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共產黨和「山大王」 革命軍不同於綠林好漢

工農革命軍果真像毛澤東所預想的那樣上了山,當上了「山大王」。但毛澤東十分清醒:共產黨畢竟不能等同於「山大王」,即便要做,也要做「革命的山大王」。

做「革命的山大王」,就不能是聚嘯山林的綠林好漢,而要用革命的理論來指導,用革命的方式來行事。

毛澤東在茨坪沒有住多久,11月初,他率部回到了茅坪。

茅坪已與前次來大不一樣,村裡村外,到處是革命的標語,令人感到似乎又回到了大革命時期。在袁文才的支持下,後方醫院和後方留守處,已粗具規模,真正使人有了「後方」的安全感。

毛澤東沒有滿足,他的目光不僅僅是一個茅坪!

於是,毛澤東想到了共產黨的地方組織。這是在這一帶發展革命所必不可少的領導力量。

早在第一次到茅坪的時候,通過龍超清的介紹,毛澤東就知道,由於袁文才的保護,永新、蓮花、寧岡三縣共產黨組織的負責人在大革命失敗以後,很多就藏匿、隱蔽在茅坪一帶。上次來茅坪時,毛澤東還和他們中的一些人見過面。

毛澤東找到袁文才,要他通知三縣在茅坪藏匿、避難、堅持鬥爭的黨內負責人開個會。

對袁文才來說,這件事不算很難,他很快就將這些人通知到了,他們是:永新縣的王懷、劉真、劉作述、賀敏學、朱昌偕、賀子珍;蓮花縣的朱亦岳、劉仁堪;寧岡縣的龍超清、袁文才、劉輝霄。

會議地點是象山庵。這是建於清康熙年間的一座古庵,並排三棟三進,九殿十八井,雕樑畫棟,煞是氣派。大革命時,這裡是袁文才農民自衛軍的棲息之地,如今成了工農革命軍的後方留守處。

會議由毛澤東主持,中心議題是恢複和重建邊界黨的組織,開展群眾武裝鬥爭活動。史稱三縣黨組織負責人聯席會議。

關於這次會議,賀敏學曾回憶說:「毛澤東首先要大家彙報情況,以後又向大家作了關於武裝鬥爭和土地革命的指示,並要求大家回去迅速地行動起來,建立黨的組織,發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籌款子,以鞏固和發展地方自衛軍。」

時任寧岡縣委組織部長的劉克猶也有一段回憶:「毛澤東在象山庵召開的三縣黨組織負責人會議,我沒有參加,後來黨組織負責人傳達了。我記得是:毛澤東說,現在各縣要抓緊時間重建黨的組織。目前,黨組織的情況是工農分子太少,知識分子太多,所以黨組織不鞏固,革命不堅定。」

這是毛澤東在井岡山召開的第一次黨組織負責人會議,它對井岡山根據地的開創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會後,三縣很快就出現了打土豪分浮財的群眾性游擊暴動,而黨的各級組織也在鬥爭中得到恢複和重建。

工農革命軍在茅坪這個「家」休整了半月有餘,指戰員們恢複了精神,躍躍欲試。

於是,毛澤東運籌帷幄,指揮工農革命軍兩次重拳出擊。

第一個目標是湖南省的茶陵縣。毛澤東瞅准了國民黨新軍閥李宗仁對唐生智開戰、湘敵大部捲入、茶陵空虛的機會,傾全部兵力出擊,於11月18日一舉奪取茶陵縣城,並於11月28日成立了湘贛邊界第一個紅色政權——茶陵縣工農兵政府。

第二個目標是江西省的遂川縣。毛澤東根據遂川守敵薄弱的情報,親率革命軍的兩個營,長途奔襲,先是在大坑重創大惡霸蕭家璧部,報了在大汾受挫的一箭之仇;繼而於1928年1月5日佔領了遂川縣城,並於1月24日成立了遂川縣工農兵政府,這一天,是農曆正月初二。在遂川縣工農兵政府成立大會時,毛澤東曾挑出一副對聯,改動了幾個字後,貼在主席台的兩側。對聯是這樣的:  你當年剝削工農,好就好,利中生利;我今日斬殺土劣,怕不怕,刀上加刀。

人們看著這副對聯,心裡有著一種說不出的痛快。

兩次重要的軍事行動,一西一東,在湘贛兩省建立了兩個革命政權。工農革命軍硬是不同於往昔的綠林好漢!

