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革命需要一個落腳點 沿著井岡山麓先轉了一個圈

工農革命軍在茅坪安下了家,有了後方,解除了後顧之憂。

毛澤東沒有失信於袁文才,他在將傷病員和後方機關安頓在茅坪、交給袁文才之後,遂又率領部隊離開了茅坪。他不想鳩佔鵲巢,他有更為深遠的打算。

茅坪雖然可為暫時的依託,但彈丸之地畢竟難養近千之軍。何況工農革命軍是共產黨領導的軍隊,並不僅僅是要佔山為王,偏安一隅。果真那樣,豈不也如同土匪流寇一般。

建立根據地,僅有一個茅坪是不夠的,當然要把地盤弄得大一點才好。而要擴大範圍,井岡山上的茨坪當為首選。這是因為茅坪和茨坪,一個在山下,一個在山上,直線距離最近;而且袁文才和山上的王佐是結拜兄弟,袁文才已經向毛澤東保證,做王佐的工作,讓王佐接納工農革命軍上井岡山。事實上,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離開茅坪後,幾乎是沿著井岡山麓轉了一個圈,最後還是上了井岡山的茨坪。

本來半天就可以抵達的目的地,一個圈轉下來,差不多用了20天的時間。

毛澤東為什麼要率著大隊轉這麼一個大圈,他自己從未明確說明過,一些當事人也是各持一詞,史學界更是眾說紛紜:有的認為毛澤東欲率隊南下向南昌起義的部隊靠攏,因為中央對此早有指示;有的認為毛澤東欲帶隊前往湘南,因為他本人就曾代中央起草過一個湘南暴動的大綱;有的認為毛澤東是通過分兵游擊,摸清井岡山地區的情況;有的認為毛澤東是通過分兵游擊,籌糧籌款,擴大政治影響。

無論怎麼說,毛澤東在安家茅坪後,既未在茅坪滯留,又沒有直奔茨坪,自有其道理。現在看來,在當時的情況下,這確實不失為一著好棋。

毛澤東率隊離開茅坪後,當晚就住在礱市。

礱市是寧岡縣的一個小鎮,位於井岡山下。由於地處湘贛邊,這裡吸引了兩省三縣的許多商人,因而在這邊遠的地方,依山傍江用鵝卵石鋪就的街道兩側,各種小店、雜鋪、攤館,應有盡有,談不上繁華,倒也熱鬧。工農革命軍來到這裡之後,張貼了不少標語,又為小鎮平添了許多色彩。

在礱市,毛澤東又主持召開了一次前委會議。

會場在一座葯號的房子里,一張杉木長桌上擺了兩盞茶油燈,燈光不亮,但圍桌而坐的工農革命軍指揮員們卻有點興奮,一張井岡山古地圖,像珍寶似的在大家手中傳來傳去。

這是羅榮桓在鎮上一個算命的卦攤上買下來的。雖然這張出自清朝同治年間、由廬陵府繪製得井岡山地圖,幾乎可以稱之為文物,且繪製的又極不規範,但對於一直想有一張羅霄山區地圖的毛澤東等人來說,這可是太珍貴啦!

「這真是一圖在手群山清,出師借重羅眼鏡!」毛澤東抑制不住興奮的心情,忍不住稱讚了羅榮桓一番,弄得羅榮桓倒有點不好意思。

羅榮桓是湖南衡山縣人,他是武昌中山大學的學生,在秋收起義部隊中算得上是一個高文化的知識分子。他從參加秋收起義之後,基本上做軍隊的政治工作,建國後,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等職,並被授予元帥軍銜。

毛澤東把地圖鋪在桌子上,仔細琢磨了一番。

在隨後的會議中,重點研究了工農革命軍下一步的行動方向和行動目標。

「我想,我們的第一個目標就是這裡。」毛澤東指著地圖的一個點說:「酃縣,湖南的酃縣。打下它,讓敵人嚇一跳!」

聽說有仗打,而且是去打縣城,與會的人都來了勁,紛紛附和:「要得,要得,打他個龜孫子!」

「毛委員下令,前委指向哪裡,我們就打到哪裡!」

「先拿下酃縣,再打茶陵、安仁,然後與南昌暴動的大軍會合,一同去攻長沙。」

也許是憋得太久想打仗,也許是安家後輕裝來了精神,攻打酃縣的提議很快就獲得了通過。

隨後,由團長陳皓進行了作戰部署。

第二天,全團從礱市出發,行軍一天,進入湖南酃縣境內,到達了一個叫做十都的地方。

工農革命軍自離開瀏陽文家市之後,一直輾轉於江西省,現在又轉回到了湖南。此時,毛澤東覺得有必要向湖南省委彙報。因為,工農革命軍前委畢竟是受湖南省委領導的。於是,他派何長工化裝離隊。交給何長工的任務是:去長沙找省委彙報;然後到湖南衡陽一帶,聯繫那裡的黨組織,了解當地的暴動情況;最後還要想辦法打聽到南昌暴動部隊的下落。

領受了艱巨任務的何長工連夜出發。

部隊進入了湖南境內,毛澤東又提出了部隊對外要打「郭亮」的旗號。

這可令負責宣傳工作的宛希先、羅榮桓等人大惑不解,他們原本是準備在宣傳標語上落下「毛澤東、余灑度」倆名字的。當時的許多報紙不就是將這支部隊稱之為「余毛共匪」嗎?

