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敢問路在何方 袁文才欲開「山門」

工農革命軍在三灣一住就是4天,這是自秋收起義以來部隊在一個地方住得最久的一次。除了部隊整編這一原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要確定下一步的行動計畫。

部隊經過整編,雖然士氣有所提高,軍心暫時穩定下來了,但是,從軍事角度上來講,部隊長期處於流動狀態,沒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後方,既得不到兵員、糧草的支援,也不能安置傷病員,是無法長期堅持下去的。

毛澤東意識到了這一點,而且,他考慮得更深,更遠。

自秋收起義失敗以來,毛澤東就一直在思考將部隊往何處帶的問題。在文家市的前委會上,雖然有到羅霄山脈中段去當「山大王」的想法,但並沒有具體的目標,後來作出了「先退萍鄉」的決定。由於敵軍的圍追堵截,萍鄉未去成,部隊只得繼續南下。連續的行軍打仗,部隊疲於應付,以至一直無暇選定去當「山大王」的地點。現在,後面暫時沒有了追趕的敵軍,部隊又進行了休整改編,是該考慮考慮這個「山大王」如何去當的問題啦!

其實,毛澤東的心中早已在羅霄山脈中段選定了一塊地方——井岡山。

那還是在秋收起義前的安源軍事會議上,毛澤東從贛西農民自衛軍總指揮兼安福縣農軍負責人王新亞的彙報中,了解到在羅霄山脈中段一個叫井岡山的地方,有兩支「落草」的農民武裝,與我們黨有聯繫,並知道了這兩支武裝的頭目名叫袁文才、王佐。

在蓮花,毛澤東又從宋任窮帶來的江西省委領導的口信中,了解到寧岡縣有我們黨的武裝,有幾十支槍。這自然也是指的袁文才和王佐。

現在,部隊駐紮的三灣,與寧岡縣近在咫尺。於是,安頓好了之後,毛澤東就寫了一封信,托當地一位姓李的老錶帶給袁文才。

此時,在寧岡茅坪的袁文才,也關注著這批突然來到三灣的兵。在「是軍是匪,無人探悉」的情況下,為防萬一,他將自己在礱市的部隊暫時撤往茅坪。可他沒有料到,三灣村的「毛司令」卻給他寫來了一封信。

袁文才急忙召集龍超清、陳慕平及他身邊的主要頭目一起開會商議。

龍超清是共產黨員,而且還是中共寧岡縣委的主要負責人。他也是寧岡本地人,其父是江西省參議會議長。他隨父在南昌讀中學期間,接受了革命思想,表現進步,很快就被當時中共江西地方委員會書記趙醒儂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北伐戰爭開始之前,龍超清奉趙醒儂的指示,回到寧岡,利用自己是世家子弟的條件作掩護,積極開展黨的工作,很快在寧岡建立了黨的組織,並擔任了寧岡縣黨組織的負責人。他與袁文才交往較密,並介紹袁文才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失敗後,龍超清等一些共產黨員隱蔽在茅坪一帶堅持鬥爭,因此與袁文才仍然保持著密切的聯繫。

陳慕平,是袁文才農民軍的司書,大約相當秘書的角色,可說是袁文才的得力助手。他也是一個具有革命思想的年輕人,就在當年的上半年還曾到位於武昌的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過。

毛澤東是怎樣一個人物,袁文才等人不甚清楚。陳慕平就介紹說:「毛澤東是共產黨的中央委員,我在農講所學習時,就聽他講過課。他可是做農民運動的專家喲!對了,聽說前不久在銅鼓、瀏陽一帶的秋收暴動,就是他領導的。」

「大概到三灣的就是秋收暴動的隊伍。」有人推測。

「難道這麼快就失敗了?」有人驚訝。

當袁文才將毛澤東來信之事告訴大家並徵詢意見時,與會的人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有的認為應該去接頭,都是農軍兄弟嘛!

有的擔心會因此招致國民黨軍隊的大規模圍剿;有的認為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要提防被人家吞掉。

龍超清見袁文才拿不定主意,遂提醒袁文才:「毛澤東是共產黨的中央委員,可以說是自己人,既然他主動來了信,於情於理都應該去接頭。」

幾經考慮,袁文才決定派龍超清、龍國恩、陳慕平前去接頭。

龍超清一行三人於10月2日來到三灣。

還是在那家叫「泰和祥」的店鋪,毛澤東與龍超清等人見了面。

陳慕平很主動,他一見到毛澤東就喊:「毛委員,我是您的學生。」

毛澤東一聽,頗覺驚奇。陳慕平連忙解釋:「我曾經在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過。」

毛澤東曾在武漢國民黨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擔任過負責人,如此說來,兩人竟真還是師生關係哩!

龍超清等人的到來,令毛澤東十分高興,他立即請龍超清和陳慕平介紹寧岡和袁文才、王佐的情況。

聽了龍超清他們的介紹,毛澤東對井岡山的兩支農民武裝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也堅定了他落腳井岡山,與袁文才、王佐合作的決心。於是,毛澤東向他們三人講了工農革命軍的政治主張,說明了準備上山落腳的意圖,表達了希望同袁文才部合作的意願。

聽說工農革命軍真的準備到井岡山來,龍超清當即表示歡迎。作為當地黨組織的負責人,他知道,有一支完全由黨控制的正規軍隊來支持,對於推動寧岡的革命運動是大有裨益的。雖說他與袁文才的私交不錯,但他也清楚,袁文才可說是一個特殊黨員,和當地黨組織基本上是一種合作的關係。袁文才的部下則更是只聽從袁個人的指揮,帶有濃厚的綠林武裝色彩。

如果毛委員能率工農革命軍上井岡山,對於改造這支農民武裝也一定會有所幫助。

而陳慕平聽了毛澤東的想法之後,卻表現得沒有那麼痛快。雖說他受過革命教育,也從心底里同情革命,但他畢竟只是袁文才部的一名司書,凡事受制於袁文才,像接納工農革命軍上井岡山這樣的大事,他根本做不了主,還得請示了袁文才方可表態。

毛澤東對陳慕平的猶疑表示理解,他耐心地做著工作。

最後,雙方約定:工農革命軍先可到距三灣30里的寧岡古城,儘快安排毛澤東與袁文才見面。

龍超清等人要告辭了,毛澤東見他們是徒手而來,隨口問了一句:「怎麼隨身不帶槍呢?」

陳慕平倒很直率:「槍很貴重,一般的外出,袁大哥不讓帶槍。」

毛澤東聞言,知道他們很缺武器。好在自己部隊經過整編後有多餘的槍支,於是立即叫人拿了三支槍送給他們帶回去。

毛澤東將龍超清等人送走之後,站在村口,望著遠處綿延起伏的群山峻岭,思緒萬千。

看來得上井岡山啦!

這將是一條什麼樣的路尚不可得知,但可以肯定,這是一條全新的路!

毛澤東想起了愛國詩人屈原的一句名詩:「路漫漫兮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