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部分 藏民生活鱗片(謝覺哉)

從寶興、大維、懋功、撫邊、卓克基、毛兒蓋,直到甘肅邊界,全是狹長溝地。水在亂石中急流,浪花四濺,震耳欲聾。傍岩作路,狹而且危。有些地方,簡直沒有路。在懸岸上架幾根木條,上支木板。有的路被水淹了,須手扶岩石,步步試水而過,稍一不慎,就有被急浪卷上去的危險。記得到卓克基的那天,有一同志被水捲去,幸數丈外有大木橫江,得阻住獲救,然已淹得四肢無力了。這些地方即所謂大小金川。滿清的「十全老人」(乾隆)曾動員二十多萬兵,用掉二千多萬軍費,還殺了兩個大臣(張廣泗、訥親)才得這些土司們稱臣納貢。但是這裡的文化、生活,一點也沒有沾染漢化。

先講它的住吧:尺多厚的牆,築個四方桶子,高的三四層,矮的兩層,下層關牲畜,屎尿狼藉;二層較好,安廚灶;三層是佛堂,很乾凈。門窗壁櫃,都很精緻。逾北的地方,形式稍有不同,下層也住人,那只是一個土洞,牆厚四五尺,門形轉彎,從屋頂漏下光來,沒有瓦,覆以木板。總之藏人的住,並不見得比漢人差。

吃呢?粘粑調酥油,味道很不差。青稞麥炒熟,磨成細粉,叫做粘粑。臨流有水磨,家中有手磨,兩片光石,沒有齒。可是藏人的麥粉,細得和洋灰面一樣。我們在那裡沒工夫那樣磨,連粗磨也來不及,青稞麥,囫圇煮,頗有點「吃不消」。蔬菜只蘿蔔馬鈴薯。但到了巴西包座等地,肥大的蘿蔔和馬鈴薯,比內地的還好吃得多。碗是木或銅的,陶磁器還沒輸入。木柴燃料,堆積成牆,三四十斤一塊。豬子很少,牛羊很多。牛是氂牛,尾如大掃帚,頗肥大。有一種飲料,是樹的枝葉,不知何名,我們喊它做「蠻子茶」,烹飲可助消化,免得肚子脹。

藏民地高寒,麥熟較遲,但土肥沃,不亞江南,麥蔬豆等都很茂密。

穿呢?有各種毛布、氈子、氈帽、氈靴,羊皮毛很厚,硝制不良,一件大皮衣有二三斤重,只有藏人才能穿得起!

……

總之藏人尚全在「自給經濟」階段,只有鹽及少數紅布自外來的。雖然有貧富,但穿、吃、住等,似乎不大成問題。

保守性很重,基督教那樣厲害,我們經過的西南叢山深洞,輒看見屹立的教堂,而藏人區域沒有。鴉片煙雲貴川普遍產物,而藏人不種。據說,鄧錫侯曾勸藏民種鴉片,因其地肥,不種麥,拿鴉片到外面換糧食進來,可獲厚利,但被藏民拒絕了。帝國主義的貨品,本來無孔不入,但到藏民區域碰壁了,連漢人的貨,除紅布外,也找不出什麼。這裡看見的現代文明,只卓克基土司索觀瀛,在成都讀書,帶回來的兩架機關槍及若干步槍。

因為如此,所以也不容易接受我們的宣傳,人躲在山裡,不和我們見面。在卓克基找了幾個藏民,經過通司和他們解釋,他們懂得了,每天有二三十人,從山上運出糧食賣給我們,婦女們出來了,大都率直可親。每人身上有把小刀,為殺牲割肉吃之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