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長征中的左權

1934年10月,中央蘇區的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領導機關率領中央紅軍主力退出中央蘇區,實行戰略轉移——長征。

10月17日夜晚,左權和林彪、聶榮臻率領紅1軍團由龍古嘴到龍江口之間的渡口南渡於都河,開始戰略轉移。

左權懷著十分沉重的心情離開中央蘇區,他和軍團首長率領紅1軍團為左路前衛,紅9軍團為左路在其後跟進,紅3、紅8軍團為右路,紅5軍團殿後,掩護中共中央、中革軍委及其各機關編成龐大的軍委第1、第2縱隊開始長征。

左權認為,在退卻中擺脫危險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隱蔽企圖和實施欺騙,因為退卻是實質上的軍事運動。10天前,他就命令偵察科長劉忠率軍團偵察部隊渡過贛江,到信豐、南雄、南康、崇義之間的地區偵察敵人的兵力、配製,查明工事、堡壘的構築情況,弄清這一帶的地形、路線,繪成戰略圖,報送軍團司令部。由於偵察周密,10月21日,左權和林彪、聶榮臻指揮紅1軍團向敵人第一道封鎖線發起攻擊,紅1師襲佔新田,紅2師一舉攻克金雞,又於次日圍攻版石圩之敵,擊潰守敵,突破了敵人的堡壘線,殘敵退守安西,紅1軍團乘勝追擊,與右翼的紅3軍團同時追至安西城下,10月25日,紅1軍團渡過桃江,順利地從南康、大庾嶺邊緣地區突過了第一道封鎖線。

紅軍突破第一道封鎖線後,左、右兩路前衛,紅1、紅3軍團像兩把尖刀直插湖南、廣東境內。蔣介石在湖南桂東、汝城至廣東城口設置了第二道封鎖線。城口守敵為粵軍陳濟棠部和民團防守。

為突破第二道封鎖線,左權和軍團首長決定派紅2師第6團向仁化、城口長途奔襲,奪取城口,打開突破第二道封鎖線的缺口。紅6團在團長朱水秋、政治委員王集成的率領下向城口急奔,11月4日,以奇襲手段殲滅守敵,俘虜百餘人,一舉攻佔城口。隨即紅1軍團團部移駐城口,左權在城口,一面部署偵察部隊迅速前往樂昌、新橋、九峰山偵察前進道路上的敵情,一面指揮後續部隊迅速跟進。

在紅1軍團襲占城口的同時,右路前衛紅3軍團向湖南汝城發起攻擊,摧毀城頭寨多處碉堡,攻佔城南大耒圩寨子,密切監視和緊緊圍困汝城守敵。11月5日,左權和林彪、聶榮臻率紅1軍團(不含紅15師)由城口順利通過封鎖線,沿湘粵邊境迅速西進,城口的防守掩護任務移交給紅3軍團,這樣,到11月8日,中央紅軍主力順利突破城口至汝城間敵第二道封鎖線。

中央紅軍突破敵人第二道封鎖線後,蔣介石這才從紅軍莫名其妙的「流竄」中如夢方醒,緊急調動湘粵地方部隊20餘萬人,在湖南的郴縣、宜章之間和粵漢鐵路兩測,設置第三道封鎖線,湘軍劉建緒之第19師李覺部防守郴縣,第15師王東原部向彬縣增援,第62師陶广部尾隨紅軍向文明司追擊,粵軍獨立第4師鄧龍光部正向粵北樂昌開進,敵人在郴縣、宜章之間構築了幾百座碉堡,企圖阻攔紅軍前進。但是,這時敵人的兵力尚在調動之中,還未部署完畢,宜章、嘉禾、臨武等地敵人的兵力較為薄弱。

正當紅1軍團向九峰山、宜章方向前進時,11月6日,朱德再次致電紅1軍團指出:如九峰之敵不強,「一軍團之基本任務為奪取並鞏固九峰圩及樂昌以北之頭子嶺(樂昌以北之道路交叉點)以便野戰軍迅速西進」。紅軍如能控制九峰山,就控制了郴縣至樂昌的粵漢鐵路東北部的制高點,就可以阻擊粵敵北進。然而,軍團長林彪和政治委員聶榮臻對是否走九峰山發生了分歧。林彪主張繞開九峰山,走山下平坦大道,經樂昌過粵漢鐵路,這樣可迅速西進。聶榮臻認為走大道經樂昌如有敵人太危險,對林彪只顧本部隊行動便利,不顧中央及其部隊的安全和僥倖心理表示反對,堅決主張執行中革軍委命令。

在林彪和聶榮臻激烈爭論時,左權建議說:派紅2師師長陳光帶一個連去樂昌偵察,看敵情如何,同時一部出擊九峰山。左權認為,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選擇有利於我們的陣地和地形尤為重要,山地敵人防守薄弱,紅軍選擇走九峰山,可以利用九峰山崇山疊嶂,居高臨下的地形,構成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保障紅軍在通過封鎖線的行動中不被敵人迂迴分割。在左權看來,部隊退卻轉移擺脫險境是首要的,心存僥倖冒險行事可能要吃虧。