其實,真正的綠林好漢是袁文才、王佐的部隊,要將他們改造成革命隊伍,既是建立根據地的需要,也是一件非常艱巨的工作。

毛澤東從古城會議討論、確定在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地的時候,就確定了對袁、王部隊實行團結、改造的正確方針。

當然,也有人想簡單解決。

何長工是這樣回憶的:「在古城會議上,討論對袁、王部隊的方針時,有人曾提議,解除他們的武裝,把他們解決,他們那幾十條槍,一包圍繳械就完了。毛澤東同志說,談何容易,你們太狹隘了,肚量太小啦。我們不能採取大魚吃小魚的吞併政策,三山五嶽的朋友還多呢!歷史上有哪個能把三山五嶽的土匪消滅掉?三山五嶽聯合起來總是大隊伍。毛澤東同志說服我們,不能只看到幾十個人、幾十桿槍的問題,是個政策問題:對他們只能用文,不能用武,要積極地爭取改造他們,使他們變成跟我們一道走的真正革命武裝。」

這話不無道理。別看袁、王部隊人數不多,武器不好,戰鬥力也不怎麼強,但他們是土生土長的山林武夫,地形熟悉,身手敏捷,要消滅他們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加之工農革命軍遠道而來,人生地不熟,要在這裡站穩腳跟,還非得靠他們幫襯不可,所謂「強龍壓不過地頭蛇」嘛!

許多當年參加過開闢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鬥爭的老同志對此都很明白:「沒有他們兩個人,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不行的。」——譚震林如是說。

「如果他們反對我們,我們是站不住腳的。」——楊得志如是說。

而另一方面,團結、改造袁、王部隊,也並非沒有可能。

說起來,袁文才和王佐及其他們的部下,本質並不壞。他們大多是被封建軍閥、地主豪紳的橫徵暴斂、巧取豪奪而逼上梁山的,如袁文才就有土豪奪妻、官軍殺母之仇;他們一般以打擊土豪劣紳為目標,以「劫富濟貧」為口號,如王佐就是因為與土豪劣紳為敵,而與遂川反動豪紳尹道一結怨的;他們在大革命的推動下,先後成為農民自衛軍,逐漸接受共產黨的主張,樹立起革命的目標,使其隊伍的性質發生了變化,如袁文才就是在大革命時期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總之,袁、王部隊不同於那些嘯聚山林、殺人越貨的山寨土匪,他們能夠改造成為真正的革命武裝。

對袁、王部隊的改造,首先從袁文才的隊伍開始,因為袁文才部的政治素質比王佐部要好一些。他們在大革命時期就接受了中共寧岡支部的領導,並參加了奪取縣政權的武裝暴動。

1927年10月中旬,當工農革命軍游擊到酃縣水口鎮時,應袁文才之邀,毛澤東派出了游雪程、徐彥剛、陳伯鈞、金蒙秀等教官,幫助袁文才訓練部隊。

平時分散,有事集中的袁文才部,此時全部集中到了茅坪步雲山白雲寺進行訓練。

政治教育,主要是講時事、講形勢和講革命出路;軍事訓練,著重練習射擊和基本隊列。

為了使部隊儘快與「綠林好漢」的形象告別,毛澤東告誡袁文才,要從組織整頓上入手。於是袁文才狠下決心,將一些豪門子弟和不良分子清除出去,並從礱市等地招收了一批有階級覺悟的青年,使隊伍出現了生機。

當袁文才部在步雲山練兵的時候,毛澤東正住在茅坪的洋橋湖邊療腳傷,邊做社會調查。閑暇之時,毛澤東就去步雲山看看。在天氣好的時候,他喜歡坐在練兵場右側山坡的一塊大麻石上,一邊閱讀書報,一邊觀察戰士們的訓練。

訓練休息時,毛澤東常常放下書報,來到戰士們的中間。

對於在山村里長大、沒有文化的自衛軍戰士來說,毛委員可是一個「大學問家」。因此,他們喜歡圍在毛澤東身邊,聽他談古論今。

有一次,毛澤東同戰士們談到了《封神榜》:「《封神榜》中有個土行孫,還有哪吒,你們都知道嗎?」

戰士中有的點點頭,也有的搖搖頭。

毛澤東笑了笑:「土行孫、哪吒,能上天入地,騰雲駕霧,都是有本事的人喲!」毛澤東停了停,又幽默地問道:「你們有沒有那樣的本事呀?」

戰士們都笑了起來,他們明白,毛委員是在勉勵大家:努力練兵,成為有本事的人。

又一天,自衛軍戰士正在開飯,一些戰士對著菜盆里的野菜議論紛紛。

毛澤東來到了戰士中間,一問,才知是由於冬季來了,部隊又增加了人,吃菜越來越困難,有時就不得不吃一些野菜。

毛澤東沒有言語,舀一勺野菜放在碗里,就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毛委員,這麼苦,你吃得下?」有戰士問。

毛澤東把野菜咽下後,對大家說:「這野菜雖然苦,可有豐富的政治營養呢!我們幹革命,就要吃大苦,沒有今日的苦,哪有明日的甜呢?」

毛澤東講的道理,許多人似懂非懂,但毛澤東親自吃野菜的行動,卻使戰士們深受感動。

游雪程、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