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 風水奇人 第一百九十六章 我不是林沖

遊方卻在心中暗道:「既有今天之嘆,當初又何苦與吳老分開呢?看上去是在祭梁思成,其實心裡更多的是在祭吳屏東吧?」

同時他也很有感觸,看見楊成彬與艾小聰那目瞪口呆的表情,這塊碑真的不存在嗎?不,只是他們看不見而已!他能感覺出來,薛奇男不像在背誦碑銘,而是凝視著那空空如也處「讀」出了碑銘,這便是當今最出色的考古學家一生學養積累,無形中特有的「修為」嗎?

遊方來宜賓最重要的目的之一,便是體會「以神識凝鍊劍意靈性化為實形之感」的門徑,眼前這一幕看似與秘法無關,對他的震撼卻很大!甚至對心盤術的精微之處的體驗,隱約都有助益。

吳老的手繪筆錄中有這個地方,也有這塊碑,旁邊還有小字標註。他繪製時梁思成先生已去世,這塊碑也無存,但他還是給畫了出來。

一念及此,遊方突然「看見了」那裡有一塊石碑,恍然如真,就和吳老繪製的一模一樣,他甚至能清晰的看見碑上的銘文,那是吳老在鉛筆手繪圖中不可能畫出來的,他剛才還是第一次聽薛奇男背出來。

他的神識一直處於含而不發的狀態,隨即就警醒過來,沒有流露出任何異常,自己並未發動心盤也未運轉任何秘法,怎會有這種錯覺?

最近總有諸法如幻之感,難道是秘法修為又到未知關口,或者有什麼別的原因?

薛奇男鞠躬致敬、誦讀碑銘之後,遊方很自然的也走上前去,朝那塊不存在的碑鞠躬致敬。他一鞠躬,華有閑二話不說也跟著鞠躬,沈四寶與謝小丁對望一眼,並肩上前鞠躬行禮。吳玉翀看著遊方等人,又發現外婆一直在看著自己,眨了眨眼睛,也規規矩矩上前深施一禮。

薛奇男這才露出了笑容,在來李庄的路上,她的神情一直平淡如水。

離開板栗坳去李庄古鎮景區還有幾公里的路,艾小聰與楊成彬昨天酒喝得多,又忙到很晚才回家,今天又起了個大早帶車來接人,此時在車裡兩人忍不住直打哈欠。遊方問道:「你們是不是來過李庄很多次了?」

楊科長有點感慨的問答:「我都記不清來過多少次了,每逢有重要客人,我都會陪他們到李庄來。」

遊方:「我看你很乏,今天就不用陪我們進去了,有薛先生在,其實我們不需要導遊,你和艾小姐就留在車上好好休息吧。」

艾小聰舉手道:「我和你們進去,這次不一樣,陪帥哥逛古鎮,另有感覺哦。」

遊方笑道:「你看你,眼睛都有血絲了,需要好好養養神,否則會出黑眼圈的。」

艾小聰有些擔憂的從坤包里掏出小鏡子照了照,這才對遊方道:「你對女孩子,一直都這麼溫柔嗎?」

還沒等遊方回答,謝小丁搶著說道:「遊方哥哥是我堂姐的朋友,他這人對誰都很好,剛才先勸的是楊科長注意休息。」這句話是對艾小聰說的,眼角的餘光卻不由自主瞟向吳玉翀那邊。

這時薛奇男開口了:「小楊、小艾,遊方說的對,你們就不用陪我們去了,好好養養神吧,這兩天確實辛苦了!……我就是宜賓人,從小來過李庄很多次,而且是為了美術寫生和古迹考證,這一次想親自給孩子們講講這個地方,不需要導遊。」

最終沒有讓兩位地方官員陪同,薛奇男領著五位年輕人進了李庄古鎮,楊科長領人來參觀本是不需要買票的,現在直接去拿了六張票交給他們,留作遊玩紀念。售票景區的範圍並不包括整個李庄鎮,出於古迹保護與旅遊開發的目的,原先古鎮中很多居民都已經遷到外圍居住。

未進旅遊區之前,兩旁就有很多新修仿古建築,開設了各種各樣的店鋪,還有提著各種工藝品在路上與景區門口攬生意的小販。他們這一行人風采形容皆有特色,頗為不俗,走在一起非常引人注目,有很多小販都圍了上來兜售各色紀念品。

好不容易擺脫小販的糾纏走到古鎮景區檢票處口前方,這裡比較開闊有不少遊人,或排隊買票、或拍照留念、或三三兩兩的休息閑聊、或組團集合清點人數,總之非常熱鬧。他們穿過人群正往前走,突然又被一個小販攔住了。

這小販的年紀大約三十掛零,身材魁梧麵皮白凈,聽口音像是四川本地人,湊到遊方身邊神神秘秘的說道:「老闆,買古董嗎?挖地挖出來的古劍,不想交給政府,識貨的話就賣給你了,好劍啊!」

