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革命需要一個落腳點 佔山為王的袁文才、王佐

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要上井岡山,要與在那裡「落草」的袁文才、王佐結交朋友。那麼,袁文才、王佐是何許人呢?

袁文才,排名顯泉,又名選三。1898年出生在江西省寧岡縣茅坪馬沅坑村一個客籍農民家庭。所謂「客籍」,是指數百年前從廣東、福建等地殖民到江西的外籍人,這樣的人在江西為數不少。

袁文才小的時候讀過一點私塾,在農村算是一個識字的人。然而他的家境並不好,常受土豪劣紳的欺負,甚至於他成年後娶的妻子,也在新婚不久就被當地一個土豪霸佔了去。因此,在袁文才的心底,埋藏著對土豪劣紳的刻骨仇恨。

抱著復仇的心態,袁文才在娶妻成家之後,已經23歲時還考入了永新縣的禾川中學求學。不想只學了一年,就因其父病逝而不得不退學,其讀書出人頭地的夢破滅。

於是,袁文才就去當了綠林好漢。

當時,位於偏僻山區的寧岡,綠林好漢不少。他們大多是被地主豪紳逼得走投無路的農民,揭竿而起,干著「劫富濟貧」的營生。在離袁文才家鄉不遠的井岡山一帶,就有一夥這樣的綠林好漢,他們自稱為「馬刀隊」,專與土豪劣紳作對。這很對袁文才的胃口,他不顧殺頭和誅連九族的危險,參加了「馬刀隊」。

袁文才畢竟是有一點文化的人,他加入「馬刀隊」之後,先是被委以司書之職,很快就獲得了「馬刀隊」首領胡亞春的信任和重用,擔任了「馬刀隊」的參謀長,與胡亞春結為把兄弟,成為了胡亞春的左膀右臂。

袁文才有一些軍事指揮才能,他經常率隊襲擊縣政府和各地的地主豪紳,並屢屢得手。在1924年夏天,他曾帶隊一度攻下寧岡縣城,佔領了縣衙門,嚇跑了縣長。而當官府派軍隊進行圍剿時,他又避實就虛,將隊伍拉上井岡山,與敵人在高山密林中周旋,常常叫官軍無功而返。

在袁文才的輔佐之下,「馬刀隊」的聲名越來越響,官軍和土豪劣紳越來越怕。寧岡縣的官府見武裝鎮壓不能奏效,就想採取招撫的辦法。這時已經是1925年的春天。

當時,正值大革命在全國興起,寧岡的共產黨員龍超清等人,根據上級黨組織的指示,經過深入了解和認真分析,認為袁文才這支武裝力量可以作為爭取的工作對象。在這種背景下,龍超清向軍閥政府的縣長沈清源自薦:去「招撫」井岡山的「馬刀隊」。

龍超清是憑著省參議會議長「公子」的身份,取得了縣長沈清源的信任,而被委派為縣府談判代表的。當然,沈清源並不知道龍超清是共產黨員,也就更不了解龍超清自告奮勇當談判代表的真正目的。

借著與袁文才談判之機,龍超清結識了袁文才,並且在與袁文才多次交談之後,進一步地了解了袁文才。他們兩人覺得很投機,遂結拜為生死之交。

幾經談判,「馬刀隊」接受了「招安」,更名為縣總保衛團,袁文才擔任了團長。雖然下山進了城,但袁文才牢牢地掌握著軍權,使官府和土豪劣紳仍然奈何他不得。

1926年5月,北伐戰爭開始後,時任中共寧岡縣支部書記的龍超清為了準備配合北伐軍的進軍,加強了對袁文才及縣總保衛團的工作,啟發和誘導袁文才參加革命。

9月,龍超清、袁文才發動武裝起義,推翻了反動的縣政府,將縣長沈清源驅逐出境。之後,成立了由龍超清任主席的行政委員會。袁文才為這個委員會的委員,負責軍事工作。同時,縣總保衛團也改編為農民自衛軍。

由於袁文才投身了革命,1926年年底,龍超清介紹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7年「馬日事變」以後,土豪劣紳捲土重來。在環境日益惡化的情況下,袁文才又率部撤到了井岡山的茅坪,依託高山密林,繼續與敵人周旋,並牢固地佔據著井岡山下茅坪一帶。

與佔據著井岡山下茅坪一帶的袁文才部互為犄角、遙相呼應的是在以茨坪為中心的井岡山上活動的王佐部。

王佐,又名雲輝,號南斗,江西省遂川縣下七村人。他與袁文才同庚,也是1898年出生。但與讀了一點私塾的袁文才不同,由於生父和養父過世較早,王佐自小就跟人打短工,13歲時轉學裁縫。

3年從師學徒,王佐除學會了裁縫手藝,還在走南闖北的生涯中,練就了一身的武藝。有人傳,他可以縱馬舉槍射中野雞;也有人說,他有一回突然遭圍困,竟操一根竹竿一撐,飛身躍上屋脊,一個跟頭就不見了蹤影。

由於王佐藝高膽大,一次在為被稱之為朱聾子的一位井岡綠林頭目縫衣時,竟被朱聾子相中,聘他為「水客」兼採購。

「水客」,是道上的名稱,實際上就是偵探。綠林隊伍常常以綁架土豪作為人質,來索取贖金,他們稱之為「吊羊」。而要「吊羊」,就需有人提供「羊」的線索,「水客」就是干這個活的。

當了一段時間的「水客」,王佐見「吊羊」使綠林好漢的日子過得舒暢;加之從小就對土豪劣紳有一股子仇恨。他乾脆不幹裁縫了,正式落草,加入了朱聾子的綠林隊伍。

朱聾子名叫朱孔陽,原是湖南軍閥部隊的一個連長,由於不滿上司剋扣軍餉,一怒之下,率領20多個弟兄到井岡山落草當了綠林。因為他的耳朵不好,得了個「朱聾子」的綽號。

朱聾子嗜錢,不僅劫富,有時還欺負窮人。

王佐對此日漸不滿。終於在1924年,王佐脫離了朱聾子,自己買了一桿毛瑟槍,拉了十幾個農民兄弟自立門戶,自己當上了首領。

王佐的隊伍打出了「打富不打貧」的口號,慢慢擴大,逐漸發展到50多人,影響也越來越大。

官軍也是先對王佐的隊伍來硬的,派出大軍「進剿」,沒有奏效。

於是,官軍又使出「軟」招,將王佐封為「新遂邊陲保衛團」的副團長,招撫其下山。

但生性暴戾的王佐根本就不願意受管束,不久便重操舊業。隊伍逐漸發展到60支槍,成為了盤踞在井岡山山上的「山大王」。

袁文才和王佐,一個在井岡山麓,一個在井岡山上。雖然他們各自守著一塊地盤,但他倆是同庚,又志趣相投,遂義結金蘭,拜為「老庚」(即同年兄弟),共同雄踞在羅霄山脈中段的叢山莽林之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