚奔忙在寧岡和井岡山之間。軍民們排成長長的行列,背的背,挑的挑,川流不息地行進在貫通黃洋界的羊腸小道上。

紅軍老戰士朱良才在回憶文章《紅軍的連隊生活》中記敘了挑糧的情形:「在井岡山的那些日子,『挑谷上坳』成了我們的一項經常性的工作。從井岡山到寧岡茅坪,上下足有五六十里路。山高路陡,確實難走。每到挑糧那天,我們天一亮就出發,趕到挑糧的地方,有的用籮筐擔,有的用口袋背,裝的東西不夠,有的同志索性就脫下條褲子,把褲腿紮緊,滿滿地裝上兩褲腿,往肩上一搭。這樣挑的挑,背的背,翻山過坳,直到天黑才回到山上。」

毛澤東、朱德、陳毅等領導人都親自參加了挑糧上山運動。「毛委員背糧上山」,一時傳為美談。「朱德的扁擔」更是膾炙人口、無人不曉的佳話,傳遍了全中國,成了井岡山軍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的象徵。

毛澤東、朱德親自挑糧上山的模範行動,帶動和鼓舞了全軍將士,戰士們挑糧的積極性更高了。大家鼓足幹勁,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挑上山的稻穀就存滿了大小五井的村村戶戶,甚至連黃洋界哨口的石亭子里也堆滿了糧食。

建立和鞏固軍事根據地有了經濟保障。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