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從上海到瑞金 (三)秘密通道

北風蕭殺,海波洶湧。

一艘客貨混裝的小火輪沿著海岸線顛簸。

周恩來和交通員小廣乘坐的這艘小火輪,一走就是幾天幾夜。這種小火輪只能沿著海岸線走,若在大海上航行隨時都有翻船的可能,而且一路顛簸得很厲害。不過,乘坐這種船的一般都是些小商人,不容易引起警察和特務的注意,比較安全。他們倆上船以後,就沒有遇到什麼麻煩。

乘輪船渡海遠行,在這以前周恩來不知經歷過多少次了。在天津南開中學畢業以後,他於1917年9月登上東渡的輪船, 赴日本求學。臨行前,他揮豪寫下:

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

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在日本求學期間, 他四處碰壁, 度過了一段孤寂苦悶的日子。1919年3月,得知南開學校創辦大學部的消息後,毅然決定回國。在給同學臨別贈言時,將自已十分喜愛的梁啟超《自勵》一詩題贈:

獻身甘作萬矢的,著論求為百世師。

誓起民權移舊俗,更研哲理牖新知。

十年以後當思我,舉國猶狂欲語誰?

世界無窮願無盡,海天寥廓立多時。

在接受了「五四」運動的洗禮後,他於1920年11月7日由上海乘法國「波爾多斯」號郵船,再次飄洋過海,赴歐洲勤工儉學。次年春,經張申府、劉清揚介紹,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八個發起小組之一的巴黎共產主義小組。不久,他參加了中共旅歐支部的領導工作。1922年3月,在得知戰友黃愛在長沙領導工人罷工時被湖南軍閥殺害後,十分悲憤地寫下:

壯烈的死,苟且的生。

貪生怕死,何如重死輕生!

沒有耕耘,哪來收穫?

沒播革命的種子,卻盼共產花開!

夢想赤色的旗兒飛揚,卻不用血來染他,

天下哪有這類便宜事!坐著談,何如起來行!

舉起那黑鐵的鋤兒,開闢那未耕耘的土地;

種子散在人間,血兒滴在地上。

1924年7月下旬,他從法國啟程,乘船由海路回國, 投身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浪潮中。

一個殘陽如血的黃昏,小火輪疲憊地駛入汕頭港。汕頭,對周恩來來說並不陌生。四年前的9月24日,他率領南昌起義部隊進駐汕頭,準備開往海陸豐與當地農民武裝會合,組建工農革命軍。在26日召開的中共南方局會議上,他被指定負責處理起義軍一切事宜。28日,國民黨軍在「飛鷹」號軍艦的炮火掩護下,在這裡強行登陸,襲擊起義軍,他親自指揮戰鬥,將敵擊退。故地重遊,往事歷歷在目,內心感慨頗多。

一上碼頭,周恩來就注意到有幾個似曾相識的身影,裝著在人群中接客或無所事事徘徊的樣子,目光卻向走上碼頭的旅客睃來睃去。他和小廣從容不迫地與他們交臂而過,沒有引起他們的懷疑。人群中走出來一個生意人打扮的青年,與小廣打了招呼。小廣與那青年細聲交談了幾句話後,把他介紹給周恩來,那是中共汕頭地下交通站站長小陳。周恩來就跟著小陳來到了早已安排好的金陵旅社。

金陵旅社是汕頭最大的旅社,客人很多。在旅社大廳,周恩來趁小陳排隊辦住宿手續時,注意觀察了一下周身的情況。他的目光無意間落在牆上掛著的一幅大照片上,那是1925年汕頭市各界歡迎黃埔學生軍大會的合影,其中就有時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的他。他雙眉一皺,抓住身旁小廣的手,讓小廣去把小陳叫過來。

周恩來先走了出來。在門口外,小陳和小廣疑惑地追上來。周恩來嚴肅地說:「這裡不安全,我們換個地方吧。」

小陳說:「這旅社的老闆跟我熟,不會有問題的。」

周恩來說:「聽我的,我們換個地方住。」

小陳就把周恩來和小廣帶到一條比較僻靜的小街,住進一家不顯眼的旅社。其實這是當地國民黨駐軍的最高長官、獨立師師長張瑞貴秘密開設的旅社,住宿的旅客不多,倒比較安全。把周恩來和小廣安頓好,小陳就出去了。不到半個鐘頭,他把負責從汕頭護送周恩來到大埔的地下交通員小蕭帶來了。這是一個長著一雙機智明亮的大眼睛的精悍的小夥子。把周恩來送到這裡,小廣的任務算是完成了。

小蕭把周恩來安排在二樓一間窗戶對著後院的房間。後院不大,有一條弄堂通往另一條小巷,那裡是一片零亂嘈雜的貧民居住區。一旦有情況,退到貧民區比較容易隱蔽。樓前面的小街,有幾家鋪面是交通站的耳目,一有行跡可疑的人進入小街,馬上有人向交通站通風報信。