毛澤東向他們解釋道:「余毛只是余毛,哪有郭亮響?在這湘南,余毛兩個腦袋也不如郭亮一個腦殼值錢。」

宛希先、羅榮桓聽後,連連點頭稱是,他們不得不佩服毛澤東的足智多謀。

接下來的一天,工農革命軍前進到了酃縣沔都,離酃縣縣城越來越近,一切按預定計畫進行。

然而,就在這時,毛澤東接到了袁文才送來的一封急信。

信的內容大致是:頃悉茶陵團總羅定已獲工農革命軍攻酃城之舉,欲率部馳援,急報,望慎酌。

敵情突然發生了變化,使部隊拿下酃縣縣城的把握大打折扣。為了保存革命力量,避免較大的傷亡,毛澤東果斷決定改變部署,放棄攻打酃縣縣城,轉向水口前進。

於是,後衛變前衛,前衛變後衛,全團掉頭往南,直奔水口鎮。

水口是井岡山西南腳下的一個小鎮,它位於兩省三縣交界之處,其東北背靠江西的井岡山,西南面向湖南南部地區,可進可退,既遠離城市,又不十分閉塞。因此,工農革命軍到達這裡之後,竟能找到一些報紙。自部隊進入羅霄山區以來,毛澤東就非常注意通過報紙獲取各種信息,每到一個稍微大的地方,就派人去收集各種報紙。不想在水口這個小地方,也沒讓他失望。

可從報紙上看到的關於南昌暴動部隊在潮汕戰敗的消息,卻如同給他當頭澆了一盆冷水——「沙坑、新圩間惡戰,廣東軍告捷,賀葉部損失慘重……」

「揭陽方面戰事於10月1日結束,賀葉軍退守普寧、惠來,再度被廣東軍截擊,已不復成軍……」

「國共兩軍韓江激戰,兩岸死屍遍野,野犬食人肉……」

看到這樣的消息,毛澤東的心情無疑是沉重的。他不由得又想到了自己這支隊伍的前途和命運。如果說,此前毛澤東對南下與南昌起義部隊會合還心存一絲希望的話,現在他只有橫下一條心在井岡山堅持鬥爭了。

毛澤東很快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緒,他還肩負著領導數百人隊伍的重任,他有很多的事要做。

於是,利用部隊在水口鎮暫時停留的機會,毛澤東又做了一件穩定部隊、加強黨對部隊的領導的重要事情:主持士兵新黨員的入黨宣誓。

在士兵中發展新黨員,把支部建在連上,這是在三灣改編時就確定下來的加強部隊建設的重要舉措。當時雖然作出了決定,但並未能馬上做到。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條件逐漸成熟起來。一營黨代表宛希先就告訴毛澤東,他們決定批准幾個表現好且堅決要求入黨的士兵入黨。毛澤東聽後非常高興,他表示要參加並主持這些士兵新黨員的入黨宣誓。

10月15日晚上,毛澤東果真來到了一營,親自主持了新黨員歐陽健、賴毅等6個人的入黨儀式。

這個被稱之為「水口建黨」的事件,是對三灣改編確定的「支部建在連上」原則的具體實踐。它在中共黨史、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上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工農革命軍在水口住了5天。

這期間,敵人並沒有閑著。先是茶陵縣羅定的挨戶團開到了酃縣,接著,大約一個團的正規軍,也分兩路從茶陵開來。到18日,擔負酃縣方向警戒的偵察排傳來消息說,敵正規軍和挨戶團已經合兵,正分路朝水口包抄過來。

敵情嚴重,容不得半點遲疑,毛澤東立即開了一個緊急軍事會議。經過研究和討論,一致贊成毛澤東的提議,趁茶陵之敵傾巢而出之機,分兵襲擊茶陵縣城,摸羅定的老窩。

這頗有些像是在採用「圍魏救趙」的兵法,但又不完全相同。

毛澤東認為,我們這次出擊,任務是三個:宣傳革命、打土豪、籌款子。所以打茶陵要採取攻而不佔的策略,狠狠地攻一下縣城,迫使羅定回兵,隨後迅速撤出。通過這種辦法,調動敵人,擺脫敵人後,留在水口的部隊作為左路,襲擊茶陵的部隊作為右路,分路游擊,繼續執行三項任務。

這是毛澤東第一次親自指揮打游擊戰。

這種游擊戰法果然奏效。由團長陳皓、一營營長黃子吉、黨代表宛希先率領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