林彪和聶榮臻都贊成左權參謀長的建議,於是決定派陳光帶領紅2師一個連前去偵察樂昌敵情。與此同時,在聶榮臻的堅持下,紅2師第4團繼續向九峰山前進,搶佔九峰山。為確保紅軍搶佔九峰山的成功,左權指示劉忠帶領軍團偵察部隊和保衛分局便衣班化裝成國民黨部隊,向九峰山及其以南偵察前進,並控制這一地區,保障攻佔九峰山部隊的側翼安全。劉忠帶領偵察部隊偵察了九峰山的地形、敵情,繪製了形勢略圖,並派偵察參謀急速送回軍團部。紅2師師長偵察樂昌大道敵情後,也趕回軍團指揮部報告:樂昌大道上已發現敵人在運動。

左權與軍團首長研究分析了敵情,深感情況緊急,於是林彪立即拿起電話,給正向九峰山攻擊前進的紅4團下達命令:「不惜一切代價搶佔九峰山。」紅4團團長耿飈、政治委員楊成武接到命令後,沒敢歇息片刻,於深夜迅速率領部隊迎著狂風暴雨,在泥濘的山路中奔襲,雨越下越大,由於缺少照明器材,又無法打火把,四周一片漆黑,九峰山山高路險,給行進中的紅軍部隊帶來極大困難。指戰員只得手拉著手,或者拉著綁腿帶,拄著樹枝木棍,相互偎依著艱難地向山頂爬去,紅軍終於搶佔了粵漢鐵路東北側的制高點——九峰山,並在九峰山激戰一整天。與此同時,紅2師主力攻佔九峰山側翼之茶嶺、大源、小園、麻坑等地,監視九峰圩和樂昌敵人,掩護軍委第1、第2縱隊和紅9軍團順利從九峰山以北地區西進。

軍委縱隊在紅軍左、右兩路軍的掩護下,從湘粵邊境崎嶇蜿蜒的南嶺山路中西進,人員擁擠,行動緩慢,從九峰山到宜章不足60公里的路程就走了三四天。

11月11日,左權和林彪、聶榮臻率領紅1軍團主力到達宜章的白石渡附近地域。紅1師於12日攻佔白石渡。與此同時,紅3軍團第5師於11月10日攻佔郴縣良田,第6師於11日攻佔宜章縣城。這樣,紅軍就撕開了敵人設置在郴縣至宜章之間封鎖線上的一個口子。紅1軍團經過頑強阻擊和嚴密監視,掩護中央紅軍主力於11月15日全部通過郴縣至宜章之間敵人第三道封鎖線後,繼續西進。

蔣介石在中央紅軍突破第三道封鎖線後,已判明紅軍西進的戰略意圖。中共中央率紅軍主力突圍西進,使他惱羞成怒,氣急敗壞地糾集約40萬兵力,在湘江及其附近地區設置了第四道封鎖線,企圖利用橫亘在紅軍前進道路上的瀟水和湘江兩條大河作天然屏障,殲滅紅軍於瀟水之濱和湘江兩岸地區。

左權和林彪、聶榮臻指揮紅1軍團掩護中央紅軍主力全部突破第三道封鎖線後,由後衛改為先頭部隊疾速西進,與紅3軍團並肩仍然擔任全軍前鋒,在前面開路。紅2師先頭團於11月16日攻佔臨武縣城。左權一進臨武城,立即命令偵察科長劉忠帶領偵察分隊攜帶電台,化裝為國民黨部隊前出藍山、江華、永明、道州一線,偵察敵情,探明道路,查清瀟水、湘江各個渡口情況,及時報告軍團司令部。左權不斷地收到劉忠和各方面的偵察情報。紅1軍團根據這些情報及時調整部署下達作戰命令。

11月23日,左權率軍團司令部進至道縣城,為保證大部隊通過瀟水,他要求紅2師尋找更多的船隻,廣泛地收集架橋材料,再架設些浮橋。同時他還指示軍團直屬隊兩個工兵連配合紅2師架設浮橋。

全州城是湘江西岸的一座縣城。在紅軍渡過瀟水後,「追剿」軍第1路劉建緒率4個師已趕至全州、黃沙河一帶地域設防,第2路薛岳的4個師也進駐零陵,已向黃沙河推進,第3、第5路尾隨紅軍緊追不捨。這時湘軍代表劉建緒和桂系軍閥的白崇禧在全州密談,雙方劃定:以全州為界,湘軍防守全州以北地區,桂軍防守全州以南地區。各路「追剿」軍向紅軍蜂擁而來,不斷緊縮包圍圈,妄圖實現殲滅紅軍於湘江兩岸的計畫。形勢非常危急。

左權率領紅2師,為先於敵人搶佔全州至界首之間湘江渡河點,晝夜急行軍經廣西灌陽以北之文市,於11月27日趕至湘江東岸,並立即派出部隊選擇渡河點。當晚,左權指揮紅2師第4、第5團分別在界首至全州之間石塘圩、太平渡等處淺灘涉水渡江。命令紅4團攻佔界首,紅5團攻佔全州。紅4團先敵搶佔界首,隨即桂系第15軍夏威部憑藉精良的武器裝備向紅軍進行反撲,直向紅軍縱深插進,當進入設伏地域時,紅4團突然發起攻擊,將敵全線擊潰,殘敵倉皇逃跑。隨後,紅4團奉命將界首防守警戒任務移交給紅3軍團第6師,向全州以南的腳山鋪轉移,與紅2師主力靠攏。左權又迅速組織紅2師先頭部隊在腳山鋪一帶構築工事,命令部隊加強警戒,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