說著話,那人從身上挎的一個帆布兜子掏出一樣東西,手握劍柄只露出劍鞘,是一柄匕首模樣的帶鞘短劍,長短大小與遊方的秦漁差不多。

靠!這種話遊方在潘家園聽的多了,儘是糊弄外行人的。有不少民間收藏愛好者聽說了很多淘寶發財故事,希望自己也能成為那樣的幸運兒,成天就期待著賤價撿漏的事情發生,這麼攬生意就是針對這種人的心理。

但是這人的生意似乎攬錯了地方,一般人不會在風景區門口淘來歷不明的「古董」,大家都是來旅遊的,不是專門逛文物市場淘寶的,除非價格便宜到與明碼標價的現代仿品差不多,才會有人以無所謂上當受騙的心理買著玩,但這樣也賣不出價來,沒什麼賺頭。

這一招,只對那種剛入門、自以為內行的外行最有效,而且東西要做得像回事才行。

遊方覺得有點好笑,在他面前搞這一套真是找錯人了,而且想用中外各種贗品將他們這一行人全部打眼,恐怕太難了!挖地挖出來的?看那小販手上的繭子,也根本沒有使鋤頭勞作的痕迹啊?

這些倒是小細節,想騙人也得像點樣,劍鞘顯然是新的,看工藝還不錯,挖出來的東西難道還配好了專門的現代工藝劍鞘?

遊方還覺得有點奇怪,他們六個人當中最引人注目、回頭率最高的當然是吳玉翀,而他既不像最有錢的,也不像最好騙的,這人攬生意怎麼偏偏找上自己?但此刻也沒功夫跟小販糾纏,遊方做出不耐煩的樣子擺了擺手道:「不買,不買,沒帶錢!」徑自邁步向前走。

那小販卻跟了上來,搶步上前道:「不騙你,真的是古董,不信你看……」他已經拔出了短劍,沒說話卻發出「哎呦」一聲,劍已出鞘。

攬生意不要緊,遊方怎麼可能讓人攔在這麼近的距離內拔出兇器呢?劍一出鞘,他伸手就把那人握劍的手腕給扣住了,低喝道:「你想幹什麼?不買就是不買,光天化日這麼多人,還想行兇打劫啊?」

小販手臂一軟半邊身子都發麻,短劍握不住落下,被遊方順手接了過去,還沒等他說話,旁邊的人一齊發出「咦」的一聲。遊方伸手的同時就已經覺得不對勁了,低頭一看,手中竟然真的是一柄保存完好、品相不凡的古劍。

這柄短劍其實就是一把匕首,劍刃不到二十公分長,在古代也是藏在袖子或衣襟里的利器,小巧的劍鍔上有鑄成的兩個篆字「青羽」,方形直筆篆,明代器物的風格,而它的外形看上去還真有點像青色的羽毛。

兩側劍刃不是筆直的,有一個很小的弧度匯聚到劍尖,保存再好的古劍,也不可能像新的一樣浮光閃閃,但卻沒有銹跡,就似蒙了一層朦朧的霧氣。仔細看劍身表面還有紋路浮現,就是通常說的「松紋」,較為明顯的紋路如波浪狀,較為隱蔽的紋路如雪花狀,要對著反光才能隱約看見。

僅憑眼力活,遊方也能看出這柄古劍大概是明代的東西,以神識感應另有一番發現。這東西確實是出土的,出土的時間還不長,大概只有一年不到,保存的非常好。更特別的是,它不是一把普通的劍,而是有靈性的煞刃,秘法高手難尋的利器!

曾有人用它殺過不少人,看上去好似不甚鋒利,可是劍身中凝鍊了隱約凌厲的煞意,大熱天拿在手中,凝神定氣,胳膊上汗毛莫名都會豎起來,已經有了靈性。

所謂器物的靈性一般情況下當然不可能像遊方的秦漁那般誇張而匪夷所思,是打造的過程與漫長的經歷中自然或人為的積澱、凝鍊出的一種獨特的物性,就似沒有生命的器物擁有了自己的性格。

這柄劍的靈性很微弱,當然遠不及秦漁,但在秘法高人手中是可繼續養劍的,使之成為一件法器。這種東西很難得,不是很容易碰到,在秘法高手眼中,價值遠遠超過一般的古董,市場中看見了幾乎都不可能放過。

遊方的神識處於含而不發的狀態,不主動去擾動、運轉周圍的地氣。但在環境中的地氣與各種物性發生變化時,隨即就有反應。剛才他心中先入為主認為這小販在糊弄外行,沒有太在意。小販拿出劍的時候,劍柄完全握在手中,劍刃在鞘中,遊方也看不見它原貌。

而小販顯然不可能以秘法激引劍的靈性、侵擾環境讓遊方察覺,所以他根本沒留意。等到劍拔出來,又落到自己手中,遊方當然能感應的清清楚楚,暗自吃了一驚。

遊方心中一驚,神識隨即感應到手中這柄劍發出絲絲微弱的嘯音。這倒不是幻覺,而是有人以獨門九星宮秘法觸動了它,激引其靈性。沈四寶做的非常巧妙隱蔽,假如不是劍拿在自己手裡,遊方根本查覺不到。看來這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