周恩來顧不上休息,向小蕭了解了四周圍的環境情況後,又叫小蕭把秘密聯絡圖拿來,查看下一站的線路。

從上海通往江西中央蘇區的這條秘密通道,是由周恩來親自主持建立的。這年的1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上,他報告了所主持建立的從上海—香港—汕頭—大埔—永定—江西中央蘇區的地下交通線。3月4日,中央決定凡派往中央蘇區的人,統由周恩來和時任中央組織部長的康生負責安排。從此後,從上海前往江西中央蘇區的領導人,都是走這條秘密通道。

在汕頭城住了一夜,第二天清晨,周恩來化妝成一個畫像先生,小蕭化妝成畫像先生的徒弟,踏上了征程。下一站,要乘火車到潮安。

車廂里,各種各樣的人都有。談生意的,販賣小商品的,唱粵劇的,耍猴的,議論時局的……。

周恩來在聚精會神地看報紙。他已經有好多天沒有看報紙了。這些報紙是坐在對面的那個戴眼鏡的中年人帶來的。在他看報紙時,坐在他身邊的小蕭一直警惕地觀察四周圍的動靜。

這幾張報紙對周恩來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從這些報紙上,他得知蔣介石由於國民黨內部矛盾激化,已於12月15日通電下野。下野之前,蔣介石為了捲土重來,作了各種準備:一是調兵遣將,把自已的親信安插到各重要省府、國民黨中央機構、軍事部門,控制中樞;二是暗中指使宋子文在辭去財政部長的同時,拿走財政部重要檔案,遣散部內科長以上職員,給新政府設下財政陷阱;三是成立假民意機關,搶過一面抗日救國旗幟,以便以在野身份繼續推行他的獨裁統治;四是策劃黃埔生組織特務機構,為其再次上台進行秘密活動,保衛其獨裁地位;五是下令殺了第三黨領袖鄧演達和第10軍軍長王天培,一為泄憤,二為儆猴。

「先生,你說蔣介石這次下野,會不會像四年前那次一樣,是在玩弄以退為進的把戲?」坐在對面那個戴眼鏡的人問周恩來。

周恩來愣了一下,沒想到戴眼鏡的人會跟自已聊這樣的話題。他向對方淡淡一笑,搖了搖頭,說:「先生,我一個手藝人,對政治一向不感興趣。」

「你不是一直在看報紙嗎?」戴眼鏡的人又問。

「我不過是隨意瀏覽一下。」周恩來做出漫不經心的樣子。「我感興趣的,是這上面的廣告。」說著,就將目光集中到報紙的廣告欄上。

戴眼鏡的人沒趣地吁了口氣,又攤開報紙來看。他看了沒幾分鐘,又禁不住對周恩來說:「如果蔣介石真的還鄉歸田,為什麼在下野前,把江蘇、江西、浙江幾個重要省份的政府主席都換成自已的親信呢?還有,蔣通電下野後,汪精衛和胡漢民都稱病不出,一個呆在上海,一個呆在廣州。這裡面大有文章啊!」

周恩來裝作惑然不解的樣子,望著戴眼鏡的人不吭聲。

戴眼鏡的人見周恩來聽天書似的,無奈地搖了搖頭,不無懊喪地說:「唉,你一個畫像的,我跟你說蔣介石幹什麼呢?你不懂的,你不懂的……」

周恩來對戴眼鏡的人笑了笑,做出一副對政治無知而冷漠的神態。戴眼鏡的人怎麼會想到,坐在他對面的這個「畫像先生」, 曾經與蔣介石是同在一條壕溝並肩戰鬥的同志,現在又是被蔣介石懸賞通緝的「共匪首領」!

1923年初,作為中共旅歐總支部負責人的周恩來,受組織委託在法國巴黎從事國共合作。因協助國民黨特派員王京歧籌建國民黨旅歐支部成績斐然,他被孫中山委任為國民黨巴黎分部籌備員;次年初,他又建立了國民黨巴黎通訊處,其卓越才能引起孫中山和廖仲愷的矚目。不久,時兼黃埔軍校黨代表的廖仲愷與中共有關部門協商後,請周恩來的老朋友張申府寫信並匯款到巴黎,特邀周恩來回國參加黃埔軍校工作。是年秋,周恩來從法國返回廣州,任黃埔軍校總政治教官,開始與校長蔣介石共事。

11月初,孫中山為挽救黃埔軍校的政治危機,經與中共中央和蘇聯顧問商定,任周恩來為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以後,東征討伐陳炯明,周恩來和蔣介石攜手率軍奮勇殺敵。黃埔軍校學生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一軍時,蔣介石任軍長,周恩來被任命為第一軍政治部主任兼第一師黨代表,師長是何應欽。

第二年1月下旬,周恩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